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來寫這個回答可能不太合適,因為我迷村上迷的不行,買了他的六七本長篇小說翻來覆去一共讀了二十幾遍了吧( ′_ゝ`)村上春樹是一個對我影響很大的作家,剛才心平氣和得看了其他人的回答,我也就來心平氣和得說說我的看法吧

其實日本很多文學作品都差不多,作家大都善於營造唯美哀傷意境而非創造扣人心絃的劇情,村上是這樣,川端康成(諾獎得主)是這樣,三島紀由夫也是這樣。就拿《挪威的森林》來說吧,劇情並不是充滿轉折與矛盾衝突,就是一些瑣碎的生活,但它就是營造了一種孤獨的意境,林少華老師說得真好啊:把玩孤獨,把玩無奈。村上春樹在作品中不止一次的提出疑問: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真的是可能的嗎?既然無法真正地理解對方,不如一個人的人生來的逍遙自在,這就讓不喜歡村上的人覺得矯情,就像朋友圈曬美食曬音樂,其實也不無道理。

總的來說,日本的文學作品,都是很「挑人」的,村上的文筆,有的人(比如我)眼裡是機敏灑脫、冷峻幽默的饒舌和洗盡鉛華的人情;有的人眼裡可能就是拿無聊當有趣,炫耀自己的修養或愛好。關鍵就在能否認同村上作品的主旨:孤獨與無奈。

一小點題外話:①其實上面所說的特點也好主旨也好,都是村上早期作品,《奇鳥行狀錄》之後的村上改變極大,可能對你胃口也說不定,但說來話長了,估計你也不感興趣。②在作品中炫耀學識什麼的,好像不少作家都愛這麼幹.....看看人家《萬有引力之虹》,跟人家那種搞讀者心態的「惡趣味」比起來,村上這真的是樸實無華(玩笑了玩笑)


每當我需要逃避現實的時候,我就會覺得村上的東西很好看,也許是因為很契合逃避人的心境。那種對內心虛無縹緲的描寫,似有幻無的想像空間,往往就會陷入到裡面的世界去,特別是,村上筆下的主角都有個特點,儘是些沒朋友,內心虛無,但絕對有技藝餓不死的人,百分百不是職場精英,但有一技之長憑藉手藝免去做社畜,為供樓供車生兒育女而勞碌之人,而且最關鍵的,都是些約炮高手。描寫上顯得屌絲,但人生在世嘛,食色性也,主角都是沒這些煩惱的。這類主角,絕對是逃避現實之人最為理想的狀態。

但當我回到現實,重新出發之時。投入到各種PPT演講,項目跟進,跟同事合作,說服客戶等事情上面,重新方方面面跟世俗重新接軌的時候,村上的東西就會讀不進去。裡面的世界與我入世的狀態是顯得那麼的格格不入而毫無益處。假如我寫方案寫到半夜,勞心勞力去爭取客戶的時候,假如冷不防有人在我身邊講村上那些人生不過如此徒勞的話的時候,估計我會一臉懵逼過去繼而懷疑對方有病。那刻的我充滿目的跟功利,置身繁華,很難再回頭再看到其他。

個人覺得哈,村上的東西對大學生最為吸引,百無聊賴而前方又充滿了可能性跟迷霧,最容易想太多。至於對於文學上的追求,我始終覺得有些東西是粘在一起的。比如村上描寫的世界跟主角的內心世界,其實對那種虛無的拿捏把握得非常準的,描寫得非常細膩而又準確,所以才會有陷入感。在這方面,村上的文學造詣我覺得是有的。但另一方面,一開始對我而言,看村上的東西,只因為不知道哪裡可以下A片,當黃書看的。但這些玩意竟然可以在高中的圖書館堂而皇之的存在著,任憑高中生聽之任之,以前老是有種莫名的場面感,假如我拿著村上的書裡面關於性愛的描寫去問語文老師,這玩意跟魯迅的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外一棵也是棗樹比,如何呢老師?但從來不敢這麼做,也沒見有同學這麼做過。等年歲漸長閱歷豐富之後,更是覺得村上這方面的東西甚是浮誇,因為主角在這方面的威猛比男優還猛,這麼多書這麼多次的牀事,都有高潮的,男歡女悅。你特麼有次真實點的,硬不起來,濕得不夠,動作僵硬不協調什麼的總可以吧?我就不信村上自己每次都高潮。而且,哪有每次約炮都能像拍AV一樣,次次都威而鋼,見到個身材好的,接觸到新鮮刺激的身體情不自禁早射正常得不得了,主角們彷彿個個都像加藤老師那般大鋼炮金手指樣樣滿級無所不能,太假了。藝術源於生活,編也編得不好。

我就不討論性愛描述場面是否過多或者必要,又或者是日本文學特質或者觀念平常什麼的。就是單純覺得浮誇。所以好的跟不好的,在村上的書裡面其實都有體現,在於你想看到什麼。

作為一個三十而已的人最近看回村上的《刺殺其實團長》,也是第一次不是逃避現實跟太過入世的狀態去看時,注意點比較意外地落在劇情上。毫無疑問這書是爛尾了,而且有點生硬。免色的女兒的消失不就是偷進人家屋裡暫時出不來,跟主角進入了虛幻世界有半毛錢關係?而且為啥非得殺了騎士團長?反正覺得劇情邏輯有硬傷,也是第一次把注意力放在了劇情上,自己都覺得意外。但還是喜歡村上對於內心世界跟虛幻部分的描寫,也是一如既往不喜歡浮誇的性愛部分。

所以作為一個過來人,大概懂為何很多人喜歡村上,因為他寫虛無的內心世界文字造詣很高,很適合現實生活不特別順的人。當你為了生活而奔波的時候,太虛無縹緲的東西一點卵用都沒,甚至會覺得有點消極得略略無病呻吟,就很難再喜歡得上。

喜歡村上的,跟不喜歡村上的,個人大致略有理解。但非常不理解的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玩意不理解為何有人喜歡,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要何種程度才能消極到連做個人都覺得不配?太消極了。而且從中得不到任何啟發和感悟,正常普通人的自卑遠遠達不到不配做人的地步,按道理沒人能體會到那種感覺,但卻非常多網抑雲患者掛在嘴上裝逼。


我也看不下去!!看完了一本,第一感覺就是,老天爺能不能把我浪費的看這本書的時間還給我!且聽風吟,就是看他寫他和他睡過的三個女孩,請恕我淺薄!!真的看不懂!真的浪費時間!!!誰賠我時間!!


同感,他的書說不好聽點就是一本流水的爛賬,我在他的書裏很難找到我有共鳴的段落,總之他的書我本人覺得一般


可能就是不喜歡/適應這種風格。

之前因為一堆文青吹《挪威的森林》,尤其是動不動就扯春天的熊那一段說有多唯美感人。我也是實在好奇,就去看了。整本書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的現實且空洞/虛無,就像是在現實生活裏活膩了看破紅塵時寫下的文字——很乾不帶任何情緒和感情。故事是當代年輕人間的狗血愛情風,不過搭配文風和想要表達的主題是挺合適的。

一開始以為只是為了這個主題特別設計了這一種文字風格,結果後面接連看完了《海邊的卡夫卡》和《且聽風吟》,發現村上就是這種寫作文風。而這種風格我是挺不感冒的,或者說get不到你們感動的點。個人更喜歡夏目漱石那種傳統文學,很能提現那時的年代感和人物情緒,並且夏目的故事也更引人入勝。

另外,網上一羣人吹春天的熊。原本我單看截出來的那段就有點不知所云,結果放進故事情景裏依然感覺不到文青們觸動的點。理性上是能理解,這段大概表達綠子的活力走進了渡邊原本死寂的內心,拉著他走出了黑暗。但是這段描寫真沒怎麼體現出來,倒不如直說來得好。類似感受的描述還不如《三四郎》開頭看女主一見鍾情那段印象深刻,至少我看夏目寫那段是真的覺得像是有一束光突然照進了內心,有一見鍾情看呆了的感覺。書內平行對比的話,我覺得還不如之前去療養院探望白月光那段來得感人。

對應文風的中國作家,我覺得就是王小波了,也是人氣很高,現代空虛文風,但我就是get不到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