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維Ti排在第三位


說真心話,我個人會覺得這個段位還蠻高的,所以應該做的,是幫助他人發展自我。

跨界的類型應該具備更寬廣的體驗吧,畢竟能從兩種或更多元的視角來看待問題,這些知識是我們一般人所缺乏,並且繼續補充的;大多人需要來自另一個側面的信息,如果可能,是由能和自己保持共鳴的親歷者消化過的心得和建議。

所以,當你已經超越了我們大多數人,不要一個勁跑太快,先給予我們引導。


一.INFP可能將Te誤認成了Ti

第八功能比起第四功能更難被我們認識到,我們對自身的第八功能可以說是相當模糊不清的。

在此我們需要給出一個定義上的界定,定義以榮格本人的釋義為準,如果太抽象可以直接看注釋的全文,即淺析榮格八維六[1]

Ti(內傾思維):

內傾型思維主要定向於主觀因素(即主體性)。這種主觀因素會導致內傾思維在進行思維活動時,不斷地從外界得到經驗,再回到自身所存在的觀念。以此完成一種思維上的自洽性。外在的事實並不是內傾思維所關注的內容,儘管內傾型總喜歡標榜自己是以此為目的和根源的。內傾思維始於主體然後又返回到主體,儘管它可能在實在的現實領域中進行最廣闊的遨遊。這種思維最容易迷失於主觀因素的巨大真實中。它只是為理論而創造理論,它顯然具有觀察真實或至少觀察可能性事實的眼睛,但總是帶有匆忙地掠過觀念世界而進入純粹的想像王國的傾向。

Te(外傾思維):

外傾思維,關注於服從理智的思維、行為對客體的影響,外傾思維總會用客觀真實、或是符合外界標準的材料與事實作為思維材料。用於適應客體世界的基本支配性原則,這種標準不僅要適應自己這個主體,更要對客體帶來影響。外傾思維注重效率、行為與支配,如同外傾情感一樣,需要使對象符合某種標準。外傾思維關注自己是否再回到客觀事件、外部事實,而內傾思維則關注自己能否回到一般可接受的觀念。(整理於榮格定義)

一般而言,我們會下意識地追求第四功能的發展,譬如INFP會認為單純靠內傾情感的功能會使自己喪失對生活的處理能力,會下意識的發展第四功能外傾思維;譬如ENTJ時常處於高效的思維規劃中,而忽略了真實內在的個人情感感受,這會讓他們哪怕再有成就也難以真正地獲得價值觀,會下意識想要追求內傾情感的發展。

我們的第四功能的劣勢完善是每個人畢生的人格整合及自性化的任務——《榮格心理學七講》

二.John Beebe原型理論的發展(John Beebe為榮格心理學派的有名後繼者)

無論從何種角度來講,第八功能發揮較強,或是發揮不強的INFP都應當注重第四功能外傾思維的發展。因為往往第八功能會混淆我們的價值判斷或是看待問題的方式。這會使我們陷入根本的衝突。

第八功能:惡魔人格(阿尼瑪/阿尼姆斯的陰影)

惡魔人格這個術語表示與心靈中最無意識的部分相連的原型,通常集中的是INFP最頑固的和最無意識的性格缺陷,當我們有諸多混亂陰影投射的現象時,通常來自這個原型和與它相連的功能態度。

八功能中,最無可救藥的功能態度像是一個魔鬼,但是這個魔鬼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通過象徵著阿尼瑪/阿尼姆斯的第四功能的發展而進行一定馴化,它們之間同樣可以起到相互補償的作用

儘管我們的自我意識通常難以忍受劣勢功能(阿尼瑪和阿尼姆斯能夠把我們的自我意識放大並投射出去,讓所有人都會看到我們意識中這個醜陋笨拙的區域),但我們發現最重要的是,我們大部分人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對立人格或惡魔人格所攜帶的功能對他人施加的影響。也因此,第八功能可以是我們終生的陰影功能,除非我們另外七個功能足夠強,能夠幫助我們提取潛意識中的材料到意識當中,否則這個功能是難以發展其優勢的。[2]

譬如一個Ti「高」的INFP,他們應當在以個人情感信念與毫無情感的溯源分析之中左右為難。這會使他們到最後既無法堅定自己的信念,也無法真正地按照純粹溯源思維的角度中進行分析。這時候便會帶來真正的自我衝突以及價值感的減退。

三.功能強度不代表你的功能排序

榮格八維的量表目前是沒有官方量表的,民間自製的只能說明你更加偏好哪種功能。

在初學者學習榮格八維功能理論時,經常會擁有一個疑惑:如果我的第四/第八或任一功能發展的足夠強,那麼它是否能夠成為我的主導功能/第二功能?

答案是:並不可以

我們可以基於榮格八維的原型理論舉一個最淺顯的例子:

「假設有兩個功能,一個在第二個位置,一個在第四個位置。前者是爸爸,後者是兒子,那兒子長大了比父親更強,那我們可以叫原本的父親為兒子,長大的兒子為爸爸嗎?」「再或者說,第一個功能代表著祖爺爺,第四個功能代表著父親,第八功能代表著父親的兒子。那父親長大了可以把父親叫祖爺爺,把祖爺爺叫做父親嗎。第八功能的成長必然不可能實現嗎,舉個例子,我們功能原型裡面第八功能是第四功能的陰影,二者是補償關係。如果祖爺爺和父親有把父親的兒子好好培養,那麼兒子是會長大的吧,當然,這個兒子同樣沒辦法取代他們的位置」

在以前的系列文章中,我們經常會強調八維功能是可以畢生發展的,但是如何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是需要結合功能位置而論的。可以說的是,此二者具有關聯性,但不具有因果性。每個類型個體雖然功能位置是一致的,但是功能強度卻各有差異,同時闡明這一點,也能夠使我們對MBTI及榮格八維類型理論有更客觀的認知——即,我能夠明曉我類型背後的功能位置,但這並不限制我去發展任一功能,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避免MBTI及八維類型成為我們自我設限的標籤。

也就是說,決定你的類型的並非是量表的數值,而是你對待每個功能背後的態度、情結及陰影的原型。個體肯定是有功能強度的差異,但是功能的強度並不構成你的類型。我們往往需要通過原型理論確定你的真實類型後再去分析你的功能強弱,否則就是一紙空談

John Beebe類型與原型原文:

儘管不同角色的特定功能類型的實際互動受個體類型的控制,但是所有這些角色在任何一個人的心靈中都能找到。所以我把它們視為攜帶不同功能的原型情結,因此,我傾向於把它們稱為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能夠發現的次人格。

而我把位置#1與英雄聯繫起來,這並沒有任何理論上的問題,因為它直觀上講得通且與日常經驗相符,即分化程度最高的功能就會擁有英雄的特徵,這種偏好選擇的通常是一種勝任力。若化生批註:即我們常說的主導功能,主導功能在量表測試中可能數值不是最高的(因為榮格八維是不可做量化的,八維測試沒有常模,所以測試只能測出偏好度),但會是我們下意識去使用它的功能。但是當我們超越英雄的第一功能後,我們必須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八種功能在它們的強度水平上都像英雄一樣。實際上,它們在等級系統中不是從第一功能經由第四功能到第八功能逐級遞弱,而是與功能的強度有關,意識功能所在位置的原型角色決定這種意識功能表現出強度水平,而且原型在不同的人身上發展程度也不同。[3]

若化生:mbti與榮格八維學習指南——如何儘可能全面認識類型與功能??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初學者建議直接看這篇文章

參考

  1. ^淺析榮格八維(六)——榮格八維進階釋義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683805
  2. ^【精簡版】榮格八維原型理論(John Beebe/約翰.畢比模型) 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John%20beebe
  3. ^淺析榮格八維(五)——榮格八維原型理論(John Beebe/約翰.畢比模型)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856095


繼續發展ti努力突破天際?

我每次測出來ti不說很靠前但反正也比te高,但實際上我只是慕ti所以測出來ti高,八維裡面我最測不準的數值就是ti,因為我實際上ti無能情況非常嚴重。

有一說一,ti無能「慕ti」的狀態比較痛苦,但如果是ti真的高那肯定很強的,我實名羨慕,ti簡直造福社會。(真誠)


此回答為吃飯時隨手寫的。maybe有機會了翻翻書修改一下語言補充一下理論之類的,沒機會就算了。我很忙TAT……手頭事很多,我要是再t一些我就不回答這個問題了,wry!!!

和你一樣,ti強度排第三位。

也想知道ti高的infp應該如何發展,有沒有具體可行的方法論。

但是暫時沒有這樣的,一氣之下()我決定自己幹了,而且看書的時候也順便思考了下相關問題。

先說下我得出的未經證實的結論,有空再補理論部分,僅供參考。

由於內傾類型的內傾偏好,發展內傾功能更容易,為了適應環境或由於自我封閉甚至有可能會過度內傾。

單一發展造成的不平衡遲早會導致衝突,情感類型或早或晚得發展思維功能,思維類型也類似。

因此當fi dom受到現實打擊之後,雖說本應發展te來平衡,然te和ti都是思維功能,而發展ti更容易一點,再加上一些現實情況(比如被傷害、被孤立、沒有使用te的空間等)阻礙,很可能先行發展ti。

其它功能發展時會「染上主導功能的顏色」,一定程度上被主導功能「同化」。

再加上一八功能的關係,fi dom的ti會有一定的「fi 味兒」,ti同理。或者說,fi是仍然是主導功能。

心理的發展和成長是趨向於平衡的,八個功能遲早都會發展的。(此處應補充「自性化?(忘了名字了)」發展的目標)

第八功能被稱作魔鬼功能不假,但是可以通過第四功能or平衡的功能來「訓化」。fi dom的情況,一八都是判斷功能,最後的權衡和做出最終決定以及行動確實都需要一個功能來實現——te。

所以說,功能的發展基本就是為了適應環境和自我保護,也會受自己偏好和發展目的的影響。但是由於環境的原因,有的人可能發展順序更好更輕鬆,而另一些人的發展順序則會因為不夠平衡而更痛苦。

我認為非典型情況下是否有必要改變和如何改變需要視環境而定,環境需要,我就發展。進一步的,我認為發展ti也可以作為發展te的緩衝和跳板。fi→ti→te,由失衡到半衡到平衡,也是挺好的。不過具體做法我還沒走完這段路,再往後就不好說了。

主要參考書目:《榮格心理學入門》

(已經被我延伸的不成樣子了,真的僅供參考,有時間還是自己讀下啊(雖說我才讀了一半……(等什麼時候自己覺得這回答真垃圾的時候會回來改的(……)嗯……裡面關於心理值的內容挺有意思。

以下是吐槽和閑聊:

好好發展就完事了,沒事開什麼倒車啊,ti扔了去哪吊命,理論就那麼重要嗎?(即,我不認為fi與ti互斥或是必須捨棄ti)恕我直言不符合實際的理論全都是piece of s*t(意為:需要調整的2333)

就我自己的感受,fi dom正常發展對環境要求挺高的,老藝術類了,走義務教育的學術風人兒不發展ti就怪了吧。不過此時te的發展程度很重要……我現在還是哈哈哈,te半桶水,或者說一會兒存在一會兒摸不著……whatever。我們都是漫漫發展路上的旅人,要說的話我只有一個建議:多學習。祝好~共勉!


任何一個功能高都是優點。高Ti挺好的,可以理解科學和哲學等宏觀的體系,構建對外在世界的理論,比低Ti的INFP多一份理性。只是仍然要發展弱勢的第三功能Si和第四功能Te,即可獲得完善的人格。


請參照 INTP 的個人成長建議

可以近似粗暴理解為,你擁有了INFP本體的同時,多了INTP的一隻手


INFP的ti不會這麼高的,畢竟是魔鬼功能。考慮一下是否判錯號,或者說目前狀態很不健康吧,如果是後者請停止反覆使用ti!


我的ti也高,ne fi輪流排第一。第三就是ti,


我剛知道啥叫infp

工科infp不適合做突破性工作,抗壓能力太差,大都在高等教育,和諮詢領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