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0 我不是雲用戶

01 反人類的白色光麵塑料

02 奇怪的硅膠耳塞

03 降噪都去哪了???

04 價格

05 假貨橫行

00 我不是雲用戶

一週用AirPods Pro聽至少16個小時的人來了。有圖有真相。

這數據還沒算上電腦端的播放量。

從耳機發布(19年底)開始用,到現在已經用了一年多,中途耳機異響換新一次(20年底),自認為對這款耳機有一定了解和體驗。

近期剛轉到蘋果全家桶。剛買AirPods Pro的時候我甚至在用安卓手機。

說到「反感」的地方其實很容易變得非常主觀。這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會盡量說一點大家有同感的問題,也儘可能為有購買AirPods Pro的讀者們打一個預防針。

此外,既然問的是「反感」,那就別評論區讓我理解設計師或者理解蘋果。

我是消費者,不是做慈善的。

說句實話,單獨讓我挑AirPods Pro的毛病真的挺困難的。我認為這款一年多之前出來的真無線降噪耳機在很多方面幾乎是無可爭鋒的存在,甚至可以吊起來打許多最近發布的TWS。在蘋果設備上它依然是無需爭論的最佳音頻配件。

01 反人類的白色光麵塑料

2019年12月,我去直營店買的貨。大冷天的,我戴著圍巾手套,眼鏡全是霧。我自認為使用電子產品挺仔細的,就沒在直營店買AirPods的套,覺得裸奔幾天沒有問題。

結果拿出來的第一個下午我的AirPods Pro充電殼就全都是指紋和小劃痕。自己看著心疼又生氣。

後來怕了,買了殼。

Incase AirPods | AirPods Pro 保護殼 (外覆 Woolenex 材質)?

item.taobao.com圖標

這個殼理論上是Apple獨家提供的。

挺貴的,你買了我也沒返利,僅供參考。

理論上你只要配一個殼就可以有效減少指紋和磕碰。如果你不介意使用痕跡或者不考慮日後二手出掉,那也可以讓耳機裸奔。

長這樣
incase的保護殼雖然是硬的,但是非常非常薄

耳機本體也是白色光麵塑料。

指紋問題不大,重點是你可能會在跑步或者隨著音樂搖頭的時候把耳機啪噠弄飛出去。

然後你就會收穫一個被磕出小坑的AirPod。或者很多小坑。取決於你的力度和歌曲有多嗨。

在換新之前我的耳機摔地板水泥地柏油馬路了無數次,耳機表面坑坑窪窪不忍直視,好在功能沒問題。現在換新了,希望後續不摔。

02 奇怪的硅膠耳塞

這可能是個人問題,也可能是蘋果開模和材料問題。

S號太小,M號又不合適,時不時摘下來耳機跟我家蓮蓬頭似的。貼合度檢測不管換成什麼型號的耳塞都顯示通過。

入耳式耳機如果密閉性不足,降噪和音質都會打折扣。這硅膠耳塞軟塌塌的也沒什麼粘性沒什麼摩擦力屬實拉胯。

你倒是沒必要學索尼給用戶七八組耳塞,但是起碼給用戶一點好用的東西吧?

哦對蘋果耳塞兩對52塊錢。

於是我自掏腰包買了第三方耳塞。

都挺好看的
黑色那個 一對75 我推薦這個淘寶¥ 75.00去購買?

藍色那個 一對52.5 效果一般淘寶¥ 105.00去購買?

黑的那個有熱塑性。耳內溫度會讓材質變粘並貼合耳道,從而實現更好的密封性。我喜歡這個。

藍色的是老牌子SpinFit的,好看但是不太中用。他們有雙節設計,可以讓耳塞在耳道內彎曲,實現貼合度提升。只不過這個耳塞材質太軟,甚至比蘋果原裝的塞子還軟。如果你喜歡硬一點的還是買上面的吧。

有人覺得原裝耳塞好使。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03 降噪都去哪了???

剛拿到耳機的時候降噪非常明顯。打開感覺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後來更新了數次固件,降噪有明顯削弱,甚至在地鐵等場景下不能充分隔離噪音。

問題在於AirPods Pro不是不能做到,而是硬生生把能做到的功能閹割了,而且沒給我任何選擇。這讓我很不舒服。

有人覺得降噪沒變。我告訴你變了。這取決於你的固件版本到底變了多少次。

這點你不信可以去問蘋果店員,也可以給客服打電話求證。

Harmonica B系列(2B584, 2B584)固件的降噪力度是最大的,大到離譜的降噪水平換來的就是更難以忍受的耳壓,摘下來感覺跟下飛機一樣。2B584固件2019年11月14日推出。

換到Harmonica C系列(2C54)後降噪被削弱,耳壓有所降低。此固件2019年12月16日推出。

等到Harmonica D(2D15, 2D27)固件後,降噪泯然眾人矣。此係列固件優化了在交通場景下聽到鳴笛等高頻聲音的清晰度。人聲也在中高頻段,因此你會感覺降噪效果更不行了。這兩個固件進一步降低了耳壓。

Harpsichord系列(3A283)是功能性更新,增加了空間音頻和多設備連接適配,對於降噪,和Harmonica D系列沒有明顯區別。

04 價格

1999挺貴的,甚至能買個中端安卓機。1400-1500為全新國行好價(pdd或者蘇寧)。

蘇寧 1500 國行蘇寧¥ 1499.00去購買?

拼多多 拼團價格 1400拼多多拼團價¥ 1400.00去購買?

說實話淘寶買個港版也不虧,畢竟換新計劃不分版本。

AirPods換新手記?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如果是安卓用戶不妨考慮一下索尼的降噪豆,能自適應降噪,而且單次續航8小時:

索尼真無線旗艦 XM3京東¥ 1189.00去購買?

追求音質的可以考慮三星的,不到一千塊錢好像還有優惠:

三星腰子 號稱是佩戴舒適度之王京東¥ 878.00去購買?

05 假貨橫行

這點不怪蘋果,怪就怪AirPods Pro太搶手但是太貴了。

去閑魚等二手電筒商平臺你甚至可以看見500塊錢賣「全新未拆封」的AirPods Pro。重點是還有人買。

要是明說自己賣的是高仿,我可以理解。

可是偏偏有混球掛羊頭賣狗肉偽造小票序列號然後告訴你這是正品還不讓你退貨。


沒有!沒有!沒有!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AirPods Pro 如此香,價格再高我也不反感,而且性能方面我用了一年多了,也沒有發生有哪些地方是不夠好的,除非你是拿安卓手機在用這款耳機!

Apple AirPods Pro 僅售 1599 元,速搶!京東¥ 1799.00去購買?

我曾經用小米 10 試用過 AirPods Pro ,出現過一些問題,具體我總結了一下:

1、開機時沒有動畫

2、沒有地方查看電量

3、摘下一隻耳機並不會自動停止播放

4、不能喚醒手機助手

5、不能自定義功能按鍵

6、不能檢測耳機佩戴效果

7、不能直接在手機上直接進行降噪功能的切換

Apple AirPods Pro 僅售 1599 元,速搶!京東¥ 1799.00去購買?

其實,對於真正會玩 AirPods Pro 耳機的朋友來說,這些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可以直接安裝個 AndPods 來解決 1~4 這四點問題。

而 5~6 點可以直接先使用 iPhone 手機先設置好,沒有蘋果手機的朋友可以先借用一下自己朋友的,設計好之後就可以方便使用了。

對於最好一點問題,我現在還沒有想到用什麼辦法來解決,只能先通過按鍵來切換,當然我自己在蘋果手機上也是用耳機按鍵來實現的,這樣更方便、更有感覺。

就目前來說,安卓手機上用 AirPods Pro 還是有很多朋友並不是很習慣的,整體上確實還沒有蘋果手機上用得方便些,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大佬開發出更方便的軟體出來,在安卓中支持 AirPods Pro 的全方位操作。

Apple AirPods Pro 僅售 1599 元,速搶!京東¥ 1799.00去購買?

當然,AirPods Pro 的性能確實很強大,在 TWS 降噪耳機賽道上,它依舊是處於領先地位,對於想要更方便攜帶又需要降噪功能的朋友,AirPods Pro 是很值得大家入手的。


1.降噪 現在的降噪水平相比剛開始下降了至少50%以上 真的很無語

2.癢 帶久了耳朵會癢

3.油 帶久了油 我是油耳朵

4.聽了4399的AirPods Max,感覺降噪和Pro相比之下提升也不大,當然還是會比Pro強一些

5.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沒有地鐵的話,那麼勉強還可以入手,如果常常坐地鐵高鐵飛機的,Max降噪更牛,畢竟價格在那裡

6.降噪功能單一 沒法讓用戶自己調整降噪等級控制,Pro沒有就算了,4399的Max也沒有就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了(隔壁bose Sony都有降噪等級控制)

7.總結一句話,其他廠商是你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蘋果是我給你什麼,你就用什麼,誰更人性化大家自己細品

8.不能手動調節耳機音量(現在除了蘋果 好像別的廠商都可以調節音量了8)

9.材質 都出了這麼多代了, 耳機和充電盒還是塑料的,而且還是光麵塑料,一不留神就會劃花,一個兩千塊的東西,屬實不應該有這樣的做工,最起碼弄成磨砂質感的材質

10.電池續航 雖然在保修期內,電池續航能力下降,可以免費換新,但過了保修期,就得另付一筆費用來更換(希望把換電池的費用降下來),倒不如直接換新一代耳機

11.現在覺得這玩意降噪減弱有兩個可能:1.蘋果技術不到位,處理不好降噪和耳壓之間的平衡; 2.計劃報廢,蘋果有意而為之,故意減弱降噪以促進新一代耳機的銷量

—————————————————-分割線

12.希望今年新耳機加入智能降噪功能,並且不要再減弱降噪了!!好難受的!!(這是重點)

——————我來啦

13.希望升級耳機的防水防汗等級,畢竟人帶久了會出汗(IP54升級到IP68 那想必是極好的


哦,買了之後降噪就被消了,本來那個效果挺好的,當時可能大部分人都說耳壓太大就改了唄。然後就感覺啥都聽得到了。。。。就挺無語


用幾天盒子裏和硅膠套裡面就不少耳屎。

偶爾會出現讓我渾身雞皮疙瘩的電流聲(最近好像好了很多)。

偶爾會出現放到盒子裏仍然處於連接的狀態。

可能由於上一條的原因,偶爾會出現從盒子裏拿出來的時候,一隻滿電一隻身體被掏空的情況。

對第三方無線充電器不太友好,充不進去電,只能充一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