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說了自己的一個例子,一個老太太天天罵自家孩子,老師說這怎麼怎麼不好,但是老師身為老師也沒有去勸,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偶然想到中國人為什麼在投票時,職場中總是講究人際關係,是否很大一部分因為只有他們會對我們有某些幫助,陌生人我們則很難伸出手去,因為他們不會對我們有幫助,我們對善因善果本質上是不信的是嗎?又或許獲取回報不確定,所以懶得投資?當我們對每個人都懷有善意,是否冷漠會消失?對於講究人際關係社會現象也會有所減少?


謝邀!我的看法如下:

人際關係可以分為人情關係和利益關係兩個方面。

對於人情而言,因為人類擁有思想感情,所以我們講究人情是合理的。

對於利益而言,因為我們為人處事若不務實,這是難以立足的,所以講究利益也是合理的。

於我而言,學會處理好人際關係是對自我的要求。


否。人情關係實質是一種互利的關係而已,當某一方已無益於彼方,當然包括精神與物質的,那麼就失去了必要性。這不是冷漠,只是做著有必要的事情罷了,人都不想做著徒勞無功的事情。


是因為資源有限

利益交換往往衡量容易,偏於硬指標,且與一個人年輕時的境遇有關,例如教育。過了相應的時間再想自己培養自己的生存技能就很困難。舉個例子,你聽說過誰三十歲開始學離散數學複變函數嗎?

情感則由於難以定量,可操作性更強、可偷奸耍滑坑蒙拐騙的餘地更多,存在一定程度以小博大、以弱勝強的機會,作為軟指標,哪怕錯過了十幾歲時無法自己決定的時期,依然有通過努力可以大幅提高的可能性。

所以,講究人情是一種對後天「用心」的肯定。

至於你舉的例子,跟講究人情基本沒有什麼關係。

老師無法插手孩子的家務事,只能在教室這樣有限的場合中對孩子進行引導和關心,這是身份所限。假如你發現這個孩子家庭不幸,就活該讓所有過得比他好且認識他的人不由分說地幫助,這聽起來就很奇怪。

如果你覺得有孩童受苦,看不下去,那不妨看看講因果的經……看開就好了。

一個人的家庭災難,大多是有前因的,不是平白無故的。你只是沒有見過他曾經作惡的樣子。

大部分人無條件懷有善意,就會被懷有惡意的人肆意利用。對有善意有良心的人發出善意,對有惡意良心敗壞的人警惕乃至強烈打擊,才是合適的。

我們大多講究合適,而不是正確。不同的場合、參與人之間,「正確」一直在變,只有合適才是合適的。


說這話的人, 一定不是一個冷漠的人 !


不一定吧,也可能是想要表現自己,或者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利益。


不止源於冷漠,更多的還有人際關係,比如一些人想要巴結領導啥的,想要陞官。冷漠我覺得比較難消弭,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沒有有色眼睛


物質決定意識,當shehuizhuyi無法佔領輿論高地,就有別人進行意識形態輸入,正因如此才有了現在的人性論大肆宣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