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在遊戲中算是簡單易懂的了。

絕大多數同類型的技能圖標是一樣或是相似的。這意味著只要觀察一段時間,你可以在不看技能描述的情況下,大體看出一個從者的能力,哪怕是一個新從者,也能八九不離十。

戰鬥機智也不複雜,回合制。每回合選擇3張牌打出即可。等需要考慮出牌順序,染色等問題的時候,也差不多自然而然知道了。

對技能數據,傷害公式也不用太在意,除了攻略組與競速組的大佬們,普通玩家基本用不到。

對新人來說,記住各職介之間的剋制關係就可以說入門了。

還有幾條建議:

1,流水的打手,鐵打的輔助。有了幾張輔助從者可以讓遊戲過程輕鬆不少,但沒有也不是不能玩。

2,活動從者強度都不錯,能拿到盡量拿到滿寶。無氪玩家的福音。

3,助戰很重要,要多加好友。

4,真遇到打不過的關卡,不要急著碎石。網上攻略很多,絕大多數問題可以抄作業完成。


主要的寶具和技能機制就不提了,比較基礎看看遊戲的描述就能明白。說幾個視頻裏經常出現的。

編隊機制:進入關卡必須要有至少3名從者,這也是為什麼單挑視頻默認帶兩個1級嘲諷從者出戰。

嘲諷(目標集中)機制:優先攻擊具有目標集中的目標

當具有目標集中的我方從者被擊倒後敵方不會再發動攻擊或者使用技能(除非有其他目標集中的我方目標或是被擊倒的從者具有毅力狀態)

這個機制多用於各種單挑視頻,目的是為單挑從者爭取至多2回合的輸出時間。

常見從者:炎頭、喬老師、陳宮

毅力機制:當具有毅力的我方從者被擊倒後回復一定生命值。

當被擊倒的我方從者為我方唯一從者時,敵方不會再發動攻擊或者使用技能,單挑隊的核心機制之一,藉由疊加毅力層數來增加輸出時間。

注意,除非禮裝自帶或者特殊註明,否則毅力層數不可疊加。

常見從者:赫拉克勒斯(羈絆禮裝四次戰續)、庫丘林alter

血條機制:一回合內只能擊破同一敵人的一格血條。超過該血條上限的傷害視為過量擊破(等同於過量擊殺,增加NP與暴擊星的獲取量),不計入下一血條。

導致黑貞德淪為倉管的罪魁禍首。舉例來講,通常Boss有三個血條,那麼競速視頻擊破該BOSS的速度最快也需要3回合。


慢慢玩就明白了,一開始可以莽,大部分都能莽過去,熟悉了再去了解遊戲機制,看視頻


你是指看不懂up主有時候為什麼要放某個技能或者寶具嘛。那就需要你知道一些遊戲基本機制

英靈的技能和寶具的作用。技能雖然不一樣的,但是看介紹應該都看得懂,不會像隔壁yys技能介紹那麼晦澀,沒啥好說的。寶具順序也很重要,每個寶具的oc重要程度是不一樣的,好比電池隊,孔明,梅林和c狐,我的順序都是孔明梅林c狐,在藍卡隊裏最重要的就是np,而孔明,梅林的技能都加np,所以c狐的減技能cd和oc加np就尤為重要。其次就是梅林的oc加暴擊星,暴擊和不暴擊加的np也不一樣。總的來說,都是為了np服務的,而孔明的寶具在這種情況下,優先順序就不是那麼靠前了。

還有傷害計算機制(同類型相加,不同類型相乘),包括buff和debuff的特性(例如灼燒和詛咒,灼燒是可以燒死英靈,詛咒會強制留一滴血,再如魅惑和眩暈雖然都無法行動,魅惑是精神類的,眩暈是物理的,所以有的敵人精神弱化無效是擋不住貞德天草還有孔明的眩暈的,混亂等等,有錯請指正。)

然後還有發牌員的發牌方式還有什麼樣的色卡順序才符合當下最大收益。比如你場上有BAABQ五張色卡,一張B卡已經可以break的情況下,你就可以BAA或者BAQ,來增加np和暴擊星。以前場上英靈退場的話,是同色卡優先補充,現在好像是同位置位置補充(例如一張場上英靈BAAQQ,後補英靈是BBAAQ。退場時是AAQ的色卡,那麼後補上來的色卡不會是AAQ而是BAA)這樣的話,在你用換人服的時候就可以盡量控制一下你想要的色卡

還有就是競速組常用的SL,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改變世界線,通過改變色卡順序還有技能,來實現原本沒有發生暴擊還有給對面掛上debuff

不過雖然這麼說,但是我從來都是xjbd的。沒有什麼是三條令咒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個亮晶晶。


現在以這個遊戲的熱度,FGO的講解視頻的普遍時效性是比較差的,而且很多機制在遊戲中的重要性沒法很好通過遊戲和講解文章表現出來,很難照顧到方方面面。

私以為,現在想玩懂FGO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遊戲時長起步兩年以上大佬帶著,他可以用自己遊玩總結的經驗迅速回答針對性的問題。就我周圍很多老玩家來看,大部分都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認識也比較深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