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我得了中度的焦慮症,有抑鬱症的傾向,不知道自己應該做點什麼,每天都感覺度日如年,情緒時好時壞很不穩定,經常覺得自己存在的沒有價值,總是在拖累別人,想要輕生又害怕家人難過,外表性格開朗,其實真的很不喜歡社交,覺得很累,喜歡獨處不喜歡人多,害怕生人,總之真的很迷茫


焦慮產生的原因有:自己感覺沒有能力勝任一件事情,並因此會得到否定、貶低和指責,會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會失去自己擁有的;自己即使努力了也沒用,自己不配得到認可和肯定,也不配得到自己想要的。說白了就是自卑、不自信,對自身能力和價值的懷疑與否定。體現在了學習、工作和人際關係裏,並引發了對過去、當下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擔憂。焦慮情緒是一種示警,告訴我們面臨危險,要做好準備,繃緊自己的身體,屏住自己呼吸,減輕負擔,或者準備戰鬥,或者選擇逃避。當今社會因為人們長期處於一種焦慮狀態,很多時候都是敏感、過度反應。當人的情緒變的緊張以後,思維範圍就會變的狹窄,想問題就容易片面,多半都會往擔心、害怕的方向去想,甚至會有災難化的聯想。而思維方式同樣會影響情緒的變化,擔心、害怕、災難化的想法會使情緒變得更加焦慮。情緒和思維惡性循環,就會感到恐懼,嚴重的還會驚恐發作。焦慮情緒會引發的心理問題有:

1、焦慮症。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容易緊張,注意力分散。

2、軀體癥狀。身體僵硬,胸悶、氣短,心跳減速,腸胃功能紊亂,頭暈、頭沉、頭脹,肩膀、頸部痠痛,身體不靈活,表情不自然。3、失眠。精神緊張,神經緊繃,擔心害怕,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即使睡著了也是睡的淺、多夢、早醒、容易驚醒,醒來後感覺身心俱疲。4、疑病。因為身體出現了異常反應,擔心自己生病,於是就去做各種檢查,均未發現器質性病變,實際上就是焦慮引起的軀體反應。5、社交恐懼。因為自卑、不自信,在意自己的表現和別人的看法,從而變的緊張、拘謹、不自然,從而自責,變得更加自卑和內向。6、強迫症。因為焦慮情緒長期得不到減輕,長期壓抑之下,人就會變的越來越理性,通過反覆的推理、論證、檢查,來確保安心,從而形成強迫癥狀,可以說強迫癥狀就是身心自動自發的減輕焦慮的方式。所以說,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的看待以上這些癥狀表現,知道這些癥狀表現都是焦慮情緒引起的,先理解和接納這些癥狀表現的存在,然後從減輕自己的焦慮情緒入手解決問題,提升自信心和安全感,學會管理情緒,使自己變得更加放鬆和愉悅,以上各類問題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那麼怎麼樣纔能夠減輕焦慮感,使自己變得更加放鬆呢?首先第一個,就是提升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自信或自卑實際上是一種心理行為。自卑者常見的心理行為和語言是:你很糟糕、你很差勁、你一無是處、你就是個廢物,沒有人喜歡你,你註定失敗,你很討厭……自信者常見的心理行為和語言是:你很好,你很棒、你很優秀,你一定能取得成功,你值得被愛,我很喜歡你……所以說我們可以有意識的給與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還可以採用的做法是:看到自己過去的成功之處,看待自己當下的優點、長處和富足,展望未來的美好可能性,以此來相信和愛自己。

其次,在生活中採取積極有效的行為,把一些事情做好,獲得他人更多的接納和認可,以此來提升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要定立合理的目標,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從一小步做起,看到自己的進步,穩步的提高。其次,學會放鬆和愉悅自己。比如說對自己好一點,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自己喜歡去的地方,喫自己喜歡喫的事物,和喜歡的人在一起。還可以通過長期堅持運動,來降低自己的整體焦慮指數。在感到比較焦慮的時候,可以做深呼吸,暗示自己放鬆,或者做全身繃緊放鬆訓練。其次,學會轉換、發散思維,從多個角度來看問題,看問題的不同角度和和對問題所做出的不同詮釋,會引發不同的情緒體驗和身心表現。首先是發生了一件事情,然後我們快速的給出了自動化的解釋,然後才會有情緒反應,這一過程往往非常快速,不易被察覺,我們需要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的心理活動過程,然後給予事件更全面、真實、合理的解釋。其次,經營好人際關係,獲得更多的人際支持。常用的改善人際關係的方法有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少論是非對錯,多談彼此的感受,看到自己和對方的需求與不滿,多給予關注、理解、接納和認可。主動承擔起人際關係的責任,從自身做起,帶動人際關係的改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都是幾年甚至幾十的積累,所以改變也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大家有足夠的改變的意願和堅持的決心。腳踏實地,一點一滴的從一小步做起,持續的提升自信心和安全感,減輕焦慮和癥狀。只要你開始做了,做一點就會有一點的收穫,如果只是盼望奇蹟的發生,後果可想而知。路就在腳下,沒有什麼捷徑可走。改變也是綜合了情緒情感疏導、認知觀念調整、行為習慣養成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焦慮這種狀態持續時間長了,就會變成焦慮症,只有自己經歷過,才知道心理疾病的可怕。

我大三下學期的開學時期,面對是考研還是工作,這種事情在糾結焦慮,我想自己什麼也不會,去工作,什麼技能也沒有,考研,又害怕數學,總之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希望能得到一些東西,但是又害怕付出沒有結果。

想多了,成了焦慮症,連著兩個星期失眠,後來我姐姐(我真的很感謝她一直在我身邊鼓勵我)帶我去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說先自己調節,過了一個星期後,我家人直接帶我去醫院看精神科,被診斷為焦慮症,先是藥物調節了兩個星期,後來又碰到一些事情,整個人綳掉,醫生說我有點抑鬱傾向,加重了藥量,期間我的睡眠一直不好,但是藥量加重了,我服用兩天之後,我覺得視力模糊,我上網查閱了相關資料,是葯的副作用,我當時心裡很害怕,後來我外婆去世,我請假回家,我的表姐又開導我,我回家之後自主把白天抗抑鬱的藥物停掉,第二天居然覺得自己精神狀態很好,雖然很困,後來這幾天我積極調整心態,把一切問題都想通了之後,心態算是調整了過來,但是睡眠一直不好,後來我斷斷續續喫一些安定藥物,三個星期把睡眠調整了過來,我從焦慮到恢復的差不多,大概經歷了三個月。大概就是這麼一個過程。

焦慮的原因很多,在生病的期間,我變得超級敏感,害怕面對所有的事務,這一點都不像我,說真的,很多事情都是有徵兆的,只是某個點觸發了你,然後爆發,病來如山倒,心理疾病只能靠自救,身邊的人只能給你以積極的正面暗示,但這些暗示都是暫時的,調節是一個很難的過程,不要著急,慢慢來,順其自然,在這期間,你要做的事,就是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自己的自信,身邊的人很重要,要找一個很可靠的朋友幫助你,我也很慶幸自己在大學找到了一個在我生病期間能夠開導我,幫助我,幫我分析問題的盆友,我的盆友她會客觀的分析,我有問題她會直接指出來,但是作為焦慮症患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分寸,因為有的時候,會接受不了,親身經歷過。還有不要像我一樣隨便斷葯,我知道我自己沒有抑鬱情緒,我只是焦慮,幸好現在調節過來了。只有生病的時候才知道健康的身體的重要性。


樓主你好,其實我很害怕看到這樣的問題,也很不想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這意味著在這個世界上又多了一個焦慮症患者,這是我不想看到的因為我曾經也經歷過同樣的心靈困惑,可是我還是想給你留言幾句的。

我只想你一個人經歷者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堅持每天適當的運動,多做一些提拉身體的運動這樣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的精氣神,使身體不至於衰疲下去;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多喫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最好以素食為主,以肉類食物為輔;另外如果可以的話適當的做一份義工工作,會使你的內心更有滿足感和幸福感;多讀一些有意義的書籍,比如:國學,禪學多誦誦也有益身心;多交一些陽光積極樂觀的朋友。有時候身體以焦慮症這樣一種方式來提醒我們,我們之前所做的人生功課做得並不好,所以給我們一個機會來修正我們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一位作者(韓非)談到的疾病禪機,我覺得蠻好的,複製過來:

疾病讓我們檢視內心:我們在害怕什麼?我們在掛礙什麼失落的情結?有什麼是我們不該做而做的?有什麼是我們該做沒有去做的?我們在逃避什麼?我們失去了什麼?我們拒絕了什麼?什麼是我們一直沒有去面對的,無法接納的?疾病裡面有什麼「功課」是我們還沒有去看到的?疾病現象與種子之間的作用力是如何形成的?【韓非:療愈慢性神經症務必從尊重業習開始,要像敬重神一樣傾聽它的示現,而後纔有平等心的基礎,也唯有如此疾病才願意敞開內容】節送自心理學書籍《走出焦慮風暴》

祝福你,慢慢來~

被焦慮症困擾多年的患者之一,現已治癒,以下文字為心得(看了也沒用,要真是看了幾個答案能治癒焦慮症的話,那也不會有那麼多焦慮症患者了,心理醫生也都失業了)

1,洗腦,不斷的聽佛學,道學,看焦慮症自我治療的書,音頻等內容,通過洗腦達到頓悟,多餘之後就很容易治療(頓悟的過程可以搜尋其他答主答案)

2,求助心理醫生(分別首推行為療法,認知療法,小組療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療法排在最後)

3,不去想(可以忽略這點,如果焦慮症患者真的能做到不去想,那麼也沒有那麼多了患者了)

4,轉移注意力(培養愛好,讀書,練字,下棋,工作,戀愛…)

在以上治癒方法中,我首推洗腦,洗腦聽起來不好聽,實際上這裡不是貶義詞,而是旁焦慮症患者多讀國學,佛學,道學,哲學,修生養性等書籍(心理學書籍不用讀了,自己讀了的經驗是真沒什麼用)

洗腦後達到的狀態是這樣的話,你的焦慮症就被治癒了,我從書中悟到的道理,沒得焦慮症以前也明白啊,原來一直被焦慮症這個事物困擾了啊。

沒錯,所有心理疾病都來源於恐懼,恐懼回憶和麪對曾經傷心的事,恐怖的事,遺憾的事等,然後泛化,比如一個人曾經對性焦慮,但是在這之前他應該性生活正常,由於一次或多次性生活失敗,引發焦慮,導致陽痿,早泄等。

通過讀書洗腦達到醒悟狀態後是這樣的,思維模式回到了性焦慮之前的狀態,意識到性失敗是因為焦慮,而冥思苦想的焦慮,恰恰推進了性生活失敗造成的陽痿,早泄等。

反正我想要的達到的是回歸正常性生的狀態,那麼僅僅養生,喫藥,鍛煉就可以了,冥思苦想只會加重,冥思苦想是虛幻。

先說真麼多佔坑,有時間再改善


焦慮症的人持續被焦慮情緒所掌控的,焦慮症有時常常伴隨抑鬱症,建議你去正規醫院檢查一下,不要耽誤病情


應邀!

生物反饋,呼吸放鬆,冥想等

探索焦慮源,命名,意識化可以降低焦慮

嘗試轉成動力


臨界體驗冥想
徐文兵 黃帝內經 93集。聽完再說。祝康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