大多數的回答都是說高貴、裝、怕靜電之類的。

其實都不對。

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機房都是地下走線,解開地板下面都是線頭,所以沒辦法用濕拖把拖地。

而且地板是一塊一塊的,特別難拖。

最關鍵當時沒現在那麼乾淨,很多學生的鞋都是髒兮兮的,如果不穿鞋套,一堂課下來就要拖地了。

所以弄鞋套成了最簡單的辦法。

至於那些說怕靜電的,估計沒在那個時代看過他們是怎麼修機房電腦的。

99年左右我們鄉鎮小學弄了個電腦教室,我表叔作為鄉鎮上為數不多懂電腦的人,成了第一個電腦老師。

我只要有時間就去他那裡待著。

01年他說送我台電腦。

至於怎麼送呢?

他打電話給浪潮的售後,說有電腦壞了。浪潮的售後開著個小卡車就來了,提溜起來兩台電腦就甩到車斗子裡面,裡面堆的滿滿的都是壞了的電腦,然後我叔就拉著那人說請他吃飯,連拖帶拽就拉小學食堂去了。

我拎著個螺絲刀就爬上車,東邊拆主板,西邊拆軟碟機,南邊拆網卡,北邊拆內存。

最後我叔送我個廢箱子和破顯示器,我的第一台電腦就成了。

記得應該是MⅡ的CPU,16M內存,8G硬碟,獨立2M顯卡。

所以不存在說的那種靜電怕壞,怕修的情況。

就是很單純的不好拖地……


不止小時候,上了大學後,每次去計算機室還是要帶鞋套的。

說實話我也很納悶為什麼,看網上有人說是因為機房裡有大量的空氣靜電,而鞋子上可能會有大量灰塵。

帶鞋套就是為了防止靜電吸附灰塵,從而對設備造成損害。

還有人說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地板,因為機房的地板是為了防靜電而特別訂做的,所以這種材質相對比較脆弱,如果經常不戴鞋套進機房,就會對機房地板造成損害。

從這方面說,確實是沒有毛病的。

不過也有人覺得,之所以讓你帶鞋套,就是為了裝清高,為了讓你覺得,這裡和外面是不一樣的,這裡的設備那都是萬八千的,全部是高大上。

這個說法我就不怎麼認同了,萬八千的設備上,遊戲只能玩個掃雷,瀏覽器還用的是最古老的。

玩個胡萊三國都會卡,養個寵物企鵝有時候還會掉線。

也不知道高大上在哪裡。


那時候計算機稀罕啊。

上世紀 80 年代, 整個中學也就是幾台中華學習機 和一兩台 APPLE-II。

大學才有 IBM PC。

俺是怎麼玩電腦呢? 郵購了兩本中華學習機用戶手冊在腦子裡面過乾癮。 在自己大腦里模擬中華學習機的彙編代碼。

劉震雲的《一地雞毛》拍成電視劇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

裡面的單位是京城的部級單位。

就那樣的單位辦公桌上都還沒有電腦呢。

那時候,俺已經轉正成了國家幹部。

大約是 1996 年的時候, 俺在某院校附屬醫院的放射科裡面玩了一會 GE 螺旋CT 機配套的電腦。

。。

話說 GE CT 機配套的電腦是類似這樣的

。滑鼠是軌跡球。 軟盤? 移動存儲是MO。 標配 512 MB 內存。 那時候 16 MB ECC內存大約是 1000 人民幣。而這個電腦要加網卡的話, GE 報價是 10 萬人民幣一片。

這台 CT 機能 3D 重建, 直觀地顯示病損的空間結構, 這在當時是劃時代的玩意。

回到用頂級台式電腦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用完之後, 沒有想像中的興奮,也許是俺比較冷感。

就覺得太離譜了, 一片網卡能坑 10 萬。 俺老鄉留校, 三房一廳的福利房(白雲山)才八萬人民幣。

電腦城裡面的千兆網卡(需要埠聚合)也才 3000~5000 人民幣。

醫院還給這個機器招了幾個專人。

您見過啥台式機能給您解決北上廣城市戶口的問題呢?

這就是其中的一台。

它的外設是價值連城的 CT 機。

為什麼小時候去計算機教室要帶鞋套呢?

稀罕, 矜貴啊。

現在的手機計算能力恐怕也能打得 Compaq ProLiant 6000 滿地找牙。

可是在上世紀 80~90年代,

這樣的東西無異於外星高科技。

伺候「高科技」當然要用實驗室級的要求,

要穿白大褂, 要換鞋, 要安裝堪比器官移植病房的層流凈化空調系統。

電源要預穩壓, 還要上 UPS 防止斷電。

不然, 電腦有 BUG 死機藍屏了怪誰呢?

別忘記,

那台破電腦能幫您解決北上廣城市戶口的問題呢。

別怪俺倚老賣老, 1994 年的時候 PS/2 的 IBM 原裝鍵盤還要 300~500 人民幣呢。

現在?

MICROSOFT 無線鍵盤滑鼠套裝只要 29 .99 刀。就算您在鍵盤上粘一塊口香糖, 老師也不會吭一聲。

但是, 上世紀 80~90 年代, 您在鍵盤上粘塊口香糖試試?

那叫破壞國有資產, 要通報批評甚至記過處分的。

上世紀 90 年代, 家庭買了電腦也是畢恭畢敬地給它配空調+UPS,伺候得象親娘親爹似的。 別笑, 是真的。您想想, 三房一廳的福利房(白雲山)八萬人民幣。一台電腦就 10000~12000。

當時俺的夢想就是上廁所屙屎也能用電腦。後來不到 5 年就實現了。

那時還沒有什麼家庭的電腦配置 64MB 內存, 更不用說 128MB 內存了。Pentium MMX 是後來的事情。 Pentium 133 + 32MB + S3 顯卡 解壓 VCD 是那時候的主流 (XingMpeg + Direcx 1.0)。 據說後來 XingMpeg 演變成了 RealMedia...不提。 再後來才有了"超級解霸"。是的, 沒錯。 一開始電腦進入家庭是以 VCD 機的替代品 + 遊戲機這樣的娛樂中心進入普通家庭的。 1994年就已經有了《太空*妖》這樣的真人妖精打架遊戲。 更早的 DIGITAL S*D*CTION 真人妖精打架遊戲甚至在 486 DX66 上就能運行。

CERNET 開通的時候, 《計算機世界》的網址還是 IP 沒有域名的。 更不用說什麼***了。 您知道大家最喜歡上什麼網站嗎? 當然是服裝品牌,發發公子了。

2001年的時候, 俺的夢想是上廁所也能用 WIFI,後來不到 3 年就實現了。

京東京造 筆記本電腦 全面屏 全金屬超薄本 網課 教育京東¥ 2999.00去購買?

現在俺敢肯定,

5% 的讀者會在蹲坑的時候刷知乎。

為什麼小時候去計算機教室要帶鞋套呢?

這是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

當然,

也因為現在流行一句話, 電腦的價值 5 年清零。

聯想(lenovo)無線鍵盤滑鼠套裝 無線鍵鼠套裝 辦公京東¥ 69.90去購買?

知乎鹽選會員暢享鹽選專欄、Live、電子書等海量會員內容新用戶僅 9 元¥ 19.00去購買?


很簡單,這是按照你進伺服器機房的標準要求你進計算機教室,今天你進伺服器機房照樣需要穿鞋套。

當年計算機教室基本是按照伺服器機房標準去建的(或者反過來說也可以),實際上大多數21世紀初,高等級中學、大學的伺服器機房和計算機教室就沒分家,計算機教室和伺服器機房是連在一起的。

其實當年不僅要穿鞋套,還要防靜電,以前講究點的機房還配有一種防靜電杆放電,有防靜電地板以後就不用了,很多人都沒見過。嚴格來說你自己在家用各種電腦設備也要先放靜電,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實際上靜電也會對電腦設備造成破壞。

糾個錯不是20世紀初。。。。。。清朝穿越指南。。。。。。


從幾個方面去分析:

1、設備價值比較高

在九十年代的時候,一根內存條就可以賣到一兩千,而且內存條還是8M、16M這種級別的。一台電腦下來一萬塊錢都是便宜的,這麼金貴的東西學生們大多都不懂,弄壞了修起來也比較費錢。

2、購買設備困難

那個年代一個縣城購買電腦都很困難,基本上找不到買電腦的店鋪,很多學校都是通過熟人打聽,才能再北上廣這種一線城市找到購買渠道,組裝的時候還需要有人專門出差去安裝調試設備。

並不像現在在網上隨隨便便就能購買一台電腦,而且當天都能送到。

3、沒有維修技術

以前電腦維修人才極其稀缺,因為著玩因本身也不多見,只要開不開機就認為是壞了,然後就放起來隔一段時間會有專門的維修人員過來維修電腦設備。

現在大街上隨處可見電腦維修店,但是那個年代有可能整個縣城都不一定有一個專門維修電腦的店鋪。

4、學生鞋子太臟

那時候我們在縣城上學,可沒有現在這麼乾淨;一下雨或者下雪之類,很多學生腳上的鞋基本上都是泥濘不堪,如果正好趕上電教課,進去就會把教室弄得又臟又亂。

而那時候的電腦房都是走的地線,然後高出來一節,也不能拿拖把拖地。萬一水漏進去就會導致短路的風險。

我記得我們第一次上電腦課的時候學習的是開關機,但是我們不能實操,是看著老師操作。

開關機學習了半節課,後半堂課是學習打字。

老師還會轉悠防止學生們在下邊偷懶玩遊戲。

現在想像真的好幼稚的課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