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如果不是特指業內人士的話,我對「懂」的要求比較低。

(這裡的「業內人士」指的是全身心投入硬體領域的頂級發燒友、以輸出硬體內容為生的高端技術型up主等。並不是指一般的經銷商。)

我認為只要掌握一些硬體的基本知識,就能稱得上是「懂硬體」。但即使是很低的要求,我依然認為大部分(90%以上)男生不能算「懂顯卡等數碼產品」。

其原因是顯卡等數碼產品是非常小眾的事物,懂顯卡在大多數時候並不會給人帶來實際收益。

顯卡不像手機一樣具有一定的社交屬性。手機天天抓到手上,而顯卡只能放在家裡自己用。聚餐時隨手拿出一個iphone 12pro放在桌子上,或許就能以12pro的優劣來開啟一個新的話題,就算在場的人中有對手機不感興趣的妹子,也不會對12pro有太大反感。而在同學/同事聚餐時大談RTX3090的24G顯存多麼牛逼,大概率會被人認為是傻子。

顯卡也不像手錶一樣能夠體現持有者的身份和品味。再高端再漂亮的顯卡,也和品味二字毫無瓜葛。過去有句話叫做:「窮玩車富玩表,屌絲玩電腦」。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討論怎麼樣才能算是「懂硬體」,那我就把「懂」分為三個階段:基礎,進階,高階。這三個階段都是針對普通男生而言,而非業內人士。

申明,下面的區別方法非常籠統,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請各位別太當真,僅供娛樂。

1,對於顯卡:

基礎:

知道RTX3070 RTX3080等顯卡的存在,也知道AMD這邊還有與之差不多的RX6800 RX6900等,大概瞭解各個顯卡的性能和價格。

(硬體類貼吧/論壇/QQ羣中至少90%網友處於或者還未達到這個初級階段,或許他們在硬體類的網路社區中是小透明,但是在現實中很可能就是朋友們眼中的「硬體大神」,作為「大神」,他們已經可以給朋友推薦電腦配置,並且解決一些簡單的硬體配置問題。)

進階:

知道DLSS SAM RT等新名詞的含義和實際作用

(網路社區裏的中堅力量,他們或默默無聞潛水學習尋求不斷提高,或為了自己的理念在網上激揚文字揮斥方遒。)

高階:

有豐富的顯卡超頻經驗,掌握降壓超頻刷vBios等基本技巧。你可以認為顯卡超頻意義並不大(我也這麼認為),但我認為這是區分用戶水平的一個標準。超不超是一碼事,會不會是另外一碼事。

(網路社區中的高級玩家,業餘愛好者中的頂級,在小圈子裡有一定的知名度,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2,對於內存:

基礎:能夠區分內存和硬碟。知道頻率和容量分別意味著什麼。

進階:知道幾種常見的內存顆粒好壞和大概的超頻性能。

高階:掌握多種顆粒/各種主板的超頻設置(而不是直接抄作業)。

3,CPU

基礎:知道intel I3~i9,AMD R3~R9的基本區別(核心數和性能)。

進階:掌握比較基本的超頻技巧,AMD CPU超頻更複雜,不做太高要求,對各種CPU的參數性能有更進一步瞭解,比如三緩/PCIE通道/FLCK/ring頻 等。

高階:掌握進階超頻技巧(尤其是AMD CPU) ; 能對CPU微架構等更深入的知識侃侃而談。和顯卡一樣,CPU超不超是一碼事,會不會超是另外一碼事。

4,主板

基礎:明確Z490可以超頻而B460不可,能區分intel主板和AMD主板,大概知道主板供電好壞影響超頻。

進階:瞭解不同品牌主板的特點,至少能在不百度的情況下說出B550 X570到底有什麼區別,能大概說出一些熱門型號主板的優點。

高階:能看懂BIOS中絕大部分選項,熟練掌握基本的超頻技巧 (電路設計方面就不做要求吧,我感覺只有專業人士才懂這個)

5,顯示器

基礎:知道尺寸解析度刷新率等基礎參數。

進階:懂得TN/VA/IPS面板的具體差異,瞭解色域響應時間等稍複雜的參數。

高階:知道幾款常見的面板的特點(比如nano ips,K7B等)以及常見型號產品對應的面板。

6,電源固態散熱機箱

基礎:知道他們分別是幹嘛的

進階:哪些型號值得購買,並且瞭解一些基礎參數,比如電源的轉化率/方案,固態的緩內緩外速度和SLC緩存容量等等

高階:這些值得購買的型號到底好在哪裡


按照我的標準,我身邊的同學朋友中,大概只有不到10%的人可以算是勉強懂硬體,即符合上文提到的「基礎」條件。可能只有1%的人能夠達到「進階「條件。

最多,好為人師地強行多說一句,希望不會引起反感。

硬體畢竟是小眾愛好,千萬不要過渡沉迷於在小眾圈子裡找優越感並把這種虛幻的優越感帶到現實生活中,我不喜歡那些覺得自己懂一點硬體就到處炫耀、整天貶低別人電腦的人。


懂這個字真的是範圍太大了。

如果有人說,他知道CPU有幾個品牌,哪些系列,內存哪個牌子好。

就會有人反駁他,這能叫懂嗎,CPU的具體型號都是多少,哪個型號性價比最高。內存原廠顆粒有幾家,哪些型號顆粒比較好。

如果有人說,我知道主流CPU型號,知道哪個型號性價比最高,哪個型號適合打遊戲,哪個適合工作生產力

立馬就有人反駁了,你知道CPU都有哪幾個參數嗎?每個型號的命名規則是什麼嗎?主頻和睿頻有什麼區別嗎,什麼情況下可以超頻嗎?

然後有人說,我TM全知道,我還會超頻,還會淘垃圾

接著就有人反駁了,你知道這有什麼用,CPU那麼多針腳,哪些針腳有什麼作用你知道嗎?

接著你再說,不就是針腳嘛,小意思,我知道。

接著槓精又說了,那CPU的工作原理您知道嗎?CPU的內部架構您知道嗎?CPU的指令集您知道嗎?

所以,千萬不要說懂。

接下來講一講寬泛的懂,就是了解一些。

這個懂其實就跟女生能夠熟練的分辨各種口紅色號,品牌型號一個意思。

賣油翁中有一句話,無他,手熟爾。

所以,男生懂一些硬體知識和女生懂口紅色號一樣,都是孰能生巧的事情

技嘉魔鷹 GIGABYTE GeForce RTX 3070 GAMING OC 8G 遊京東¥ 5799.00去購買?

雅詩蘭黛(Estee Lauder)傾慕啞光脣膏口紅333幹楓葉京東¥ 280.00去購買?

一般來說,男生對遊戲和電腦硬體需求比較高,所以也肯下功夫去了解。一些喜歡玩遊戲的女生對這些東西也比較懂,所以你對某些事情比較上心,自然就懂得多一些。

比如青春期的男生對尋找某種網址都比較自來熟,大概也是因為用心了。

因為用心,所以專業。


當然不可能是個男的都懂顯卡、內存這些啊,

不管是懂得深也好淺也好,這些東西也是得去學才會懂的,沒有人天生就會懂這方面的東西,

我即見過懂這些的女生,也見過幾乎沒有電腦硬體方面知識的男生,就我的圈子來說,後者遠遠多於前者。

如果你覺得你身邊的男生看起來都懂(我們不說這個到底有多懂,就以能說出硬體名字為標準)顯卡、內存,那麼可能是你進入了一個電腦硬體圈子,或者說恰好你這個圈子裡面懂一點硬體知識、能講得出幾個硬體名字的人在發言,而不懂的則在潛水或者壓根沒打算接話,

雖然有點信息繭房的味道,但事實即使如此,

intel當年的「等燈等燈」可能就是很多人唯一記住的和電腦硬體有關的信息了,於是intel這個名字才給這些人留下了一點印象,

舉個例子,這張圖為參考

可能在街上隨便找一個男生來看,大概率看到的只是這臺電腦,你要他進一步分析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沒有相關的信息在腦子裡那肯定是沒法分析的,要不就是「這電腦好白啊」、「這電腦真好看」之類的話,能說得出「這個應該是主板、這個應該是機箱、這個應該是顯卡、這個應該是風扇」已經算不錯了

要是碰到個精通各種硬體的人,那我估計他能就這這一張圖和你扯上半天一天的,

雖然我沒有做過實際採訪,但是我估計只要沒有黑幕,碰到前者的概率會遠遠高於碰到後者的概率,因為發燒友的圈子真的不大,就我有意識以來班上能夠接觸到一點硬體知識的,都是少數了,能夠講得出少量硬體產品名字的,寥寥幾個,能夠分析一下跑分的,沒有。(我還碰到有個同學一直堅信專業卡打遊戲會比遊戲卡好,理由是因為有大神說過大顯存打遊戲比小顯存的強,這個人以前怎麼勸都不願改變這個想法,遂放棄)

聯想(Lenovo)YOGA 14s 14英寸高性能輕薄辦公筆記本電京東¥ 5899.00去購買?

雷神911黑武士三代 10400F+16GB+1660S+512GB京東¥ 5299.00去購買?

宏碁(Acer) 暗影騎士27英寸Nano小金剛2K IPS屏HDR400京東¥ 2499.00去購買?


目錄

懂顯卡嗎

懂內存嗎

女生們呢

總結

如果是「男生都懂」,自然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喜歡數碼產品作為一種愛好,並不是所有男生都有這方面興趣。

如果題目修改為「認為自己懂些硬體的男生,真的懂這些硬體嗎?」,那答案還是否定的,因為大部分人(包括我)仍停留在人云亦云階段,我們作為消費者,只需要關注相對性能、功耗、性價比等,絕大多數情況下無需瞭解原理,只需要會用就行。看看評測、瞭解瞭解新品、查查顯卡缺貨情況,在合理的價格下給出合理的配置,已經足夠了。

我從小學時開始瞭解硬體,現在讀了CS專業,是朋友圈裡最懂硬體搭配/原理/超頻的那一個。但我對硬體方面尤其是深層原理只能說是一知半解。

懂顯卡嗎

英偉達30系和AMD 6000系顯卡的發布和耍猴讓顯卡這種虛空奢侈品火到出圈,我前前後後玩過兩張3080、一張3090,以及去年賣出的2080ti。我們就拿很簡單的、和遊戲幀率有直接關聯的顯卡舉例。

顯卡的首要功能是圖形渲染,但真的有多少人瞭解顯卡的渲染過程和步驟嗎?這是計算機圖形學的範疇了。

簡化的GPU渲染管線

NV今年換了Ampere架構,會看架構圖的也是少數吧,比如我就看不懂:

GA102,也就是3090/3080上用的那塊大核心

更深入一點,比如近些年大火的光線追蹤、路徑追蹤,其演算法實現和降噪處理已是行業前沿:

甚至對於前一陣子沸沸揚揚的30系顯卡背部是用鉭電容還是積層陶瓷電容更穩定,可能NV自己都琢磨不清楚,出了個降頻驅動解決:

NV今年用了8nm,按道理說2x8pin三百多瓦就搞定了,為何3080還得3x8pin四百多瓦才能稱為高端卡呢?這種漏電率高的問題,誰都不懂,得問三星

可能這些東西和我們消費者不太相關,但單就動態睿頻,溫度、頻率、電壓、功耗四者的關係,已經足夠男生們研究很長時間的了。以下是公版3080的數據:

所以說啊,顯卡方面我真的不懂,我只知道買定價合理的卡,不要被耍猴。3x8pin的3090/3080刷個高功耗bios,合理地超超頻,已是足夠應付日常使用了:

3090猛禽
3080超龍

懂內存嗎

我認為內存是最不值得投資的,日常使用3200/3600雙通道足矣。

我有時也喜歡超超內存,但事實上收效甚微,從cjr換到4266c17的雙面bdie皇家戟,可能只是跑分上好看了些:

越來越貴,但體質越來越差的皇家戟
比較穩定的3800c14,fclk1900

AMD為了節省成本,採用CCD和IO die分離的設計,但這兩者之間的溝通效率有限,延遲不如啥都做在一個die上的intel,只能通過做大三緩來緩解。而且3800x/5800x由於是單ccd,內存的寫入帶寬相比於雙ccd的3900x/5950x減半。

zen2的基本結構
Skylake的結構

intel這邊因為這幾代架構都沒怎麼變,民用級的酷睿用的都是ring匯流排連接各個核心,8086k用來超內存是最理想的選擇。之前裝過一臺itx主機,主要用來超內存,用的10700k而不是10900k,雖然10900k的內存控制器體質更好,但ring匯流排的長度也會影響內存延遲

同樣的內存,intel的延遲還是很強的

關於縮時序(CL、tRCD等),加電壓有一定功效,但更重要的是內存本身和cpu內的內存控制器的體質。

在內存的使用上我懂的也就這麼多了,看起來很懂……是嗎?但你要問我各個時序的詳細定義、每一個時鐘週期內究竟會發生什麼、各種命令編碼等,抱歉,才疏學淺。

下面是對內存延遲非常重要的tRFC的意義:

tRFC: Refresh Cycle Time. The amount of time between a refresh command and an activation command being executed by the DRAM. Refresh commands are what make DRAM special, and are when a section of memory is read and then the data there immediately rewritten to the same addresses. Refreshing a section of memory prevents it from being physically lost by way of leakage. Anyway, this is the amount of cycles after a refresh command has been issued before a row of (that section of?) the memory can be read again.

其實還有更加玄學的內容,比如ODT(On-Die Termination,片上終結電阻)的阻值大小對信號強度和內存穩定性的影響、CAD_BUS、BankGroupSwap等。我只知道確定的某個值對應某種內存晶元,真的研究透徹了估計得寫篇論文。

類目繁多的各類參數

所以你問男生們是不是都懂這些,我覺得很震驚。真的懂內存的人,不是在某大學教書,就是在某大廠做工程師吧。

女生們呢

那女生呢?她們真的懂她們的愛好嗎?

我女朋友喜歡買些護膚品,比如SK II的小燈泡

家中一角,不凡爾賽

我問她:這東西有啥用啊

她:能美白啊

我:為啥能美白呢?

她:小紅書上說有效成分是煙醯胺……blablabla

我:那為啥煙醯胺能美白呢?

她:反正能美白就是了,VC也行。

其實用小燈泡的女生們知道「煙醯胺」這東西已經不錯了,但顯然「懂」這些還是差的遠。

小燈泡中煙醯胺含量大概5%左右。有一種說法是煙醯胺作為金屬離子的螯合劑,能與以雙核銅離子為活性中心的的酪氨酸酶形成絡合物,從而降低絡氨酸酶活性;而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的關鍵酶,因此煙醯胺有美白功效。還有實驗表明煙醯胺能抑制黑色素從黑素細胞向皮膚角質層的轉運。

我對上面這段話的準確性不負責,因為直至今日煙醯胺的具體功能與有效與否還有爭議。但這隻能從一個側面說明,不論男女,真正「懂」自己的愛好有多難


總結

其實大部分男生談論數碼產品、硬體相關的話題,一方面是感覺很硬核,找些談資,在豐富生活的同時也能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另一方面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快感以及秀配置時的優越感

略微瞭解、能寫配置單的已是少數,合理調參、硬核超頻的更是少數,如果說懂或者精通,更是少之又少

拋開硬體方面,在哪個領域都是如此,「不要拿興趣挑戰別人喫飯的本事「。有的人把興趣做成了專業,但即使在專業內大牛也是很少見的。

只是希望各位不要陷入消費主義和攀比心理的怪圈,總有人比你更懂。


絕對不是,100000%的不是

因為「懂」這個詞根本不好衡量,我認為這個問題其實應該換一個思路去考慮

那就是——&>一通百通

什麼意思呢。提問者明顯站在女生的角度、或者本身就是個女生,你不懂男人,但是你懂女人的喜好吧!!!

那麼我們就可以很簡單的把問題換成下面這幾個▼

  • 女生真的都懂時尚、服裝、包包、鞋子、口紅、粉底、BB爽、護膚以及等等這些產品嗎?
  • 女生真的都懂美、日、韓、中、澳、加等國家的時尚風格嗎?
  • 女生真的都懂每年各個時裝周設計師風格、喜歡的服裝料子、產地、設計理念、靈感來源嗎?
  • 女生真的都懂愛馬仕、香奈兒、迪奧、LV、寶格麗、阿瑪尼等品牌的特點嗎?
  • 女生真的都懂上述奢侈品產品原料產地、每年的設計理念、包裝風格、適合人羣嗎?
  • 女生真的都懂各種品牌的工廠、代工廠、車間構造、工人素質、產品總監個人風格、過往履歷嗎?
  • 以及等等……

香奈兒(Chanel)可可小姐淡香水100ml(禮盒裝)京東¥ 1280.00去購買?

我相信知道品牌的女生還是比較多的,但是產品、理念、原材料、工廠等等再往下深入,知道的人就越來越少。

這和男生是一樣的,或者說各個行業、各個方向都可以這樣去分析。也和社會階梯也是一樣的三角結構。

像我弄電腦也是興趣,說懂吧懂一點,可是這些個內存、電源、固態、顯卡、顯示器的品牌工廠我也沒進去過額,我也沒跟廠長聊過他們的車間、流水線、原材料產地、物流怎麼走、裝配順序、加工要求、機器工藝啥的,這些我也不知道額-,-網路的好處是很多信息都可以分享,更多的是靠自己抓取感興趣的信息,以此來學習和進步

大聰明-電腦:2021年臺式電腦配置推薦總目錄聰明版(2.16更新)?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