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沒有被媽媽愛過,被她拋棄,害怕自己做不好一個媽媽,沒有特別渴求孩子的到來。一直沒有避孕也沒有懷孕。這種想法錯了嗎?(丈夫從小家庭幸福,現在他的想法是沒有孩子我們過的就很好,不知道為什麼生孩子,可是我們身邊同齡人結婚的都當了父母了)


這個問題好像穿著超短裙在夜店門口喝的爛醉,這是不是一種錯。

誠然,你沒錯,但你要承擔後果。

大多數女性包括男性根本沒意識到養老問題有多嚴重,因為大多數人依舊感性且短視嘛。

1,養老院就是小社會,沒兒女的老人就好像學校裏的孤兒,你猜會不會被舍友霸凌?

2,沒有兒子幫你主張法律權利,養老院的護工欺負死你都沒人知道。那麼多優秀的大專教師還天天虐童呢?那些小學都沒畢業的護工。。。你自己想想?

3,目前沒有自理能力的老人,養老院根本就不接收。。。因為怕麻煩。。。

事實上,沒生孩子,你就提前準備好百草枯吧,省的生不如死。。。

男性其實養老還沒那麼嚴峻,因為現在夫妻兩個人,男性普遍比女性大3~5歲,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3~5歲。男性養老的時候,女性還可以照顧,等男性走了,誰來照顧女性?

所以看懂了吧,世界依舊是一個男權社會。你不按男權社會的要求貢獻生育資源,你就會更慘。。。


沒有對錯,而是和你另一半是否合拍。

既然要結婚,請尊重對方。對方和你一樣,那皆大歡喜,對方和你不一樣,那彼此放過。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狀態,只要你們夫妻兩個達到默契。

現在也有很多丁克家庭,也有很多寧願被罰款也要超生的家庭,誰對誰錯呢?

一般而言,相愛的人會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方面孩子是兩個人愛情的結晶,另一方面,每個成年人不都好奇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模樣,並且帶著憧憬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伶俐、能幹,集一切美好於一體的寶貝嗎?

人來一世,匆匆幾十年,走了。能留下的可能就是這個血脈的傳承了吧。

如果身體有重大疾病不能生育,那是沒有辦法,但凡有一點可能,有多少夫妻承受著巨大痛苦去做試管嬰兒,你知道做試管嬰兒時候,一個媽媽要打多少針,受多少罪嗎?

所以,如果可以,或者你愛人強烈想要一個孩子,那建議還是選擇生一個孩子吧。你從小沒有得到母愛,那麼你一定會讓你的孩子得到,因為你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意識決定行為。

不要怕。相信自己,你可以。


生孩子是兩個人的事,如果婚前沒有表明不想要生孩子,而對方卻很想要孩子,這就不只是對錯的問題,而是耽誤對方的問題。


雙方達成了一致並結婚,就很正常,沒有錯。

如果未達成一致,有一方有所隱瞞(想要的說不想、不想要的說想,或者在對方提及的時候不表態)這一方是錯的


夫妻兩個人商量好都不想生孩子的話不是錯,

但如果只是一個人不想生孩子是錯,如果婚前告知自己不想生孩子的是對方的錯,如果婚前未告知自己不想生孩子的是不想生孩子的人的錯。


那為啥結婚呢?不結婚不好嗎?


生不生都沒錯

我也想和網上很多人一樣,勸你別生

畢竟看熱鬧不嫌事兒大

而且後果都是你承擔

但凡有一點社會經驗,就明白該不該生

就像很多丁克族,一開始都說不生

等到女的40多了,男的要生了,但是女的生不了了,那怎麼辦,離婚唄

達爾文的優勝劣汰很有現實意義。


不是錯,因為生孩子確實會對夫妻產生影響


想法沒有錯對之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立場和出發點,但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你是否考慮過你的丈夫,公婆,以及你自己的父母的意見呢?你應該明白生孩子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是你小家庭的事,也是你們兩個家族的事,所以你可以有這種想法,也可以這麼做,因為你的權利應該被尊重,但於此同時你也應該尊重別人,你可以問心無愧的去實現自己權利的前提是不去傷害到別人的權利,就算你可以不顧及長輩的期望,至少要顧及你丈夫,對於這件事他跟你的權利是對等的,只要要把你的想法或決定告知他,以讓他做選擇的權利,選擇說服你,選擇接受,或選擇分開,這是他的權利


沒有什麼對與錯,生不生都是你們共同的選擇。生,就負責任的養育,雖然可能會為之付出很多,但是看著小孩子一天天長大,那種幸福感是無可替代的。不生,首先父母方面能不能尊重你們選擇,自身的話就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也要考慮好以後年齡大了會不會後悔和遺憾,會不會怕無人了卻身後事。不管什麼後果都是自己的選擇,自己考慮清楚就好。


很認真的說,如果你在和先生談戀愛時結婚前各種階段明確和他說過不願意生孩子且他也同意了。那麼其他人怎麼說你都不是你的錯。

但是如果你在以婚姻為前提下戀愛或者已婚後才告訴他你的丁克主義,那麼無論你有多麼抗拒這件事,又是有多明確的理由。那就是你的錯!

本身就很致命很關鍵的的問題在找到和自己步調並不一致時就是痛苦,就是傷害,就是錯誤。

畢竟一個喜歡孩子的男人要求有自己的孩子又自己愛人妻子喝自己一起孕育的妻子他也沒有錯啊。事先不說明事後說痛苦!他上哪裡說理去?

他要是原因為了愛而尊重你的選擇那也是一開始戀愛時結婚前你和他早就說好。如果你們婚後你纔有這個想法且他要孩子的意願也很強烈,彼此都不願意妥協。那好!及早分手不然以後睡的怨氣怎麼選擇都會讓你們遲早玩完。


我認為完全沒有錯。

看清楚,是完全沒有錯。

生孩子永遠是權利而不是義務。

你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不生,不必為了他人的想法委屈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的配偶不贊同可以換一個就行了,很簡單的事。


題主這個擔心也算情有可原,但為什麼不是激勵自己要對孩子好呢?自己沒有得到的,自己的孩子不能少,既然你對這個介懷且擔心,那說明你不應該是個壞母親啊!

自己的生活可以提前規劃好,有沒有小孩都只是人生的體驗不同而已;當然有些想法應該要提前說,生活不是你一個人的,婚前就明確了婚育的想法且有共識,那沒什麼,但如果婚後才這麼說,那就是錯!


如果大家都說這是錯,你就生嗎?


小孩子才分對錯


養老問題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因素相互配合優良,才能妥善解決的大事兒。有人愛自由,或者怕壓力大,結婚但是不生孩子,但是得考慮自己老到動不了的時候無人指望的慘境。不要說你只要有錢就行了,指望養老院管你?人性是不能過於信賴的,就算讓機器人護理老人都比活生生的人來護理老人靠譜。如果說願意生一個孩子,指望他到自己老的時候照顧自己,那也不現實,年輕人都得上班,還有你的孩子是否孝順你都是未知數,看他孝順與否得等到你最落魄的時候。如果非得說最保險的養老辦法,就是自己年輕多掙錢,家務機器人能普及生產的話就買一個,用機器人來護理自己,都是按照程序設定來執行各種任務,保證它不會不耐煩


我注意到你的用詞,是「不想」。

這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且不存在必要性,既然這件事做與不做是有選擇權的,那麼難道生了孩子就是「對」嗎?她又對在哪兒呢?反之,你只是不想罷了,既然如此,何來「錯」。

少在這樣無解的問題上折磨自己,他人眼中的對錯,是別人給的定義,有時間,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的定義,以後自己的人生,自己走。


我覺得都是成年人,很多事情必須要考慮到事情的必要性與是非性,不能完全根據於自己的想不想而決定做不做,這就是成年人的責任。比如全天下有多少人喜歡上班,特別是那些體力勞動者,但是他們能因為自己不想做而不做麼,答案是不能。


不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