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手術,刀口將近十釐米長!這也是我所見過的最長疝氣手術刀疤。

診斷是腹股溝斜疝。術後三個月,上樓梯膝蓋發抖,我懷疑是麻醉有點過量了,這個之後就沒了。

重點在於,當時是左側腹股溝斜疝,做完手術後,裡面有異物感,經詢問,被告知正常。

問題是這種異物感持續了兩年!時輕時重,嚴重時不能起身,左腿不能抬起,自身感覺股骨頭部位疼痛,活動非常受限,外翻腳掌,伸直腿坐著都不行,簡而言之,就是不動不痛,動起來痛到抽冷氣,而最近,腰部兩邊肌肉不對稱了(用手摸才能感受到),就是中間那條溝的兩邊,肌肉不對稱了。目前沒空去醫院檢查,春節去醫院查查,這是疝氣手術的後遺症嗎?


後遺症是指疾病治癒後遺留不可避免的結果。你描述的情況,我們認為絕大多數疝氣患者都不應該發生。

併發症是指由於疾病本身或醫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後果。疝外科的多數併發症都應該控制在1%以下,比如:術後複發率,慢性疼痛發生率等……

併發症發生增高的疾病本身原因,疝氣主要是巨大的腹股溝疝,局部粘連嚴重,急診嵌頓手術,複發疝,之前有過注射治療等。醫療的原因主要是醫生的水平。你的情況符合慢性疼痛的診斷,如果影響工作、生活,需要找有專科醫生診治。
和我一樣,我是傳統手術。2年半了,感覺手術部位不能用力
你說的術後異物感與慢性疼痛都是疝修補手術較為常見的併發症,異物感強弱主要由於手術採用的術式以及採用的修補材料,慢性疼痛也是常見併發症,題主你這兩個併發症很難解決,第一,兩種併發症都沒辦法治療,既不能取出補片又不能緩解疼痛,第二這兩種併發症都無法證實,與疝修補術後感染或血腫相比,您的併發症均為主述,所以既不能治療也無法投訴。所以奉勸手術之前要選好手術醫生。

另外 斜疝的話有一定幾率影響生育功能的 留意一下


手術治療是有侷限性的


腹股溝斜疝,手術後主刀醫生說我腹壁肌肉太薄弱了很少見。算不上手術後遺症,應該是長期腹股溝斜疝,站立時候身體重心放在左腳,右腳叉開一點,導致骨盆高低不一樣和高低肩,站姿時身體偏向左邊,骨盆前傾,走路時右腿有點向外撇,身體前傾,看著不太協調。

所以啊,有疝氣一定要去好醫院,儘早手術肯定會好一點,聽醫生的。


看手術是否成功,如果手術成功之後,好好護理應該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手術失敗的話,可能會有傷害


術後有一年了,用了補片,開放式。感覺平時還好,劇烈運動有感覺。某方面能力下降50%.二胎我都沒敢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