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位英語老師操著一口純正的中式口音,也多次(相當自豪的)告訴我們會教給我們純正的Chinglish,並且說中式口音不是什麼值得羞恥的事情,舉了很多名人的例子;新英語老師私下找我談,說我的口語英語還在形成階段,希望我努力改變口音,說「地道正宗」的英語(她喜歡美式口音)

我的疑惑:如果正確看待中式口音?是否應該把中式口音放在與英、美等英語國家口音平等的地位看待?曾經在口音方面看到過一個知友的回答 意思有一個中國人操一口純正美國某地口音也會很奇怪 我覺得口音只是口音 它側面反映一個人的出身地 不應該賦予太多的高低貴賤意味 母語國家口音即「正宗」這樣的意味 就像假設我是一個東北人 到了上海卻講話刻意帶上上海口音一樣 沒必要且奇怪

手動分割:

提問的本意其實是迷惑於許多人對於外語口音的認知 希望探討對於外語口音的看法 老師的事情只是作為引子


發音,肯定不是語言習得中最最重要的部分。絕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發音不準確的問題,不是什麼羞恥的事。不影響交流的發音問題甚至可以忽略。

但是,如果引以為豪甚至推而廣之,應該是腦子出了問題。


怎麼感覺你自己已經回答完問題了


中式口音的確不是什麼羞恥的東西,前提是你說的英語老外能聽懂(中國人能聽懂不算數)。只要能正常交流不產生誤會,口音確實不重要。

但是,

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喜歡聽到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還是充滿了地方口音的普通話呢?你喜歡自己說成哪種呢?心裡有了答案,英文可以類推。


在還不能掌握英語(或任何一門外語)的時候就操心口音不口音什麼的還為時尚早吧。大多數人說的其實不止是一口流利的中式英語,而是一口中式病句。


關於外語口音,確如題主所述,很多英語高手的發音也不一定是所謂的地道的好聽的,英語在每個國家也形成了自己的口語,比如大家經常調侃模仿的日本口音 印度口音以及泰國口音等

關於外語口音這事,我們所持的觀點是,練習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什麼呢?

我們的口音中有很多不正確的元素,基本的連略讀、語調也是按照中文來,如果沒有長期接觸英文的環境支撐,提升聽力會很有難度,畢竟你們說的明顯不是一個系統的。所以,對於一個普通選手來說,改善中式口音對於聽力的提升很有必要。

另外,很大程度上大眾對於口音的認知還處在一個偏負面的態度,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說英文的信心,這也是不敢開口說的重要原因。

但如果不是濃厚的興趣或者靠聲音喫飯的話,達到發音正確的水平基本就及格了,可以滿足使用的需求。當然,能有擁有媲美老外的地道漂亮的發音固然更好。

畢竟,開口的顏值擺在那,相當能建立說英語的自信心。

發佈於 2020-09-25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TulipTulip商業諮詢,人工智慧,語音晶元

溝通說到底是對方的思想,而不是發音有多fancy

對於英語初學者,很容易被主流的口音思維影響,認為學英語必須操一口流利的英音或者美音;

語言天分好的人很容易mimic模仿新的口音,對於語言天分差一點的,可能難免會覺得自己的口音不好聽,不好意思開口。

我是英語語言本科,金融研究生(海外),做過交替傳譯,現在做行業諮詢(海外)。我現在的口音已經是美音45%,德國荷蘭英語40%,再加上一點中式口音15%的複雜混合了。很多外國朋友見到我的評價是excellent。平時開玩笑,商務談判,辯論都沒有任何問題。

反觀我英語學習歷程,我覺得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發音,初級辭彙

第二個階段:發音,中級辭彙

第三個階段:發音,高級辭彙

第四個階段:專業辭彙,英語為工具

第五個階段:跨行業專業辭彙,英語為工具

第六個階段:生活,工作,休閑娛樂,英語為工具

在第五個階段的時候,也是我在海外開始從事諮詢工作的時候。我認為在一段談話過程中

首次impress對方,可能是因為你發音標準,跟對方的語境氛圍無大出入,對方聽起來沒有障礙,同時覺得很好聽;

第二次impress對方是因為你學識廣泛,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同時可以流利準確表達

第三次impress是你可以解決問題,也就是不光聽得懂他在說什麼,還可以分析出來對方說話的重點,表述的層次性,和問題癥結。

在生活工作中,我遇到幾個中式發音的同事。他們表達乾淨準確,絲毫不影響我對這個人整體水平的評價。溝通說到底是對方的思想,而不是發音有多fancy

關注口音的時候往往是英語比較初級的階段;高級的階段,只關注好的思想和論點。

在歐洲讀書期間,好的教授(術業專攻,同時可以把課程講得有條理,清晰易懂),有德系口音,印系口音,荷系口音,美系英系比較少。


溝通說到底是對方的思想,而不是發音有多fancy

對於英語初學者,很容易被主流的口音思維影響,認為學英語必須操一口流利的英音或者美音;

語言天分好的人很容易mimic模仿新的口音,對於語言天分差一點的,可能難免會覺得自己的口音不好聽,不好意思開口。

我是英語語言本科,金融研究生(海外),做過交替傳譯,現在做行業諮詢(海外)。我現在的口音已經是美音45%,德國荷蘭英語40%,再加上一點中式口音15%的複雜混合了。很多外國朋友見到我的評價是excellent。平時開玩笑,商務談判,辯論都沒有任何問題。

反觀我英語學習歷程,我覺得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發音,初級辭彙

第二個階段:發音,中級辭彙

第三個階段:發音,高級辭彙

第四個階段:專業辭彙,英語為工具

第五個階段:跨行業專業辭彙,英語為工具

第六個階段:生活,工作,休閑娛樂,英語為工具

在第五個階段的時候,也是我在海外開始從事諮詢工作的時候。我認為在一段談話過程中

首次impress對方,可能是因為你發音標準,跟對方的語境氛圍無大出入,對方聽起來沒有障礙,同時覺得很好聽;

第二次impress對方是因為你學識廣泛,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同時可以流利準確表達

第三次impress是你可以解決問題,也就是不光聽得懂他在說什麼,還可以分析出來對方說話的重點,表述的層次性,和問題癥結。

在生活工作中,我遇到幾個中式發音的同事。他們表達乾淨準確,絲毫不影響我對這個人整體水平的評價。溝通說到底是對方的思想,而不是發音有多fancy

關注口音的時候往往是英語比較初級的階段;高級的階段,只關注好的思想和論點。

在歐洲讀書期間,好的教授(術業專攻,同時可以把課程講得有條理,清晰易懂),有德系口音,印系口音,荷系口音,美系英系比較少。


口音不重要。

挺討厭的一種人:對別人的口音指手畫腳,他們常說,xx也不過如此,聽著真尷尬。

而真讓他們自己說呢?

我自己覺得,有什麼口音都行,也不尷尬,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用英語來交流,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語言是用來交流的,口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即使真正達到了流利的英式口音或美式口音,那也只說明瞭這個人付出了很多努力。


那是你的宿命,就像你作為中國人一樣,完全不能避免的,所有的中國人說話都有,包括CCTV的哪些播音員。


正確的看法是:中式口音不丟人,但也絕不是值得驕傲的事。

牛到開天闢地、牛到富可敵國,英語不學都沒關係。普通人,盡量說到讓面試人員容易聽懂的程度吧;或者,根本不鳥英語。


一個人學第二語言多多少少都受第一語言的影響的。不過中式口音不是什麼大問題,主要的是辭彙發音準確,準確了人才能懂你的意思。


瀉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