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初中開始打球,到大學畢業,當了很多年的籃球愛好者,水平一般,大概是大學的准院隊水平。

大二的時候我發現,自己每次打完球我的右側膝蓋都會不舒服。不疼,但是有一種自大腿到小腿的壓迫感。

這個時候我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傷病,但是不發現準確的根源的話又不好調整和避免,所以我刻意留心了自己打球的動作。後來發現,我所有的上籃都是右腿單獨落地,雖然有下蹲的緩衝動作,但一直這樣還是會有損耗。

之後我就比較注意自己的落地了,盡量雙腿落地,膝蓋不舒服的感覺就好了很多。但因為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徹底改掉也比較困難,我就買了一副護膝。就是兩側帶有彈簧支撐的那種。某寶搞活動,兩隻花了一百塊。

帶了護膝之後,不管我怎麼落地,我的膝蓋都沒有難受過。目前來看,問題算徹底解決了。

我體重比較輕,又是個射手,所以這些年下來沒怎麼受過傷,腳也沒崴過。作為一個沒什麼追求的業餘愛好者,我就是想讓打籃球這個愛好儘可能的延長,等到了六十幾歲退休了,靠著我的投籃在球場上也是個怪物。

是運動就會你對身體有損耗,可對普通人來說,一般不會出現太嚴重的傷病。培養更好的打球習慣是有必要的,別因為打個球影響了正常的生活。護具該買也買,我的親身體驗是真的有用,根據自己的能力想買哪個買哪個,我也沒什麼好推薦的。

希望大家好好生活,好好打球,老了的時候都成「老怪物」。


不完全是單腳和雙腳落地的問題,而在於緩衝的動作。

空中落下的所有衝力是經過各個關節和韌帶一級一級緩解吸收的,在經歷到膝蓋之前,腳趾、足底筋膜、腳踝、跟腱、小腿肌肉群都在緩衝;過了膝蓋還有前後韌帶、大腿肌肉群、胯、腰,經過脊柱最後到腦。這才是整個衝擊力傳遞的完整路徑。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跑酷玩家從那麼高地方跳下來打滾兒,毫髮無傷。NBA球員也有很多落地保護姿勢確保腳踝膝蓋不過度受力,比如空中一碰就屁股著地滑著摔出去、投籃一旦被侵犯圓柱體直接屈腿坐屁墩兒,同時手腳並用一登地滑出去等等,就是為了讓臀部最厚實的肌肉群先著陸化解衝擊,用水平衝力化解垂直重力,保護踝膝等脆弱關節和各路筋腱。足球運動員更直接的保護方式就是打滾,都是類似道理。

業餘玩家其實不必這麼過度精修摔法,畢竟咱們的場地又臟又硬還不一定平,球服也是自費蠻貴的。但下落時注意所有關節都不是直的,隨時可以彎曲懈力,時刻警惕防守隊員與自己的距離,鍛煉下落時雙腳踝、膝蓋都不發力坐屁墩兒滑出去的方式,可以防止被墊腳、空中對抗失控、以及疲勞情況下動作變形導致的落地受傷隱患。


開篇點題:基礎力量 基礎力量 基礎力量

我的看法是,可以學,但沒必要,或者說你可以試著去學習一些保護自己的技巧,但不必過於刻意

只要是運動,損傷無可避免,前幾天才剛看到一個新聞,某男子堅持長跑15年,差點殘廢。15年聽起來很久,但如果你算起來從高中開始打球,打到30多歲讓你下半生不能走路是不是開始感覺有點脊背發涼。但籃球和跑步又不同,跑步是高頻次小強度的碰撞,而籃球是高強度較低頻次的碰撞。

但無論如何不同,職業球員打個十幾年的大有人在,其對抗強度和頻率都不是新聞里的那個男子所能比擬的,雖然大部分退役後傷病都或多或少影響生活,倒也不至於到殘廢的地步。

答案就在於基礎力量

究其原因,其實是肌肉的問題,大塊肌肉可以幫助減震緩衝,小塊肌肉可以幫助固定關節,這裡我們說一下下肢肌肉,避免受傷的動作可以學,但對比起來你更應該做的是去練肌肉和力量,特別是臀部和大腿的肌肉。通俗的舉個例子,以每次上籃落地為例,每次落地下肢受到衝擊是恆定的,臀、大腿肌肉發達的受力極限大,可以吃掉大部分的衝擊,最後留給腳踝和膝蓋的只有一小部分;如果是臀和大腿肌肉較不發達的人,受力極限小,可能最多只能吃掉一半的衝擊,而剩餘的力就只能膝蓋和腳踝去承受了。相對而言,大腿和屁股可比膝蓋和腳踝耐用多了。

另外你可以去做個實驗,單腳站立,讓人在旁邊輕輕推你,屁股大而壯實的人不會那麼輕易被推倒,而下半身瘦弱的人呢可能一下就承受不住了,後果是什麼呢,想想你腿部站立是以什麼為支點就知道了。

這些東西說白了就是基礎力量訓練(網上很多,搜一下照著練就行,從自重開始),其一大作用就是預防損傷。庫里最開始是玻璃腳踝,據說傷愈後加強了深蹲、硬拉等力量訓練,後面的出勤率就高的可怕了;詹姆斯每年花150萬保養自己的身體,有很大的一塊就是基礎力量;四大分衛里力量最強打球風格最剛猛的科比巔峰期將近是其他的三位的兩倍,除了那次跟腱外,沒有受過其他毀滅性的大傷真的只是他運氣好嗎?


先看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是的,能雙腳還是用雙腳。

別聽其他評論中陰陽的話。

一個韌帶膝蓋手術幾萬起步,我寧願被人說地板流,說軟蛋。怎麼,膝蓋手術你替我出錢替我受罪?

不光落地起跳,哪怕是運球突破,只要身體力線不對,發力方式不對都傷膝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