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和螳螂幾乎是同時存在的,蝗蟲數目直線上升,作為捕食者螳螂理論上也是上升的,卻沒有發現螳螂成災的,不可思議


螳螂多了不吃莊稼,所以人們不覺得這玩意算災,也就失去了成災的資格。

畢竟,4000億蝗蟲可以把莊稼舔了,4000億螳螂,得省多少農藥啊。

而且螳螂捕食能力太強,密度一上去,同類相殘很快就把密度降下去了。

唉,我也想看到4000億螳螂遮天蔽日啊……


掠食者一般不會成災的,這是大自然的一種平衡方式。


1、對於螳螂的生殖,溫度等自然條件是關鍵的制約因素

有報道稱,廣斧螳Hierdula patellifera和中華大刀螳Tenodera sinensis卵塊孵化的最適溫度在25-30℃之間,高於35℃時兩者均不能正常孵化。[1]這也就決定了適合螳螂正常發育的時間相對其他昆蟲來說短了很多,不管是春季升溫緩慢還是秋季降溫過快,均會影響螳螂的生殖。

不同種的螳螂對產卵場所也有不同的選擇,如廣斧螳喜產卵於刺槐、垂柳、李、桑等樹的枝條上,而中華大刀螳則常產卵於雜草上。[2]相比之下,直接往土裡產卵的蝗蟲就隨意多了。

2、食物條件限制

可想而知,在螳螂初孵化的季節里,可供捕食的獵物相對較少,入秋以後,許多種昆蟲也陸續減少活動, 螳螂便受到了食物短缺的限制。[2]

3、捕食習性的不同

在水分充足的稻田、池塘、水溝等的周圍或樹林中容易發現螳螂以及其所產的卵鞘,其種類呈現多樣性,種群密度也較大,且多為「守株待兔」式的捕食者,如中國廣布種大刀螳屬Tenodera和廣斧螳屬Hierdula的種類。而生活 於乾旱環境中的種類較為單一,種群密度較小, 多為「主動覓食」式的捕食者,如方額螳科Eremiaphilidae的種類,其翅多為退化。[2]

換句話說,種群密度較大的捕食者們都太懶,勤快的捕食者種群密度又不大。而蝗蟲則是種群數量多遷徙還十分迅速。這也就決定了螳螂不可能進行大規模遷徙運動。

4、自殘行為

螳螂在若蟲期就有自相殘殺的習性,但因不同種類所處環境的不同其自殘率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相互殘殺量為10%~30%,高時可達到 90%,這也是困擾螳螂規模化人工飼養的難題。[2]

5、人類的影響

人類在農田中大量使用農藥,導致螳螂的種群密度也大大下降;而螳螂卵鞘可以用作中藥,曾經導致了對螳螂卵鞘的濫采,導致其種群密度銳減。

螳螂種群增長受到的限制實在過多,且螳螂在食物鏈中本來就比蝗蟲高了一個營養級。所以我們聽說過蝗災,卻很少聽說過螳螂泛濫成災。

參考文獻:

[1]馮照軍,姚瑞琴,陳金,謝輝,戴曉祥等.昆蟲知識,2011,38(5):358~360

[2]葛德燕, 陳祥盛. Analysis of limiting factors on population growth in praying mantids%螳螂種群增長制約因素分析[J]. 應用昆蟲學報, 2006, 043(001):22-27.


一、螳螂屬於肉食性的昆蟲,不吃莊稼,還可稱為益蟲

螳螂,以各種類型的昆蟲,甚至是小動物為食,同時還會在田間和林區裡面消滅很多的害蟲,因此它還能被稱為是益蟲。

二、生性殘暴,互相殘殺

螳螂生性比較殘暴,如果實在沒有食物吃,還會直接把小的螳螂給吃掉。交配繁衍時,大概率公螳螂會被母的吃掉。

先不說它發展不到數量龐大的地步,咱假設它出現了4000億個螳螂之後會怎麼樣?

首先斷糧,然後開始內鬥,互相掐架,揮舞著它那兩個大臂膀砍刀,手起刀落,一路從南天門砍刀北天門,整整幾天幾夜眼鏡都不眨一下(不知道它們會不會眨眼睛,另外據說只是被砍了頭,不會立馬死還能活好幾天)。最後清理戰場發現死傷過半,

然後打贏的吃飽了,打了個隔。正所謂溫飽思淫慾,得繁衍後代啊,然後公螳螂爬上母螳螂………………完事之後,母螂手起刀落砍翻公螳螂(來 大朗起來喝葯了)。一邊繁衍一邊死亡。

然後一頓飽食過後不久,又餓了。一場新的腥風血雨又要開始了。(它們只吃活物,所以別指望它們會吃之前死掉的隔夜餐)

另外如果是出現在非洲。我不知道非洲人民對它們下不下得去口,要是像蝗蟲一樣嘎嘣脆的話…。四千億炒起來,那得吃多久啊。

實在下不去口,也沒事,可以吃螳螂籽。這可是好東西啊,螳螂籽具有固精縮尿,補腎助陽之功效。常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白濁。非洲人民又賺一筆。

總而言之,言而總止:螳螂一族的發展還是比較平衡的。當然也不排除自然環境影響,導致出現暴走一波,但成4000億的大災是不會的。


1.螳螂在它的生態系統中屬於捕食者,捕食者的數目增多的話就說明它的獵物數量增多了。因為它在生態系統中的這一位置,使得它不能泛濫。〔大自然的平衡機制〕所以你會發現在自然界中,捕食者的數量通常會比被捕食者要少些。

2.蝗蟲有群居的習性,雖然它們不是標準的群居動物〔這裡我指的是具有高度社會化的、每個個體在群體中有明確分工的。諸如蜜蜂,螞蟻一類〕卻可以群體生活,在聚集之後它們的行為習慣會做出一些適應性的改變。同時它們本身的一些「硬體設施」就很適合群居。蝗蟲在出生後會在它們出生的地方抱團生活一段時間;螳螂雖然孵化出來也有百來只,但它們出生後會迅速散開,在一生中也會盡量遠離同類〔除了交配和其他的特殊情況〕。因為螳螂是肉食性昆蟲,它們不介意以同類為食。懷孕期間的母螳螂更是兇狠且貪食。蝗蟲可以在籠子里和平混養,螳螂卻是時刻準備吃掉對方以及防止被對方吃掉。


你應該知道螳螂會同類相食吧,那麼,假設有一百隻螳螂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那麼,過不了多久就可能一隻都不剩了,所以它沒法成災


因為螳螂是捕食者,生物是生長和繁衍是靠物質能量轉換,所以要在氣候適宜,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順利繁殖出可觀的規模,螳螂越遷能力不是很強,因為獵物和植物不同,不是一種低頭就能吃到的資源他需要積極的捕獵,所以螳螂的進食需求沒有那麼高。

如果沒有條件的話三兩天吃一頓也是可以的。所以轉化效率沒有那麼高,在自然界中也有天敵存在,季節變更制衡數量。

如果螳螂成災的話食物消耗完了它也很難遠距離遷徙。

不過作為一種昆蟲它繁殖能力還是強的,沒有太過誇張,在自己合適的環境里也不太會爆髮式增長。要是在沒有天敵四季如春食物充足的地方就不太一樣那還是會出現爆髮式增長的。

我記得是不是中華大刀在日本泛濫過,據說完虐本地品種,場面非常慘烈。也不是完全不會成災。蝗蟲和秋行軍蛾就是邊吃邊遷徙,邊遷徙邊生,吃完一片又一批。

而且秋行軍蛾飛行那是振翅九重天,往來一飛煙。群居的蝗蟲也會更適宜遷徙,數量誇張的話它就不能局限在很小的環境里,也就形成了走哪吃哪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的習性。食物充足就能想生多少生多少,一直生到冬天。


我記得高中生物學一個叫營養級的概念……

螳螂是肉食動物……營養級比較高,能量逐級遞減導致他不可能很多……


黑貓警長都告訴過你,母螳螂是怎麼繁殖的了。

這裡面涉及一個類似玄學的東西,就是基因里的自我毀滅機制。繁殖代數越多的雄性生命周期越短。

蝗蟲進化出依靠種群數量來維持種群存在的生理和基因潛意識,到底進化過程中遭遇了啥,只有天知道。


因為螳螂會自相殘殺,而且雖然一個卵孵化出來的多但活來的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