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一句,你覺得自己投入了,和別人能聽出你的感情是兩回事。

音樂的情感內容大多蘊含在音程,節奏與和聲之間,然後在結構的框架內。

個人的情感再充沛,在音樂語言上沒找到路徑,依然是沒辦法表達出來的。

再就是,開頭那句話,自己的音樂讓別人能聽出來那是本事。這意味著演奏者能準確的詮釋音樂語言,同時可以跟客觀的傾聽自己的演奏。客觀的傾聽自我對於每個演奏者來說都很難。


實在忍不住想要吐槽呂卓然的回答,自己琴彈成那樣就不要在知乎亂回答問題誤導初學者騙贊了。

彈不出來感情在這裡扯技術??

和技術有什麼關係??

舉個例子:肖邦第一敘事曲的開篇,兩個手同音同向不同八度而已,有啥技術難的???

還有後面的主題,有啥技術難的??

但是很多人彈不好開篇,彈的聲音乾乾巴巴的沒有漸強沒有漸弱,沒有厚重的音色,每一個音符都是乾癟的或者炸開的。

我看過聽過無數鋼琴大師,我的學生,我認識的同學,包括我的教授們彈這一首曲子。每一個人的觸鍵方式都不一樣,有高抬指 有貼鍵彈。

有用高抬指的辦法把每一個音彈的飽滿又堅實的人,也有用貼鍵的辦法把聲音全部連起來,但所有人,所有彈得好的演奏者都把慢慢漸強到漸弱的線條感彈的清晰極了。

技術只是外在的表象,想要把音樂彈美,彈好聽,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去歌唱,在演奏之前就想像出來即將彈出的旋律的樣子。安排好每一個音符的強弱關係,並且要學會傾聽自己的琴聲。檢查自己的彈奏是不是在長線條句子里加重音了?是不是音量沒把握好?

題主可以先一點點培養自己的耳朵去跟著手走,自己大腦先於手,思考完了再去彈。

很多人彈琴不動腦子,彈出來的聲音是炸裂的,生硬的。這其實和鋼琴手指技術關係不大,重點是彈奏者沒有用耳朵去聽自己彈的聲音,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去聽。

聽音色,最起碼的是要先去辨彆強與弱,再去辨別中強 中弱。聽聲音不是去聽琴鍵落下時發出的聲音,而是當你的手指觸鍵完成後,琴弦被琴錘敲擊後產生的泛音。那才是音樂與旋律的美蘊藏的地方。

還有一個辦法,把自己彈的東西錄下來。想要打動你的聽眾,要先打動你自己


樂句的細節處理不到位。感情是一方面,很重要,但是只有感情手上發音不對、沒有句子、走向、音色不對,別人也很難感受到你的感情。建議自己錄下來聽一聽就能發現很多問題,彈琴的時候我們只能聽到自己想聽到的音色,覺得這段悲傷就投入了這樣的感情,但句子這樣處理是否能達到悲傷的效果呢?很多時候自己也不是不會處理,只是聽不到這些細節,所以不妨錄像或錄音試試。

另外,有些句子做不到是技術問題,有些是耳朵聽不到,有些是自己不知道句子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順便再肯定一下題主表達情感這件事,這部分東西很重要,而且很珍貴,不是所有演奏者都有能力在演奏時真正投入情感,不要一味地認為音樂全部都是靠技術做出來的,如果投入情感是扯犢子那麼AI早晚會替代人類來彈琴,到時候大家都要失業。只投入感情也不足以彈好琴,一定是兩者有機結合才能呈現出好音樂,題主現在是因為一些原因不能將情感從手上傳達出來而已,也許是技術能力不足,那就缺什麼練什麼,但大多中國學生技術其實夠用,只是耳朵聽不到自己彈出來是什麼樣的,也不知道應該彈成什麼樣子是對的,才聽起來不對味,多聽曲目(不同演奏家版本或同一作曲家其他作品甚至同時期其他作品),也多聽自己的錄音找問題,這些東西都會有的。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其實對彈琴的人來說,這也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為何說很難?

因為,彈琴是讓你用手指去說話,去表達,還要讓別人聽懂,聽明白,並支持你。

這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此問題很多人都會有,但大多人並不在意!

為何如此說?

因為他們大多關注的是指法,手型,節奏,節拍,譜子等等基礎問題,而不是音樂本身。更不要能說引起聽者的共鳴了!

回來說說你老師說你的問題。

首先,得祝賀你!

因為你有一個好老師!

真實,其實是老師很重要的一種品質!

其次,我想問一下,老師除了說你沒感情以外,是否還跟你說過其他什麼話題?

如果有,請題主認真回想一下,因為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它不一定是講音樂,可能是講一件事情,一個故事,一副畫面,一個場景,一個夢境等等。

為何如此說?

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我遇到很多這樣的學生,其實並不是學生對樂曲無樂感,而是其不會「導出」!

關於「導出」,存在多種因素,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詩人的詩句,總是寓意深遠,意境真實,但言語之意簡言駭卻不是任何一個人簡單就能做到的。

彈琴其實就是如此,想做到意簡言駭是非常不易的一件事情!

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學習基本知識與常識以外,如何將自己的想法通過手指表現出來,才是學習音樂的一個重要環節。

打通此環節,即可體會和感知到音樂,但並不會很廣泛,這也是之前我說有多種因素的原因。

題主其實就在此環節中,在此環節中,最難得是自身的感悟與現實的真實是否一致(我說你有一個好老師),其次就是「熬」!「熬」並不是說困難有多大,而是說你得在不斷的建立和打破自己的想法中,去尋找你心中的那份真實!最後是多看,多聽,多想,多感受,多彈!

20年前我有一個學生,用了2年才建立起音樂的感知力之音樂的「歌唱性」,想想那時是真心不易啊!

還有一個學生從開始的茫然不知,到有感,到家長也能感受到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但因考入外地重點中學,不得不停止學習。

另外,題主要與老師多溝通,這點很重要!我這2個例子的學生都不善於溝通。

希望對你有用!


謝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2020年了朋友!音樂的演奏不是玄學!不是唯心!讓別人聽到覺得感情豐富,動人,感同身受引人入勝的演奏,是各種物理客觀的演奏技術的體現!

那種你心裏面感覺很悲傷,然後你覺得你彈出來的音樂很悲傷是因為腦補。

音樂音樂,說到底,只有音而已。通過音來讓別人感覺樂(這裡樂可以是各種情感)。就是音樂。讓人感覺不到樂的就是噪音。

音的特點就三個,強弱,時間,音色,音高。

我們只是控制音樂的強弱,他的時間,他的音色它的音高來影響別人的感情。

他們是有通用規律的,彈出好聽的聲音是前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