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輩子到底應該怎樣活著,平凡安逸,還是拼搏成功,如何選擇?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平凡安逸,我覺得普通人是做不到的,因為不是富二代!大多數人只能選擇努力拚搏!為什麼?改革開放40多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產業升級,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選擇安逸是暫時的,因為別人在進步,落後就意味著淘汰!現在的職位競爭是相當激烈,大多數只能苟活著,哪敢想什麼安逸啊?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那麼被迫選擇創業!沒有實現財富自由,談什麼安逸!人性都是喜歡安逸舒適生活的,但是很多和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但不是自己能夠選擇的!比如,在德國貧富差距不大,沒有高房價,大多數人願意租房,教育是免費的!在北歐和瑞士這些高度發達的國家,他們的福利保障好到讓人垂涎三尺!因為他們人口稀少啊!而印度這樣的國家連想都不敢想,人民整日為生計奔波,人口太多,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就像有些人生下來就是貴族,大多數人生下來就是平民。大多數人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僅僅是簡單的活著!想要改變只能拼搏啊!


我想拼搏成功,我覺得這個年齡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想再回到以前的村子啦!


這是一種「蓋館定律」的結論,非要說,那就得看你站在哪種高度去定義「平凡安逸」和「拼搏成功」這兩種生活的狀態。但是真正定義的時候,會發現:

人生短短几個秋啊 不醉不罷休!

說著說著就唱了起來,嘻嘻!

你會發現,「我想要這個」,「我想那個」,這樣的生活才能安逸,所以「我得這樣做」,「我得那樣做」;所以活著時候,只要你還要慾望,很難在兩者之間做取捨!


什麼成功不成功。現在的成功不就是有很多錢嘛。至於不成功怎麼過,成功怎麼過?老祖宗不是說過了: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


平凡好?還是拼搏好?我覺得不是二選一的問題啊,而是兩者都要兼顧的問題。

到底要平凡?還是要拼搏?

這個問題,很多人以為全由自己來決定的,我覺得不是這樣。

我覺得平凡和拼搏,除了自己決心外,要靠能力和機會的。

我想不平凡,我想拼搏,然後成為姚明,可以嗎?

當然不可以,因為我根本不夠高,拼搏也沒用。

我想不平凡,我想拼搏,我也有姚明這麼高,那我可以去NBA打球嗎?

當然不可以,因為根本沒機會。

一個不想離開自己舒適圈的人,根本不想拼搏。

一個不介意拼搏的人,但現在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他會享受日常生活之餘,會學些東西,替自己增值,等時機一到,可以盡展所長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