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改變命運



《圍爐夜話》《論語》《三十六計》

其實古人思考過經歷過後總結的道理對我們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雖然時代變了但是基本的道理沒有變。當然,學習的時候去其糟粕。封建陳舊思想還是要加以辨別。

有時候一條悟了,一生便受益無窮。
《愛的教育》,讀完發現整個世界都是好美好
很想回答

實不相瞞,很抱歉我現在也還在迷茫階段。

我是今年六月畢業,校招進入Top3房企,我們學校是普通的本二,這入選的機會還是當時去隔壁的學校通過校招機會當選,然後和一群985、211還有一群研究生一起參加過新學員培訓,輪崗策劃,有一群可愛的同事,我本來以為我的職業生涯規劃將會從此開始,人生絢麗篇章開始慢慢展開了。然而並沒有我在今年下半年離職了期間我有很多想不明白的地方,為了調整我也看了很多書,印象深的是qiu野塵夢、少有人走的路這兩本,每一本都很好都很好,但是有些時候還是會,我說不出來這種感覺,感傷、困惑、迷茫、無奈、無力、釋然還是什麼,有時候也會在想冥冥之中是否有我們各自註定的命運,我特別喜歡的一句佛系解釋,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現在重新換了一個平淡工作,下班健身、上網課考證,周末宅劇或者泡圖書館,一切平淡看起來又充實,但其實我自己清楚內心的焦慮困惑和期待。

至於對待最迷茫與其說是看書,但現實我更多選擇的是旅行,我一直喜歡去體會不同的人情故事,聽一些新鮮見聞,有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在這種渲染下了悟和被給予啟示。可能有些偏題,睡前匆匆一答,見諒。

謝邀,《道德經》。2015年春天,我即將參加六月份的高考,但是成績卻嚴重下滑。

我讀的是文科,高一高二成績基本都在學校前十名,認真的話前五名沒跑。但是到了高三,成績卻不斷下滑(個人原因),期末考試那一段時間無論怎麼考都是全校五十名左右(我們學校文科那年七個清北,一百多個一本)。過完年我回到學校要調座位,我因為嚴重退步成為班裡三十個男生中倒數第三個挑座位的,當時我絕望的心境可想而知。

百日衝刺我沒有參加,一個人呆在班裡,因為我不在表彰之列。沉痛之後我想,乾脆什麼都不管了,老師讓幹嘛幹嘛好了,於是開始聽課開始做看起來很傻瓜的作業(我從高二就不聽課也不寫作業了,學習太不踏實了)。作業做完了無事做就看《道德經》。當時我的同桌看著我都看呆了,覺得我神經了,其實我沒有。書中的辯證法思想(大概就是你如果在某個方面很差,在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一定很好)給了我很大鼓勵(你也可以說這是一種阿Q吧,都無所謂啦),讓我能暫時忘卻疼痛。就這樣,我把心態從浮躁轉為了某種程度上的平靜。半個月後的聯考我成績恢復到全校二十多名,一個月後的聯考成績恢復到了全校第八。班主任和我開玩笑問我抄誰的,呵呵。

距離高考一個月的時候,我因為申請自主招生和老師關係再度惡化,成績也受到了點影響,最後兩輪聯考都是全校二十名左右。最後自招通過初試,面試掛了。高考考了全校第七,河南省文科119名。不幸的是,報志願也有點懵逼,提前批報了北大一分之差落榜,兩個和我分數相同但名次在我後面的去了清華。於是本科一批報了浙大社科被錄取。

現在回想起來,我認為不能說這本書讓我多麼獲益匪淺,也不能說我高考考的還好是因為這本書。但是看這本書的時候發生的事給了我的更有價值的啟發或者說教訓:做事要踏踏實實,要先做好手邊的事,一步步積累。很遺憾,三年後的今天,我再次深受浮躁之害,文章寫在這裡,希望自己能夠真正吸取教訓,與諸君共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