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應該告訴。就好像婚前要體檢一樣,你不能隱瞞你的病史,迴避型依戀風格,也是一種不安全型依戀。雖然他不是生理疾病,但是這樣的一種人他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告知對方的話,對方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跟你相處,也不知道跟你相處的難度有多大,這對別人來說是不公平的。所以就好像打遊戲一樣,也有容易模式中等模式和高難度模式,那你在人家玩這個遊戲之前就應該告訴人家有這麼多種選擇你是屬於高難度模式,別人有權利選擇要不要進入這個高難度遊戲。如果你再告知了對方,你是高難度遊戲,對方仍然選擇進入遊戲,那麼這是對方自己的選擇,你沒有對別人進行欺騙,這樣的話即使以後沒有結果或者是分手,或者是解決不好,別人也不會覺得你對他可能有欺騙隱瞞的性質。事先告知,有利於對方做好心理準備以及學習如何與你相處。不過我感覺明知道自己迴避,還是盡量改變自己吧。畢竟遇到一個真心愛你的人不容易,不要傷害了別人的真心。一生可能真的很難遇到那麼一個真心真意愛你的人,如果你都告訴他了,你是迴避型,他還願意跟你相處的話,那說明他是真的很愛你,相當有勇氣也不怕受傷,那你更應該珍惜,你更應該改變自己,更好的跟對方相處。


當然應該告訴,推演一下就明白了:

一種對方無法接受迴避,在你沒有調整好的情況下,對方就是很難接受。如果不告訴,對方會認為你在刻意隱藏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是不坦誠。不去大大方方說出來,彼此不浪費時間精力。

一種對方中立,人也觀察觀察,相處相處試試看。你講了你在努力自我改變,對方就能夠看到你改變的動機和變化,甚至是改變中的反覆和曲折。戀愛和感冒瞞不住人,親密關係下的自我特性也瞞不住人。讓對方看到你真實的部分,接受對方的考察和審視,也是種自我改變的動力。

一種對方很欽佩,決定你蠻有勇氣。畢竟,人去審視自己,面對自己的不足,是需要強大的意志力的。如果是這樣,你的坦誠反而是加分項。

人和人的智力有多少差距,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一段感情經歷?只不過是先看到和後看到的區別。坦誠,是可以穿越時空緯度的品質。相信你,年齡變大的過程中,會逐漸認識到坦誠就是放鬆自我,放鬆對方。


是改題目了嗎?我記得當時這個問題是如何救贖自己?是我記錯了嗎題主。

回答問題前,介紹一下我本人。本人之前的迴避型依戀癥狀嚴重程度算平均水平以上(此說法基於:本人曾做過一個日本依戀書籍中的測試:各依戀模式得分5分以上說明有影響,10分以上說明該依戀程度對該人影響很大,而我迴避依戀那一欄的分數是20+,且當時做該測試的人有數百人,除我之外未見到過第二個20+分數的迴避),現在有所改善,所以斗膽來交流一些微不足道的想法。

如題,題主自知有迴避型依戀人格的癥狀,而問的是要不要告訴伴侶自己的性格。

那不免讓人生出兩個問題:

迴避型依戀人格=性格嗎?

即使屬於,迴避型依戀是無法改變的嗎?

首先,人的性格是很多部分組成的。

迴避型依戀人格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是由於自己對待過去的事情的看法所造成的一種癥狀。

這種癥狀,只能說是現階段性格的一部分。

可以通過改變視角/眼光/看法而發生改變,不是像人們通常想的那麼固定的一個東西。

舉個例子:

有個人不愛玩過山車,這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個很小的部分。

他對自己的判斷準確的說叫做「我現在對自己的判斷是不愛玩過山車」。

不代表將來,不代表無法改變,也不代表自己不愛玩就玩不了過山車。

簡而言之,人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首先我們需要相信這個,那麼要如何相信呢?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里阿德勒有個比較有意思的心理主張:

人的行為是目的論的,而並非原因論的。

什麼是原因論?

原因論是我們很常見的一種論調:人由過去發生的事情/事實所決定。

Eg:

事實:女生A被男孩拒絕過

結果:A再次想向男生表白時,發現自己會非常容易臉紅。(暫且稱其為臉紅症)

什麼是目的論?

目的論是說,人不由過去發生的事情所決定,而是由看待事情的眼光所決定。

甚至現在A發生了臉紅癥狀都是自己無意識選擇的結果。

Eg:

事實:女生A被男生拒絕過

看待事情的眼光:被拒絕/失敗是令A覺得很痛苦很不想看到的畫面。

結果:為了逃避看見以上令人痛苦的畫面,A的身體無意識地選擇臉紅症,以躲避可能出現的痛苦場景。

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

原因論認為決定人行為的是發生過的事實

目的論認為決定人行為的是對發生過的事實的看法

再介紹兩個基本前提(這2個前提不會因人的喜好/相信/認同與否而轉移):

1, 人是會被自己矇騙的;

2, 人是會無意識給自己找理由的生物。

如果你選擇相信原因論

人會有意/無意識地告訴自己:我是迴避型依戀者,我是無法改變的,因為過去發生的事情誰也無力回天。所以我現在出現無情/無法靠近的癥狀,都是情有可原,並且認為對方應該全盤接受這樣的自己。

(確實有人可以接受這樣的你,然後兩個人都忍痛接受和親密關係中美好的部分體驗說再見。這不是最令人可惜的,最令人可惜的是你錯過了掌控自己人生中的機會。)

這樣的想法的導向是:止步不前。

永遠讓從前的那份恐懼而非已經成人的自己來掌控人生。

它指向絕望,指向人的無法改變,它沒有真正打動人的力量。

如果你選擇相信目的論

接受發生過的事實,接受自己的癥狀,也意識到自己的癥狀並非無法改變。

當出現「對親密關係的逃避心理/厭噁心理」(尤其是對方的行為並不屬於常人看來的越界行為時)時,及時發現自己的癥狀。

接納它,選擇最大限度(不會崩潰)的程度去改善它。

畢竟情緒不會控制你,而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裡的控制不是指:讓情緒不要產生。

而是看見情緒的產生,看見它。

打從心底里認同它是你作為人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卻努力做到不被它控制行為。

即使暫時沒做到不被它控制行為,只要從「沒看見」→「承認並看見」自己情緒的狀態,事情已經在往好的方向走了。

不要苛求自己,哪怕進步了一點點,都是非常可觀的改變。

關於控制情緒這一點,我認為有必要再展開論述一下。

我之前對於控制情緒有個極大的誤區:是認為」只要我說話的樣子是理智/冷漠的」,我就沒有被情緒操縱著,我就成功地控制了「情緒」。

我確實成功控制了」情緒的表露」。

但無論是任何一種依戀模式的人,他必須承認大家都是凡人,沒有人有能力控制「情緒的產生」。即」情緒的產生「和「情緒的表露「是兩回事。

我有沒有產生怒氣,和我有沒有將怒氣表達出來,是兩回事。

那如何承認呢?

有些迴避可能會想說:但有時我心理真的沒有什麼感受,很漠然的狀態。

(這是迴避非常常見的一種心理,看見別人表現地情緒化,自己沒有表現地情緒化,就誤以為自己有能力控制情緒的產生,其實我們只是控制了情緒的表露而已。)

這並不是因為你有能力控制情緒的產生。

而是你心理上的保護機制幫你把「已經產生的情緒」給隔絕了。

隔絕到你自己都難以察覺的地步

(但正因為你難以察覺/察覺不到,所以你誤以為它不存在。)

目的是保護你,避免讓你重新陷入曾經讓你痛苦的場景。

所以感覺不到「情緒的產生」不等於有能力控制「情緒的產生」。

就像你在學校沒有感覺到家裡的電飯鍋炸了(沒有感知到負面情緒),不代表你家裡的電飯鍋沒有炸開(不代表負面情緒沒有產生)。

而題主有沒有思考過:

為什麼我有時候/大多時候感知不到自己的負面情緒?

為什麼別人都輕易地在家中感知到炸裂的電飯鍋(負面情緒的產生),我為什麼呆在學校里(被隔絕)?

因為曾經我們也在家裡的時候,電飯鍋炸了。

而曾經與我們處於親密關係里的人們,他們沒有教會我們「電飯鍋炸了是沒有關係的。每個人都可能會這樣,是正常的」。

或者說因為我們的誤解,誤以為「電飯鍋炸了(負面情緒的產生與表達)是不可饒恕的,不可被任何人接受的,是錯誤的」。

所以我們控制了我們能控制的(控制了負面情緒的不表露)。

隔絕了我們不能控制的(負面情緒的產生)。

「我們的負面情緒未被接納」的經歷,導致了我們的錯誤認知。


這也是迴避對曾經的經歷的一個典型錯誤歸因:比如迴避年幼時哭泣的時候,父母的表情透露的信號是無力承擔迴避的負面情緒甚至是嫌惡。


從而未經世事的迴避產生的錯誤認知叫做:我的情緒的產生/暴露使對方嫌惡,所以它不該存在。

連我們自己都相信了這樣一種論調:負面情緒是不可以產生,也不可以表達的。

那看見了這種認知,它是什麼意思呢?透露什麼?

透露著我們對任何人(包括我們自己)負面情緒的(產生與表露)的全盤不接納。

那要怎麼接納呢?

首先思考一下「負面情緒「真的是因為它不應該出現,所以被命名為負面情緒的嗎

不是這樣。

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之所以被稱為「負面情緒」

原因僅僅在於它的產生會令我們感到不適,但注意,這不意味著它不該存在。

情緒體驗不適≠負面情緒不該存在


負面情緒存在的必要性我將舉例幫助大家理解

人們什麼時候會發現自身的某些異常狀況?


當人們生理/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時,人們會發現問題(比如生理疾病、心理疾病),從而獲得了讓這些問題得以療愈的機會。

為什麼我們討厭一個人麻木不仁的狀態?


因為它失去了對負面情緒的感知能力。


看起來失去「痛苦」是一件好事,但其實一併失去的是「讓本就存在的問題得以療愈的機會「


對應地,也失去了所有「上進的可能性」,這是關於人的尊嚴的部分(暫此不展開敘述)。

所以負面情緒的產生,是有必要的,它是指導人們上進的指南針。


甚至負面情緒的產生是有其優越性的。


即有負面情緒的產生(受到刺激產生現象)甚至是優於負面情緒不產生(受到刺激不產生對應的現象)的,就像一輛有故障的汽車,它的故障早發生可以早修理,不至於讓人一次次地在小狀況中僥倖逃生,而在真正的危險前才暴露出它本就是個故障車的事實,這是對負面情緒的無視的真正風險。

所以接納的第一步看見它,承認它,不自我攻擊它的出現,承認它存在的必要性,承認它的出現就是你作為人的一部分,承認你不是神,你沒有時時刻刻控制自己不出現負面情緒的能力,不止你,任何人都沒有擁有這個能力的可能。

就像詹青雲說的:對情緒最好的管理,就是承認沒有哪一種情緒,是不應該的。

強調一下,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工程。


就連你嘗試去擁抱你自己的負面情緒也一定不是個容易做到的事,這件事需要它的發生和你的不懈努力。

迴避本身對負面情緒的屏蔽程度較高。


這事相當於:你以前不承認它,因為承認它讓你感到痛苦。所以你的大腦幫你屏蔽了它。但你現在已經發現了它是你不可或缺的部分,想要接受它,所以你要在任何一次你的大腦屏蔽程度不完全的情況下,去關注去抓捕你的負面情緒,珍惜每一次它釋放的機會。

你的大腦會逐漸減少這種屏蔽。接納程度越高、減少屏蔽程度越高。(親測有效)

第二步:意識到負面情緒的產生 ,只是個現象,它不是真正的問題。

有故障的車子它開起來不舒適,不代表這個「不舒適「有問題,而是車子有問題。真正要解決的是車子的故障部位。

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因為我們不承認某種現象,本質問題就消失,這是一種自欺。

既然問題一直都存在,只是暴露時間的早晚問題。

那不如以現象為指南針,幫助我們解決真正的問題。

如何解決(下次填補)

說回到題目,人們做事都帶有目的,然後根據目的選擇策略。

題主如果是想對方知情並且理解自己的癥狀,想讓對方和自己一同對抗癥狀,是可以和對方溝通的。

但謹記:迴避型依戀的改善,極大程度地倚靠自己的努力,而非對方的妥協。

不要將救贖的責任交給對方,對方理解你,接納你是出於愛,而不是她本就該這麼做。

她接納,理解,你看見這份愛,應該會有更大動力去改善你的情況。

她不接納不理解,你就不改善自己的臉紅症了嗎?

她頂多只是你臉紅症的導火索,而非真正原因。

如果你對自己足夠誠實,坦蕩。

你就會知道,解決了她是沒有用的。

真正的雷被排除之前,走近這片雷的人都會遍體鱗傷。

你原本就有臉紅症,所以改變的責任是在自己身上。

時刻記得這一點,時刻去觀察自己的變化。

不可急於求成,不可妄自菲薄。

(這裡說的不可都只是建議,如果發生了,也不需要責怪自己,努力改正即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不必苛求自己,不必反覆攻擊自己,這對改善癥狀沒有好處。只會讓人挫敗地停滯不前。)

記住:你的人生,屬於現在的你。不屬於過去的你。

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區交流。

甚至負面情緒的產生是其優越性的,有負面情緒的產生(受到刺激產生現象)甚至是優於負面情緒不產生(受到刺激不產生對應的現象)的,就像一輛有故障的汽車,它的故障早發生可以早修理,不至於讓人一次次地在小狀況中僥倖逃生,而在真正的危險前才暴露出它本就是個故障車的事實,這是對負面情緒的無視的真正風險。


有時要依靠直覺的判斷,對於安全的人想說就說,對於不安全的人絕口不提,保護好的情況下說了才有正向的反饋,這有助於對自己和自己的性格增長信心。


這事兒確實有點矛盾,按說還是應該自我痊癒以後再去愛人,但迴避型恰恰又是只有在親密關係里才暴露問題,再說要真那麼完美也不用談戀愛來滿足自己的自戀啦是吧!

所以這是一個自己權衡的問題,而且也不是你想就馬上有合適的戀人,還得有緣分不是?只不過一開始的時候告知對方還是比較妥當吧,但不意味著這就是一個免責聲明了,告知的目的是讓溝通更高效更直接,如果對方願意接受這樣的你,兩個人一起成長,那就好好珍惜努力吧!

迴避型依戀模式不是性格,是防禦模式和其他人不一樣,防禦模式是可以改善或者轉變的,所以主要還是靠自己。

有關迴避型模式的防禦模式有什麼不同,可以看我的文章,也可以私信我。

迴避型依戀的人在戀愛時是什麼樣的狀態?我有很多來訪者在進入一段親密關係以後,遭遇了伴侶是迴避型依戀模式的情況,關於這種依戀模式的定義和判斷,知乎上已經出現很多文章和討論,但是似乎迴避型依戀伴侶的對象,仍然很難理解迴避型的感受和行為模式,尤其是喜歡仍然從自身的邏輯出發去理解和判…111 贊同 · 32 評論查看完整文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