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方承擔全部損失!

是完全的人為責任,跟攝影機、品牌、型號無關。

為什麼?主要就是3點:

1.缺乏專業性:

任何拍攝器材都有出錯的風險存在,而對攝影機的拍攝素材進行3份獨立備份,是每一個專業攝製人員或公司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素養,進行多備份的攝製流程也是每一個攝製團隊最基本的專業常識。

(這裡說的3份獨立備份,是指不包括拍攝用的攝影機存儲卡以外的存儲拷貝。獨立備份是指所備份的每份單獨素材產生的損壞、丟失都不會影響其它備份的內容。一般情況是使用3塊移動硬碟,每個移動硬碟存一份拷貝。此外,移動硬碟備一份,剪輯電腦備一份,網盤備一份也是經常會用到的三備份方式。)


2021.03.03 感謝知友ethan關於素材安全備份流程的糾正與補充:

三備份中至少要有一份備份是在異地的,這樣可以降低自然災害、人為破壞等意外情況發生後的素材損壞機率。

2種常規操作例如:A:2份素材在北京的後期製作部門,1份在上海的製片人辦公室裏。B:1份素材在北京,1份素材在上海,1份素材在私密的雲端存儲中(例如阿里雲、百度雲,但不是指個人或企業私有的NAS雲伺服器中,除非該私有雲具有異地備份伺服器)

感謝專業又認真的ethan


除此之外,拍攝團隊是要有風險防範方案的,一般的專業團隊在外出拍攝時都會多備一臺攝影機(單機位有1臺備機,雙機位至少1臺備機,三機位2臺備機),為的就是避免機器突然產生問題可能導致的影響拍攝質量。

如果拍攝器材有甲方全權提供,那麼乙方也應在現場告知甲方素材可能產生的問題,由甲乙雙方共同解決現場問題,協商補救方案。

2. 操作失職

針對拍攝期間形成的素材損壞,乙方的攝影師與DIT(負責素材備份與現場素材檢查的人員)是可以及時發現素材問題的,包括攝影機報錯導致的拍攝中斷、攝影機無法進行回放檢查、拷貝素材時文件報錯、拷貝後發現素材存儲大小異常等等。

所以,素材有問題的話,是在現場就可以及時發現並進行重新拍攝的。如果現場無法重新拍攝,乙方導演和攝影師應該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並告知甲方發生的問題進一步溝通解決途徑。

乙方沒有盡到告知義務,就是乙方的責任。

甲方知曉問題卻沒有及時反饋答覆,默許問題的存在,那麼甲方應該承擔部分責任而不是全責,因為乙方作為受僱提供服務的一方,只有在獲取到甲方明確的答覆才能不執行重新拍攝的。

3. 合同協議

如果,甲方跟乙方簽訂的不是成片交付協議(合同),乙方只提供攝影師參與拍攝,並不提供剪輯、後期製作等服務。也應由乙方承擔拍攝失職損失,按協議條款向甲方進行賠償,如果合同中沒有提及關於素材損壞或拍攝失職的賠償,甲方可以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解決。

如果,甲方與乙方簽訂的是成片交付協議(合同),乙方應該承擔所有責任與賠償。因為成片交付是以結果(也就是最終的影片質量)來衡量協議完成度的,所以只要乙方沒有按合同要求交付成片,就全是乙方的責任。

(如果甲方安排或推薦了人員參與乙方的拍攝執行,當甲方的人員承擔攝影師、攝影助理、DIT其中任一職務而導致的素材損壞,應由甲方自行承擔損失。)


主要責任在乙方。網上有乙方找設備品牌方索要賠償的相關新聞案例,但是也僅限於設備方三包服務內,有問題解決問題,其他不會有任何補償。遇到這事兒尤其合同內沒有寫明的情況下,只能甲乙雙方協商,爭取甲方諒解。


這個損失只能乙方承擔。

攝像機隨機提供的說明書上一般都會註明,在重要拍攝前先試拍,即使由於機器故障導致拍攝畫面損失,廠商也只對機器負責不對畫面負責。


要分情況來看,這個其實涉及到兩個賠償。

首先,乙方必須承擔責任賠償甲方。甲方出錢購買乙方的攝像服務,只要不是不可抗力導致的失誤,乙方都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

其次,如果攝像機是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出問題,也在三包期內,乙方可以找攝像機廠商索要賠償,但是具體的賠償情況要看乙方如何和攝像機廠商扯皮了。

一般都涉及到甲方乙方這種稱呼了,肯定是簽了協議或者合同的單子,這種單子本身就會寫上賠償事項。具體的就按合同或者協議上面寫的來辦就行。

說個題外話,攝像團隊在重要拍攝的時候,最好是能做到同機位雙機錄製,重要場合是完全沒有給你補拍的機會的,作為專業團隊,必須要做好保障措施。

我自從以前翻車過一次後,就堅持重要拍攝必須同機位雙機拍攝了。哪怕同機位的另一個機器是手機或者gopro都行。真要翻車出問題了,再爛的素材總比沒有素材好。


乙方,基本上沒有餘地


乙方如果是自備器材,由自己承擔。如果是租賃,在拍攝期間文件損壞,則可以向器材租賃方索取部分賠償,具體得看你們怎麼扯皮,全賠肯定是別想了,在視頻後期過程中損壞,自己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