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個問題其實不持什麼特別激進的態度。我想表達的就是一點,球鞋文化沒什麼特殊的。把審視的尺度放寬了看,它就是整個時尚發展的一部分,沒了。

有句老話叫「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這句話放進球鞋文化,街頭文化乃至整個時尚潮流的環境看,如果一定要找一句白話文精準地解釋,那就是是 Virgil Abloh 講的那句「街頭已死」。

你肯定覺得莫名其妙了。且不講這句話怎麼能翻譯前面那句古文,Virgil Abloh 一個賣街頭產品出身的人,說什麼「街頭已死」?砸自己飯碗還是蹭熱度?

其實都不是。

球鞋文化,街頭潮流,他們都只是一段特定歷史時期興盛起來的產物。他們的興盛是所有人用腳投票投出來的。

作為整個時尚大類下的小分類,他們的興盛會讓整個時尚潮流的發展被注入他們特有的氣質和內容。然後到了下一個階段,自然會有新的子類,新的文化,新的內容出來當後浪,出來扮演和球鞋文化和街頭潮流一樣的角色,來給整個時尚潮流向前的發展注入新的東西。

在這個時候,沒錯,街頭確實會死,因為它有的特點會被注入進整個時尚大類,被吸收消化,從而消除這種邊界。

有一個最近這幾年,隨著社交媒體的興盛在英文媒體上被討論的逐漸增多的名詞。我翻遍了知乎,唯一一個比較相關的問題下面,除了亂沖塔的就是答非所問的。中文媒體上,無論簡繁,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討論,但是我覺得可以很好的解釋近幾年乃至整個時尚潮流不斷往前的發展方向。

這個詞叫 democratization of fashion,中文硬翻過來的話就是時尚的民主化

好好好,白眼收起來,我知道很多人因為這幾年大洋對岸在很多領域拉跨的表現聽到民主就想翻白眼,但是你先看下去,看完了再翻,好不好,乖。

「時尚的民主化」背後隱含著一種意味。很簡單,時尚是給所有人的,所有人都有權利去接觸時尚,所有人都可以享受時尚,而同時,大眾對時尚也有話語權。

對,我知道最後一句話對有些人可能會有點膈應。

我在知乎的很多個「為什麼近幾年的時尚看起來變得廉價了,還是以前的時尚高大上呢」的高贊回答裡面就看到了這種情緒。你可以想像一群人哀婉痛惜,說現在這幫沒文化的愚民不懂美學,不懂設計,不懂時尚,把時尚糟蹋成了什麼樣子,云云。

李小丟:為什麼二十年前的奢侈品看上去要比現在的高級?這是時代濾鏡作祟還是審美真的在倒退??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比如像這樣的。

我無意去指責上面這種作者不食人間煙火。但是啊,就拿這些時尚衛道士不離口的小黑裙說:

曾幾何時,一襲毫不花哨且有著利落剪裁的小黑裙,佩戴造型誇張吸睛的昂貴珠寶的優雅女子,才是奢侈品消費者的標準形象。

這個作者可能不知道香奈兒當年剛出道的時候在巴黎為什麼那麼受一眾貴婦人的歡迎。

在香奈兒出現的那個年代,歐洲的貴婦人是怎麼穿衣服的,我隨便找一張給你看:

對比小黑裙,看出區別在哪裡了吧?

香奈兒剛出道的時候,在巴黎受歡迎,有一個重要的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了

戰爭來臨了,貴族人家要跑路,貴族以下的階層要挽起袖子勞動。人在從事跑路和勞動這幾種體力要求非常高的活動時,需要更便捷的衣服。像上面圖片這種繁複錦繡的衣服,以及下面這種:

是肯定不適合在那個時候強調功能和便捷的場景的。

所以包括香奈兒在內的一大批新式女裝受到了熱烈歡迎,順便給後來者鋪好了路。

一戰被稱為女裝乃至整個世界時裝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不是沒有理由的。

所以,我是相當不理解那些說優雅必小黑裙,還要在後面加「誇張吸睛的昂貴珠寶」來論證小黑裙比現在的衣服更優雅的博主。

要優雅,要繁複,要誇張吸睛的珠寶,你去看看1910年以前的女裝和珠寶是什麼樣子,哪個不比香奈兒小黑裙優雅繁複誇張吸睛。

今天你可以拿著 1920 年的衣服厚古薄今,那別人也可以拿更早更高級繁複的衣服論證你所謂時裝標杆的小黑裙低賤,「一點都不高級」。我找不到當時(20年代)對香奈兒的負面評價,但是有興趣的可以去找找上世紀末出道的幾個名設計師在剛一出來是怎麼被口誅筆伐的。

也別說什麼「平民或者不是貴族就沒法搞時尚」這種法西斯式的血統論,你查一查香奈兒或者任何的名設計師,成名之前是個什麼家庭出身,就知道這種謬論糟糕在哪裡了,根本沒幾個是所謂的「富人」或者「貴族」,甚至有的離小資產階級平民的標準都還差一點。

同時我也懶得去反駁秀款和實際被穿上大街的款會有什麼差別。選擇性的拿一些誇張的圖出來誰都能幹,在任何一個年代都可以。

這種衛道士丟出去的標槍每一根最後真的都會插到自己身上,然後衛道士們也就這樣了。

所以,講了這麼多,我想說什麼?

我反過來提問吧。

美,是有統一標準的嗎?

在你眼裡好看的東西,在別人眼裡就一定好看嗎?再進一步,時尚和美,是多元化的,還是只有統一標準的?

好的標準是什麼?是最多的人喜歡,最多的人覺得好,大眾覺得好,還是少部分人覺得好。

你用腳想一下都知道答案是什麼。

既然美天生就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時尚是多元化的,包容的,開放的,那麼時尚的民主化就自有其道理在。每個人都有權參與進來決定自己喜歡的是什麼,自然而然地決定時下的潮流是什麼。

這種民主化的過程把很多人奉若聖經的小黑裙,川久保玲和 「90 年代優雅華貴前衛的時裝」推到了前台,推上了浪尖。

現在把街頭潮流和球鞋文化推到了這個位置上。

所以不要覺得」潮流就是跟風和無腦的「。如果只有你喜歡的潮流才不是無腦跟風世風日下,你不喜歡的都是無腦跟風世風日下,這叫雙標,你只是愛那一種特定的流派風格,並且積極地排斥其他而已,沒了,你從某一種程度甚至是個守舊主義者。

有人要我舉個潮流民主化的例子,好。

去找一找美國或者歐洲國家上個世紀早一點,大概1900 - 1950 年的,有人在路上走的街景。你能很明顯的感覺到,男士的著裝都有一個比今天多出來的物件。

帽子,遍地都是的,帽子。

為什麼在那個年代,一天只要人在外頭就得帶著帽子,理由有很多。但是根據多個地方的考證,有一條男人們在 20 世紀戴帽子的情況變化,有一條很有意思。

那就是,1940 年後半期的大街上,你能看到更多的頭髮和禿頂了。這一代人戴帽子的數量,相比他們的父輩有很顯著的下降。他們的父輩戴帽子的數量,相較於他們的爺爺輩又有著很顯著的下降。

原因在哪裡?

原因在實用性。

我舉個例子。1950 年,美國開始興修大量的基礎設施,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高速公路和馬路。車也開始廣泛的進入人們的生活里。如果你開車的時候戴帽子,大多數人會是這麼個樣子:

是不是很不舒服?

這樣的理由還有很多很多,衛生,室內工作的增多....等等,再加上相當一部分年輕人們普遍對上一輩的衣著習慣有天然的抵觸,帽子在民間逐漸式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向一個更舒服簡便的生活方式變革。

這個狀況一直持續了很久,帽子的式微在民間也是一路潛移默化的進行了下去。直到一位在我們今天的眼光看來,可以被稱為「帶貨大神」的老兄出現。

正值盛年的,所有當選總統里最年輕的,有一張帥臉和可觀髮際線的花花公子:肯尼迪。

JFK 據說是第一位在自己的宣誓儀式中途脫下帽子的總統。當時正式場合的著裝是個什麼情況,我給你看一眼:

然後就完事了,JFK 後期的很多照片,不僅他,你可以發現他身邊戴帽子的人也顯著減少。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在一些帽子愛好者眼裡,肯尼迪總統是殺死戴帽子時尚的頭號罪臣。但是你考慮一下時代背景和逐漸演進的用戶需求,你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水到渠成的事情,大眾的配合和檯面上 icon 人物的引領缺一不可。

帽子在男士潮流中的逐漸消亡式微,完美地反映了潮流民主化進程的特徵。浪潮往前走,人們有了新的需求和想法,新一代的人成長起來去改變他們父輩固有的傳下來的穿衣風格。

跳到現在,我經常看到一個語氣比較痛心疾首的問題是:「為什麼高大上的奢侈品豪門會去跟低賤的運動品牌 / 街頭潮流合作?為什麼他們會請潮牌的設計師入主?為什麼他們自己都開始做起了運動鞋和帽衫T恤?「

我給的答案,在一年之前會是」年輕人喜歡「,在現在,是」潮流民主化在社交網路加持下的必然結果「

我一步步解釋。

在社交網路出現以前,時尚是帶有嚴格的階級性的。少部分人,比如說時尚雜誌的編輯,比如說某一個專欄,比如說報紙,比如說專題的電視節目,壟斷了時尚的話語權。

我不會去質疑這些人的專業素質,但是有一點是需要指出來的:這種在話語權上的集權,和時尚這種主觀性極強的領域是天然相悖的。

在那個年代,普羅大眾缺少一個有效的發聲和反饋的渠道。而在社交網路時代,人人都可以對一件時尚單品評頭論足,人人都可以衝進評論區激情敲鍵盤發表意見或者做梗圖,人人都可以在nice這樣的晒圖社區上成為時尚達人,而不像以前只有少部分人有這種權力。

我舉個例子吧,有人記得巴黎世家做的這個中國特供么:

出來的時候整個中文社交網路都充滿著歡樂的氣息,大部分中文環境里的用戶都會覺得這個系列是明顯拍馬屁拍到腦袋上的產物,這種氣息「一點也不中國」。然而,在某些明顯是從舊時代來的,高貴的潮流媒體眼裡:

你不喜歡就是你的問題,因為你收入少,所以你低賤,你沒有資格對高貴的奢侈品牌有意見。

如果要是換在紙媒時代,部分人在雜誌上看到這個」月薪不過萬的人嫌棄巴黎世家廉價「,立刻就會開始覺得」啊,是我自己的問題「,然後順從著這種話語權集權的洗腦,臣服在少部分人掌控的時尚體系下。而今天就不一樣了,你動動手指上到社交網站,你會發現你不是一個人,還有很多人覺得巴黎世家確實是沒做好。

在紙媒時代,你也沒有什麼能夠反擊的辦法。人家有可以在報紙上發文的機會,你有嗎?現在,衝進評論區吧,或者自己做一個自媒體也來寫稿,就這麼簡單。

時尚的發展本身是一個從少數人到多數人的過程。連奢侈品牌都是這樣,有的百年老店,一開始只是給少部分貴族階級甚至皇室專供的手工私房,到了後來客戶的群體變成了小資產階級,最後擴展到全民只要有能力都可以買的程度。這也是民主化和大眾化的過程。

所以,在有的人眼裡「衝上球鞋平台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種絕對不值得提倡的荒唐行為背後,也是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在的。慕貴是其一,其二則是在開放的,全民參與而不是某幾個私人店就定了價的市場環境下,同樣是一個原價,這雙鞋的二級市場價格就是可以鶴立雞群,那麼在背後這雙鞋一定是有其優越和超人的地方的。

如果你這雙鞋,大眾真的討厭的話,貨量再少也炒不起來。如果要是真的形成了全民的狂潮,發一百萬雙也可以價格高的嚇死人,就是這個道理。

有的人又要說了,全民參與,那就是暴民政治,完全混亂的墮落,這對這個圈子和領域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這些人一定是當時尚 icon,名校出身的設計師們不存在,當老牌的品牌們不存在,以二極體的思維直接認為全民參與就完全消滅了以前的寡頭和豪門。

全民參與並不代表是「暴民政治」和「混亂墮落」,全民參與代表了新鮮的血液,更多元化的角度以及更良性的互動。普羅大眾和品牌,社交網路紅人和普通用戶,專業大拿和民間大神....等等等等,多種不同的角度都會走進這個領域的辯論場里,去吵出和決定當下的熱點和行業的走向來。

而我見過一個最大的關於時尚圈的謬論,就是大眾讓時尚混亂,所以時尚墮落了,還有人一本正經的拿政權不能混亂出來類比。

但是時尚本身的存在跟政權就是兩種極端。政權強調的是秩序和效率,而時尚強調的則是多元化和自由表達,把有效和有序性這兩種對政權的要求放到時尚上來,簡直是大謬。

我一直覺得,認為時尚分貴賤,需要被少數的專業人士把持,大眾就是愚民,需要等待「美學的教育和開化」才有資格談論時尚的人,最適合他們的終極時尚,是這樣的:

說到底,全民參與,並不是要完全消滅某些人的話語權,而是豐富話語權。這對是時尚領域這個本身就倚重多元化的地方,是百利而害小的。

如果要是大眾的走向真的脫軌了,那麼一部分時尚 icon 和專業人士的作用就應該要凸顯出來,用他們的才智把所有人拉回正軌上。而如果要是少部分人想強行施加自己的審美到所有人身上,那麼他們也會受到公眾強烈的反彈。

如果要是這件東西多數人喜歡呢?那麼他就變成熱點,受人追逐。

如果要是這件東西少數人喜歡呢?那麼他就變成小眾,他也有存在的意義,而不是直接被人消滅掉。

再回到球鞋文化本身。

Riccardo Tisci,Jerry Lorenzo 和 Virgil Abloh在不同的場合都講過類似的話,翻譯過來大致就是,看著 Air Jordan、阿迪達斯和 Supreme 長大的一代人,在進入這個行業以後會把 Air Jordan、阿迪達斯和 Supreme 的血液和特點帶進這個行業里。

球鞋文化在美國已經源遠流長了幾十年。從五六十年代加州海邊的定製滑板鞋店,到 90 年代 Supreme 在紐約紮下第一個據點,到 2015 年后街頭與運動品牌全面走強,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所以之前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中國沒有 Supreme 這樣的街頭品牌,然後問題下面立馬有人開始全盤甩鍋怪審查。怪審查沒有錯,但是你要看到韓國在審查嚴格程度偏低的情況下也沒有出現 Supreme 這樣的街頭品牌。而日本,同樣是審查溫和,卻也出現了一大批在國際上一度可以和歐美分庭抗禮的品牌。審查並不是中國沒有出現 Supreme 這個級別品牌的理由。

最核心的問題其實只有一條:缺乏原始的資本與文化積累。

中國現在,滿打滿算到街頭和運動品牌文化開始進入市場並且接近主舞台,才將將二十幾年。雖說社交網路的傳播可以加速這個進程,但是這不代表人家超過半個世紀的積累發展,是我們二十年就可以一筆帶過的。不是這樣的。

我對中國球鞋乃至整個街頭文化的發展只有一條態度:給予其時間,給予其空間,然後抱著手站在一旁看就好了。真的要去探尋什麼「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的問題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這就跟要去細究文藝作品的三觀正確與否一樣無聊。

到了最後,球鞋文化,街頭潮流,運動品牌,是幾乎一定會退出主流交棒給下一個傳火者的。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就過時了,失敗了。就好比你上學上到研究生,找到了年薪百萬人生贏家的工作,但是這不代表你只需要上研究生就好了,前面的小學中學都是不必要的失敗的。

所以,簡而言之:球鞋文化,街頭文化,運動品牌,就和之前你能說出名字的所有的時尚名品 icon和文化現象一樣,都是潮流時尚自然發展的產物

以前是別人,現在是他們,將來還會有後來者過來參與到這個行業里並且改變它。而受益的會是普羅大眾,決定這一進程的也會是普羅大眾,因為潮流民主化和全民化的過程是停不下來的。

有些人在說「時尚從來都是一個圈」,但是時尚從來就不是圈。他是高鐵,一直向前,走走停停,有人上車有人下車,川流不息。

我也懶得去在知乎回應什麼「球鞋文化就是消費主義洗腦」這種問題。

因為一,球鞋文化還真就是消費主義洗腦。二,在這種問題下面看到很多先罵球鞋是消費主義洗腦,轉頭就去點贊車表高跟鞋奢侈品珠寶首飾回答的答主之後,我也就覺得沒有什麼意思了。一張圖回應就好:


「球鞋文化」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球鞋,或者說,各大品牌的鞋類產品,本質上來說只是日用品。如果只是從字面意義,或者說生活消費的角度去理解「球鞋文化」這件事,就會覺得這是個偽命題,就像你很難拿著洗衣粉說它也有自己的文化一樣。

但如果你對球鞋(這裡就統稱球鞋),你就知道「球鞋文化」是真實存在的。不僅如此,還可以很清晰看到兩種不同的球鞋文化分類。

一類是針對品牌和產品的研究和體驗,最終形成非常硬核的產品文化,以及對品牌的尊重和熱愛(當然也有最後因愛生恨的)。球鞋這個產品,從科技的發展,到鞋面材質和結構的不斷變化和豐富,再到不同時代的豐富流行元素,承載著非常非常豐富的信息量。從任何一個角度去切入,都有學之不盡的信息量。

比如鞋面材質的變革。從尼龍,帆布,到皮質,然後網面,工程網面,織物,等等,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新材質,不同的新材質也為當時的運動員提供不同類型的功能支持,這中間有很多時代的因素和加成。更別提很多「先鋒性」,或者無法投入量產的材料。

單就這個,就有人琢磨幾十年。

另一類是「球鞋文化」的主流部分,即在和其他文化或者領域進行融合與碰撞之後,誕生出以球鞋為核心,或者以球鞋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文化現象。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籃球。這應該就不需要我多說了。

舉個小眾一點的例子,阿迪達斯 ZX。

ZX 系列在歐洲一直很受歡迎,那和當初在倫敦和柏林影響力巨大的 2nd Summer of Love 有著很緊密的聯繫。那時候有一雙 ZX 來跳舞,幾乎是必須的。1988和1989這兩年,對 ZX 至關重要。

所以,如果在一個地區的「球鞋文化」想要繁榮,要麼就是當地的人喜歡研究產品本身,喜歡專註產品的細節,選用和搭配(比如日本),要麼就是當地整體的運動,藝術和音樂等主流文化發展得很好(比如美國)。

二者有其一,都會誕生出非常美妙的球鞋文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球鞋文化,還會反哺社會主流文化和亞文化,自然是好事。

順便提一句,已經說到這裡了,國內為什麼沒有「球鞋文化」,原因應該很清楚了吧?


你不能問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我在另一個為什麼要穿AJ1的回答里瘋狂yygq嘲諷那些根本不了解球鞋文化卻十分愛拿幾個經濟學辭彙來指指點點的懂哥們。

因為球鞋文化在美國存在了快40年了吧?

在中國呢?還不存在。

因為咱們的所謂熱愛球鞋文化的人們還沒有去愛的「能力」。

這個能力需要時間沉澱,需要中國市場和品牌方擁有更多的合作和了解。比如在Nel哥的回答里提到的「Ultraman dunk」

這是Nike在充分了解到日本消費者和滑手們對於dunk的喜愛,之後為了能讓球鞋擁有更多的文化價值 Nike才開始了對dunk和日本市場進一步的鋪排。

而咱們客觀上,還處於類似鴉片戰爭後的「五口通商」階段。

一方面是中國市場的特殊性。我們國家的消費市場有著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的特徵,比如貧富分化,地區差異,這就導致耐克阿迪不能以簡單地以國家層面開展大量的文化鋪排(當然如果你認為這完全是割韭菜,那這就是典型的我前面說的,品牌和市場互相了解還太少。Nike不夠了解我們,而我們對Nike的了解程度也無異於盲人摸象)所以Nike也只能找符合其目標消費級別大城市,因此我們可以見到Nike的001。而這導致的就是市場被徹底割裂開,大城市消費者眼中有球鞋的文化,而且也願意了解和購買自己心怡的鞋款(而其中大部分並不貴,尤其在19年市場開始慢慢冷卻之後)

但是在耐克無法鋪排到的二三線尤其二線城市。球鞋文化就徹底無法被理解,並成為了這批消費者(又或許不應該叫做消費者)口中的韭菜文化,又或者簡單地把今天的球鞋還在單純地與運動成績掛鉤。

80年代的時候阿迪也是僅僅把鞋子與成績掛鉤。後來結果我們也知道了。

而市場被割裂之後,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們能夠接觸到球鞋的渠道,只有諸如滔博等經銷商運營的正價店鋪,又或者是,Nike拿來清庫存的奧特萊斯。所以今天所謂球鞋文化被知乎諸君拿來口誅筆伐,我是一點都不意外。

而中國市場的另一個特徵就是極其浮躁,消費者對球鞋文化並不理解(所以我並不反感去批判,但是你得批到點子上)並且也對所謂的街頭,潮流,復古等等辭彙的認識也十分膚淺,而這種膚淺客觀上就成為了品牌營業額增長的強心針。

而更有趣的是,這種浮躁配上配上前面說的市場的割裂,和《後浪》引起的對社會階級固化與內卷的激烈討論。球鞋文化自然更不會輕易被認可。

因為當我們渴望著公平,卻被現實中「後浪」們的「選擇權」,和自己的996一次次鞭撻之後,我們更不會去喜歡上一個客觀上為「割裂」(主要是市場)而添磚加瓦的Nike了。

但如果您只是覺得耐克是在打著文化幌子恰爛錢的話,那您最好也別打著批判韭菜們的幌子去排泄自己的戾氣,靠著罵韭菜來搞精神勝利法的那一套。畢竟有四個字叫「又當又立」。


另一方面,也是發展階段的問題。

中國市場在Nike的佔比約莫是二成有餘不足三成。與北美基本盤相去甚遠,也低於阿迪達斯的三成多。

也就是說 即便到今天我們也可以把耐克的中國市場理解為「蓄勢待發」,Nike其實還在蓄,因為這塊市場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僅僅在大城市打開突破口 然後做點CNY

這可完全稱不上「發」這個字。因為我們還看不到Nike能和一些國內明星有著多麼深度的合作(不管體育還是潮流,話說除了EDC咱們有夠份量的潮流明星嗎?),而且我們也看不到耐克阿迪對中國市場能有多深的了解。

壽鞋1
壽鞋2

同時 問題還有很多,球鞋文化不是單獨的存在 它與街頭文化,嘻哈文化,潮流文化等等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咱們不止是球鞋文化很初級,前面提的這幾個沒有一個不初級,前有亦凡放電,後有「國潮」打版(我就不點名了,點不過來)


儘管說了這麼多不算積極的東西,可我依然是看好球鞋文化和潮流在國內的發展。其實如果我說的露骨一點的話,就是兩點吧。

一點是了解和喜愛這類文化的人沒能佔據話語權,這個需要時間,畢竟等00後們長大,話語權問題也就不大了。

二是打版的國潮和莆田販子們還算不錯的生意,這意味著通過潮流表達自己再加上一部分的虛榮心是讓每個這一代年輕的中國人都欲罷不能的東西。如果用「人心向漢」來形容,那這東西就是「漢」。

這也是為什麼在確實有人不看好優衣庫x碧梨x村上隆的三方聯名依然被搶了個空。現在還得加價買。因為當我們能有機會去填補階級壁壘造成的心理損傷時,我們一定會去填補,這次聯名就是,後浪們買的起,而我們普通人依然可以。


所以這也是我認為就算人們反對著被割裂,反對著固化,並且中美大環境也對球鞋文化發展不利的情況下,球鞋和潮流依然會在不算遠的將來能夠有一個不錯的發展。畢竟土壤的面積夠大,土質也足夠肥沃,並且我們也看到了嫩芽。

就算很多人會認為這是韭菜芽,那我也不會太在意,畢竟跟被情緒和愛國節奏蒙蔽雙眼的人,確實沒什麼好聊的。


別啥都扯文化,球鞋文化不存在的。沖沖沖,炒炒炒就完了。同一雙dunk去年700無人問,今年3000以上全民沖。

叫炒賣文化更適合一點,沒有人在乎鞋的故事,沒有人在乎好不好看。只在乎誰帶貨,貨量多少,能賺多少。

說白了,貴的就好,就能穿,就有面。穿的不叫鞋,那叫排面。


謝邀二位

這個文化不能稱為文化,是一種風氣,為數不多的球鞋收藏者愛好者,為數更多的虛榮者和幕後主使營銷者掀起來的一種風氣,亦正亦邪,但更多的時候邪勁更大。

籃球鞋火起來,NIKE功不可沒,N的AJ更是其中的主力,AJ是營銷成功案例之中的典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AJ其實是N從阿瑪尼手裡買過來的,安給了Jordan做Air Jordan,這個發展的歷程很複雜,網上有比較詳細的,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但他們成功的關鍵手段,就是,把球鞋打造成文化,攀著拽著各種美國流行文化,青年人所喜愛的個性張揚的,去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球鞋的圈子,去鼓起一種以擁有自己球鞋為光榮的風氣,逐步讓這種觀念擴散並深入人心,現在又有鞋販子假鞋販子進行二次炒作,這股風刮的愈發的有勁。

歸根結底我覺得就是年輕人思想上的一種不成熟而已,喜歡貴的潮的覺得提升了自己的價值,沒活多大呢就喜歡談情懷,還是跟流水線下來的工業產品談情懷,其實過幾年尤其是工作了一忙就沒這些事了,這方面的消費主體也在大學生和部分中學生上,很少有見某企業三十二歲的某正科級夜裡排隊搶首發,所謂球鞋文化本身不是文化,不是個好風氣,但也沒有多大危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