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m

中考過後因為想了解下林徽因所以買了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當時覺得,一個人的文筆怎麼能這麼縹緲,看得我都快遁入空門了,也沒怎麼了解到林徽因。

然後寫作文筆就類似的模仿。

巧的是,高中的語文老師大多都喜歡恬淡優美,柔情纏綿的。

後來

我自己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這個俗世的風火煙塵我還是要去領略的,皈依佛門四大皆空什麼是要不得的。

於是我又讀了余秋雨的《君子之道》

頓時被這種恢宏大氣層層鋪排犀利獨到的文筆吸引了。

於是文筆頓時轉折,又開始類似的模仿。

可惜,這兩個人的文筆,都頗受爭議。

要我說,不要去批判作家的寫作風格,也不要去質疑作家文字是否真正有內涵。

重要的是,你能在不同的文筆風格中觀察到什麼,體驗到什麼,又從中學會了什麼。

你可以避免類似風格的文字空洞,而僅篩選出值得你學習借鑒的,並加工改造融合成適合你自己的。

都是出版作品的作家

無論怎樣

這份敢於面對,他人在觀點上的質疑批判,堅守自己見解,以及堅持寫作的勇氣與毅力

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


先說負面的,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過於追求文字的素凈和詞藻的華美,然而很多時候和主題沒什麼關係,難免讓人覺得做作,熱人生厭

然後說我認為的優點,很多句子真的很美,比如"那一晚的時光,靜寂無言,彷彿聽得到塵埃落地的聲息","時令徙轉,浪里浮沉,有些人想要銘記卻會遺忘,有些人想要遺忘卻總會記起",或有寫景寫物唯美如畫,或有三言兩語撩動心腸,這個就因人而異了。

所以我覺得讀書可以取其精華棄之糟粕,恰如培根所說,有些書可淺嘗輒止,有些書可囫圇吞食,個別的書才須細嚼慢咽丶充分消化。對於白落梅的書,不用細細品讀,抱著挑句子的心情去讀,恰如逛淘寶,不就很舒服咯

講個故事, 在珞珈山的時候,一前期很欣賞的女生給我講她喜歡看白落梅的書,我順著也看了幾篇,之後這份欣賞瞬間便降掉了。

白落梅等人,文章大都較為空洞無內涵,多是意象的堆砌,文字討巧矯情,故作文藝。如果放在高中生作文,按照當前某些高中教師的審美,還可能獲得蠻高的分數。給的建議是,盡量遠離這類書籍。

不過話又說回來,有市場才會有供給,類似白落梅安意如劉同等通俗寫者而言,其寫出來的字有不錯的市場,本身就說明當前國人在畸形發展的背景下已逐步喪失接受嚴肅文化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寫手從而能夠迅速佔領原本便已式微的文化市場,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


白落梅,安意如,雪小禪

初中的時候,很多人看她們的書。

我也去拜讀了,總的來說:

辭藻華麗

思想空洞

矯揉造作

毫無意味

不足觀


看完後你會認識非常多的形容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