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指南者留學邀請到了我們的學員來分享一下他的親身經歷。

作者背景 | 就讀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

真正經歷過、體驗過、看過、聽過,才知道人類有許多共同的地方 ——我們都會開心、會悲傷、會感激、會憤怒。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第一次踏上了美國的土地。在乘坐了2個小時的車後終於到達了我將要生活最少四年的地方。

「Hello……?」,當我發現自己還沒有Student ID的時候只能敲半天門,隨即而來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典型的,我曾經想像過的室友:一位有著健壯肌肉金髮白人男生。

雖然有過託福的洗禮,但我發現自己的聽力和口語水平好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那充滿著抑揚頓挫語音變化的加州口音在我耳中彷彿天書一樣,然而當時的我可能不會想到幾年後的我對各國英語口音信口拈來。

可能看出我的疑惑和比較結巴的英語,新室友友善一笑,拍了拍我肩膀,特意放慢速度,並且強調說他叫Charlie,如果我沒有聽清楚他可以多次重複,甚至可以來學中文來更方便交流,現在到了下午,如果需要他可以帶我去找食堂和熟悉一下校園,然而我拒絕了,因為不好意思麻煩他,更加不知道如何與他對話相處。

最初的交流讓我發現外國人沒有想像中冷漠,難以相處。

一人走在陌生的校園裡,雖然心中充滿著對新環境的好奇與期盼,可是內心的恐懼和想要躲避的習慣讓我下意識想要逃離晚上將要舉辦的新生Rush。

眼前來來往往,有說有笑的都是成羣結對的不是美國就是同樣來自中國的新生們。然而作為一個來自西北偏遠市的學生,沒有相熟的朋友,本來自己已經做好了孤獨熬過大學生活的準備。可是看到一切陌生的場景的時候,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掉下來,想念相距萬裏的家人和親朋,想念有人陪伴的生活,恐懼將要面對的孤獨的現實。

一人到校園裡的小超市買了一包泡麵,準備獨自回宿舍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未知的生活時,Charlie迎面走來,與他同行的還有他的幾位朋友,我慌張的想要躲開他們,然而Charlie一眼就發現了我,大步流星的走過來問我在做什麼,並且向我介紹他的朋友們。

從小到大都很少這麼尷尬的我只能一個一個打招呼,然而相對於死板禮貌的我,他的朋友們無比熱情,笑著給我介紹自己並且還握手擁抱。不顧我怎麼推脫自己不舒服,大家大呼小叫的摟帶著我一起去了新生Rush的地方。

流行的音樂,桌子上的各種飲料零食,草地、呼喊、舞蹈,一切都與想像的一樣,然而不同的是自己至少不是一個人來,不會受到冷落,我只能自己安慰自己。

輪到大家自我介紹的時候,Charlie作為我們這個小團體的代表站在桌子上一個一個指著我們介紹,他大呼小叫,猶如娛樂主持人一樣的現場表現既活躍了氣氛,又掩蓋了我的尷尬和忐忑。

有這麼一個朋友和一個團體也還不錯,至少自己有了一些歸屬感,不再是一個人穿行。

後來,通過一天天的生活,一天天的相處,一天天的胡鬧,一天天的玩笑,我也漸漸發現了原來那麼內向,靦腆的自己也可以大聲的在眾人面前用不是非常純正的加州口音來開玩笑,也可以跟著大家偷偷摸摸的裝大人去買酒,也可以打破自己一貫習慣的12點之前睡覺的習慣去大街上比誰歌聲大。

就算這不是最真的自己、自己最喜歡的事,我發現有了朋友,有了陪伴的感覺總比一個人孤單的強。

剛開始輕鬆的生活很快就過去了,大家都進入了充滿著due、paper、presentation的時間,就連平時最活躍的Charlie也同樣靜下心來乖乖去圖書館學習,去Office hour,去小組討論作業該怎麼做。

美國大學的學業都很重,然而作為留學生我們還需要完成大量額外的寫作課以及無數的寫作作業:每天的paper讓我焦頭爛額,一方面擔心自己怎麼才能取的還不錯的成績,一方面在擔憂自己為什麼怎麼都不能滿足prompt的要求而得了比較低的分。

我是一個不太喜歡麻煩別人的人,尤其是自己都感覺到比較棘手的事情,總覺得耽誤別人的時間會帶來很多麻煩,因此我只能選擇在宿舍裏一個人嘆氣希望自己發揮超常讓教授頭腦一熱給高分。

然而現實都很狗血,沒有那麼多驚喜,結果可想而知。看到了我每天吊的比拖鞋還長的臉,Charlie習慣性的關心了我發生了什麼,我只簡單的表示了自己的頭疼以及面對的難題,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Charlie竟然比我還要激動的想要幫助我解決寫作問題:「兄弟,我不確定我能幫你拿A,但至少我們大家一塊合力總會有個不錯的結果。你應該早點給我說的,這點問題不解決還怎麼感恩節去我家玩。」

從那之後,我每次的paper分數就算不是非常好但還是進步了很多,這一切得益於Charlie和其他人輪流幫我一個字一個字的修改,一句一句的反覆與我溝通是否我來確認想要傳達的意思,即使很忙。

逐漸我感受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友誼是真的不分國界的,當我遇到困難時,Charlie,Chris,Jennifer,一個個我起初認為只會是我人生中之間一面的過客在不遺餘力的幫我,而我只有用真誠才能維持這一友誼。

後來我逐漸也自然而然的有了中國朋友,這可能得益於我變得開朗大方的性格,也可能是時間。然而與美國朋友相處的模式和感覺的確讓我感覺到了跨文化友誼的感動和不易,這其中的奇妙真的是難以言喻。

然而一件事讓我與Charlie的友誼更加不同。

3月週末的夜晚我剛與家人通過視頻電話,就聽到了宿舍外激烈的爭吵聲,隨即而來的是哭泣和廝打聲。我好奇的打開門,就看見Charlie在和一個人廝打,而Jennifer和Magrida在哭泣。我無法判斷發生了什麼,只能上前阻止將兩人奮力拉開。雖然沒有美國人強壯的肌肉男體魄,可是當前的情況只能上前阻攔並且祈禱不要打到我身上。

好不容易將兩人拉開,把Charlie拉回宿舍,我急切的詢問他發生了什麼。原來Magrida的剛上高四的前男友斷定Charlie與她有關係,從而趁放假的時候跑來質問,但是換來的是Charlie否認從而發生了爭吵,最後在廝打中嚇到了其他女生。

「我要殺了這個**,我根本沒有和Magrida發生任何事,我們是好朋友,而且我現在有女朋友,這個蠢貨不分清楚的就來打我,我要殺了他,我一定要殺了他!」我看著Charlie臉上的淤青,散亂的頭髮,憤怒的面孔,脫了上衣從牀下箱子裏摸出一把軍刀,我竟然莫名的感覺到有點好笑,有點緊張,同時也有點悲哀。

「你有幾個兄弟姐妹?」,我知道現在去暴躁阻攔是沒有用的,我只能站在門口平靜的給他說。

「3個,你知道的,快讓開,這個蠢貨就在外邊挑釁,我要殺了他「。

「行吧,你殺了他的話你也可以陪他離去,你的父母會每天哀悼你,你的兄弟會替你照顧好你父母。你再也見不到你每週換一個的女友,你的BornieSanders校領袖的位置會是別人的,你爺爺的巨額遺產會給你兄弟們來享用,而你再也沒有這樣的好生活了,你不是在監獄裡做幫派鬥爭就是被槍斃了。你的想法挺有趣,就是沒經過腦子。」

不知道這其中那一句話刺激到了他,雖然Charlie仍然在不依不饒的呼喊,但是想要衝出去的架勢緩和了下來。

「那你說我怎麼辦,我一定要出這口氣!」

「你去親他一口,說你是個gay。」

Charlie噗嗤一聲笑了出來,看到他眼神逐漸清明瞭起來,我趁熱打鐵把他推搡到椅子上坐著對他說:「我不是個智者,我也沒有責任來教你生活的道理。生活會用自己的一套組合拳把你打的無法還擊。我只是不想讓你為這點事而搭上自己。」

後來我和Charlie又討論了許多,和他講了許多我的過去。結果也沒有發生什麼小說裏的良心發現的痛哭之類的事情,只不過他的的確確擁抱了我,並且說謝謝我的幫助,他會一輩子感激。

大二後和中國人一起租房子,從而相對遠離了他們的生活。但是偶爾去Charlie家和他家人的聚會,和他父母交談,偶爾間在學校偶遇會遠遠的就大喊一聲「what』sup bro」, 偶爾會一起相約食堂喫飯,偶爾會請他們幫忙。

生活依舊很平淡,很忙碌,只不過總覺得每天都有了一點額外的期待,或許還是源於自己的孤獨,也或許是自己真正的認可了和他們,尤其是和Charlie的友誼,所以雖然每天大多數情況還是一個人,但是真的不再覺得那麼孤單。

後來的畢業典禮上,沒有相約,但是偶然間在畢業生入場時碰到了他們。雖然幾年後大家變化都很大,但是一切恍惚昨日。

大家輪流寒暄,少了大一時那中興奮,多了一絲沉穩。每個人都對自己以後的路進行了規劃,每個人都在回想過去幾年的大學生活,每個人都因為要畢業而激動且不捨,但是一切都發生的那麼正常。

最後只說了一句保重,以後常聯繫,回美國就來找我們。沒有抱頭痛哭,但是看著他們的背影一向不哭的我竟然鼻子一酸眼淚就留了下來,或許是因為即將不知要多久才能見面的遺憾,可能也是因為對自己無論開心或悲傷的大學生活結束的祭奠。

這些年的體會讓我知道在異國他鄉保持友誼,不需要那麼謹慎,不需要那麼膽小,也同時不需要強迫自己去開朗大方的和每個人打招呼。一切水到渠成,因為大家都是作為年輕人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有趣的是,這幾年的生活也讓我對美國朋友的幻想破滅,曾經我幻想的是一羣天天開party,天天喝酒聚會飆車的年輕人們,而現實是大家的生活都是接近的,分享著不同的喜怒哀樂,會因為paper頭痛,會因為成績不好難過,會因為相聚而喜悅,也會因為不和而爭吵,也會想家,也會和父母鬧矛盾,也會偶爾的放縱自己,也會為情所困。

要說帶給我最大的感想是讓我看到了在一個不同的地方,有著和我不同的生活的一羣人最終和我相聚在一起,經歷著相同的體驗,帶給我不同的感覺,在我的記憶上一起作畫。

發佈於 2019-11-0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ivyananivyanan一隻漂流在sf的留學公舉

在美國兩年啦

從剛開始跟題主一樣的迷茫 到現在身邊很多的朋友 但卻又一個個四離五散 有的畢業 有的轉學。

其實不用擔心交不到朋友家 看你是想交什麼樣的朋友 涉及國家啊 膚色啊等等

當然中國朋友是最好交的 課上大家一起互幫互助 久而久之就都是朋友啦 這個不用擔心

如果想交國外的朋友 相對來說是有一些難度的 首先要格外的開朗 而且英語稍微過硬 英語不夠的開朗自信補。 美國人一般都炒雞的熱情 你說一句他能回復你千萬句哈哈哈 然後你再說一句 他又能引出來另一個話題 所以啦 不要擔心冷場或是什麼 慢慢去聊 就會成為朋友的朋友

但是我個人覺得 國外的朋友不比國內的小夥伴 也就是平常出去hang out, 能夠真正混在一個圈子裡的 我個人覺得很少(也許是我個人經歷吧)

我有三個美國的好朋友 一個是我上家教課認識的小孩子的爸爸 雖然年齡差很多 但是同一行業 他爸真的人超級好 會邀請我和朋友去參加很多local的舞會呀 或者各種各樣的活動 久而久之 英語就6起來了哈哈

還有一個是我當TA的時候總是問我問題的妹子 妹子應該是西班牙裔 人也很好 學期結束還特意發了感謝信感謝我對她的幫助

再一個是數學課夏威夷的妹紙 經常問我作業哈哈哈 結果越來越熟悉 兩個人關係越來越好 在fb很多互動嘻嘻 也經常出去hang out

這期間我還談過一個外國小哥哥 哈哈雖然分手但是過程不錯

總之就是!臉皮要厚!不要怕!就像在國內交朋友一樣!但是切記不要為了交朋友而做一些與自己價值觀不相符的事情

祝好


在美國兩年啦

從剛開始跟題主一樣的迷茫 到現在身邊很多的朋友 但卻又一個個四離五散 有的畢業 有的轉學。

其實不用擔心交不到朋友家 看你是想交什麼樣的朋友 涉及國家啊 膚色啊等等

當然中國朋友是最好交的 課上大家一起互幫互助 久而久之就都是朋友啦 這個不用擔心

如果想交國外的朋友 相對來說是有一些難度的 首先要格外的開朗 而且英語稍微過硬 英語不夠的開朗自信補。 美國人一般都炒雞的熱情 你說一句他能回復你千萬句哈哈哈 然後你再說一句 他又能引出來另一個話題 所以啦 不要擔心冷場或是什麼 慢慢去聊 就會成為朋友的朋友

但是我個人覺得 國外的朋友不比國內的小夥伴 也就是平常出去hang out, 能夠真正混在一個圈子裡的 我個人覺得很少(也許是我個人經歷吧)

我有三個美國的好朋友 一個是我上家教課認識的小孩子的爸爸 雖然年齡差很多 但是同一行業 他爸真的人超級好 會邀請我和朋友去參加很多local的舞會呀 或者各種各樣的活動 久而久之 英語就6起來了哈哈

還有一個是我當TA的時候總是問我問題的妹子 妹子應該是西班牙裔 人也很好 學期結束還特意發了感謝信感謝我對她的幫助

再一個是數學課夏威夷的妹紙 經常問我作業哈哈哈 結果越來越熟悉 兩個人關係越來越好 在fb很多互動嘻嘻 也經常出去hang out

這期間我還談過一個外國小哥哥 哈哈雖然分手但是過程不錯

總之就是!臉皮要厚!不要怕!就像在國內交朋友一樣!但是切記不要為了交朋友而做一些與自己價值觀不相符的事情

祝好


Hello題主,我是來自悉尼大學的Ruby,正好最有寫一篇「留學中,如何找到對的朋友」的文章,裡面講述了各個國內外小夥伴的交友經驗,希望我的內容可以幫到您,更多關於留學移民生活,國外心理文化或有趣的話題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哦,聶聶視角。

「走心的朋友,首先需要兩個人本身價值觀就接近。然後,需要彼此try to help(努力幫助),幫不幫的到沒關係。再就是永遠不故意傷害,無意傷害到也沒關係,最後是能好聚好散。」——來自最近「成年人友情」的話題總結。

「你由你的關係組成」,你的關係網決定了你是誰。但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篩選和控制我們與他人的連接,來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篇文章基於「和一些擁有美好友情的人的」談話分享,總結了在成年世界交友時推薦的思維模式以及識人標準。

●為何要思考交友標準?

交友其實和招聘很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只不過這些標準可能不成體系,或者沒有被自己體系化的認識到。

只有當好朋友做出不符合我們標準的事情時,我們才會發現「沒有提前思考交友標準」的負面影響——我們在衝突中受傷、失落,認為自己和對方都不可理解。

●交友標準應該怎麼制定?

每段關係的內容都是獨一無二的,但主體永遠是你和你的朋友。所以,想找到自己合適的友情模式,你只需要注意兩件事,察覺自己,感知對方。

一個總原則:用「底線意識」和「共贏意識」去審視你和對方的交互。

自我察覺的具體方式在「做自己」中反省,如何認識自己?一文中論述的很詳細了,而面對一段關係的預測,除了瞭解自己的特質,你還需要關注自己所需要的特質。

每一種特質都有多面性,堅定的人難免固執,勇猛的人則總會衝動,西方世界鼓吹的完美特質「resilience(適應力)」,我總覺得它就是東方文明講的「看人下菜碟」...

我們很難改變我們的性格,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周圍人身上理解不同性格對自身行為的影響,從而在需要的時候,獲得某種特定性格的指導和幫助。

比如你是一個有社交恐懼的人,但最近的工作需要你頻繁和陌生人打交道,這時最快解決的辦法就是找到生命中social butterfly(自信而外向)的那個好朋友,瞭解她會在相同情境下做出的行為和背後的思考模式。

然後你會發現,在他的指導下,你可以很快把自己在短期內包裝成他的樣子——也就是你暫時需要的樣子。

從共贏意識的層面理解,友情的質量排序是這樣的:

對方有你所具備但你不需要的特質(共享缺點,1+1小於0)&

底線意識,更多是從「認識別人」的角度出發的。

和(大多數的)愛情最不一樣的是,搜尋朋友的我們,無法要求排他性。

於是在友情中,我們更關心極端情況,比如朋友破產了我可以借多少錢給他?而在愛情中,我們更關心最頻繁發生的情況,比如他是early bird(早睡早起)還是night owl(常常熬夜)。

這也是為什麼「底線意識」十分重要。

有什麼是你永遠接受不了的?

它的具體標準可以是法律,道德,宗教層面等等。

重要的是,瞭解別人的底線不如瞭解自己的簡單,因為人們只有在「絕境」邊緣,才會體現自己對底線的態度。

這就需要我們來預測。

《資治通鑒》中李克提出過很有名的識人五條: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窘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

"一看他平時親近的人,二看他富貴時資助的人,三看他顯達時保舉的人,四看他遇到困難時有所不為之事,五看他貧窮時有所不取之利,這五個方面,就足以看透一個人了。"

舉這個例子的原因是,雖然時間線上隔了幾千年,地平面上跨了山河海,當我和國外朋友們聊起「如何看人」時,他們的回答幾乎也是這五條,換湯不換藥。

對於小時候的我們,最受用的是第四條。一個朋友如果經常和你抱怨他的朋友們的過失。你放心,他的其他朋友,一定也時常從他這裡瞭解到你的很多缺點。

而長大後,很多中年人在聊天中都會強調對第二條和第五條的偏愛。能做到「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的人,無論在哪種情誼中,依舊是最被尊敬的。

同時,底線意識還可以幫你確定一段友情的健康度,讓你知道什麼時候我們該做自己,什麼時候我們該愛別人。

總結一下:想要找到對的朋友,需要提前想清自己的標準。利用「共贏意識」來保證情誼之外的關係質量,利用「底線意識」來確定自己的邊界。

綜上啦,即使感情可以在思考和邏輯下被經營得更好,但聶聶心中仍然認為每段關係中最美好的是「沒有理由的浪漫和彼此心心相惜的」感覺。

願變聰明的我們,依然可愛。

http://weixin.qq.com/r/nTgSCoDEHN1jrcRp922P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在加拿大溫哥華留學,四個年頭,朋友不能說多到上千,但現有的,基本都是優質的。

擴展你的海外交友圈,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識自己:這個很重要。你要想清楚,自己交朋友的目的是的什麼,是喫喝玩樂,還是正能量滿滿,還是學霸大佬。只有知道自己想要的什麼,才能去尋找這些人。

2.朋友類型:很多中國留學生,因為害怕口語不好,不敢和外國同學交流,更別說做朋友了。其實,只要知道基本的英語溝通句式和辭彙(高中生水平),你就可以結交國外友人了。本地人其實根本不會在乎你的口音或說的好不好,溝通的精髓在於理解,至於熟練度,這個可以在交流過程中逐漸提升。

關於結交中國朋友,一定要和生活正能量,獨立自主的同學相處。人在他鄉,很容易失去鬥志和方向,變得墮落,所以要和陽光正向的人成為朋友。

3.交友途徑

1)社團。學校每學期的前兩周,都會有clubs day,這些社團會在學校指定區域擺放自己的桌子,邀請新同學參與。社團種類非常多,從學術到愛好到喫喝玩樂,總有一個適合你。而且進入社團,不收取任何費用,每週基本都會有線下活動讓你參與。

2)志願者。學校或者社區,經常會有專門的志願者團隊招募新人,志願活動包括陪孤寡老人聊天、老生帶新生、語言交換、公益活動籌劃等等。參與其中,可以認識團隊的小夥伴,並一起做有意義的事。


離開自己熟悉的舒適圈,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交朋友不僅可以擴展人脈,還可以讓你找到知己。認識新朋友,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帶給別人好的第一印象,打一聲招呼、給一個善意的微笑,彼此之間將建立起信任的橋樑。問候方式隨著國家的風俗民情而有所不同,拉丁美洲人習慣在臉頰上給你一個吻,西班牙、義大利及法國則習慣左右各一個吻表示熱情,英語系國家習慣揮手或擁抱,靦腆低頭則是日本人認為最基本的打招呼方式,在出國之前先做好功課,到了國外融入當地社會,纔不會讓自己在國外有失禮儀。

在國外就要勇敢嘗試,以開放的心胸拋下過去的成見,接觸所有能夠充實自己的機會,攝影、騎馬、登山、研磨咖啡、烹飪課等等,認識與你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闖蕩天下吧!有共同興趣的朋友通常都會集合在一起,學習難免會有精神疲憊的時候,和朋友放鬆自己,做瑜珈、衝浪、棋藝、家政、攀巖、園藝、網球等等,查看你上課的校區提供哪些活動,或是進一步瞭解你的同學們課後都在做什麼,搞不好你們的興趣相同呢!和同學們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彼此之間朝夕相處,室友也許就是你最好的朋友,你也可以多認識室友的其他朋友,國際人脈從此做起,參加鄰居舉辦的聚會、生日派對、團體渡假、餐敘、互動課程及午後下午茶交流,這些都是認識新朋友很好的地方。

在國外念書,你將成長許多,也會對你的人生有重大的變革,珍惜你在國外認識的朋友,也許他們影響你的不是隻有短短的幾個月或是幾年,而是一輩子。培養友誼十分簡單,卻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E-mail、WhatsApp、Skype、臉書、微信等數十個社羣軟體都是大家在各個國家常用的軟體,彼此保持聯繫,有一天你們將再續前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