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可以。

但問題是,看電視、上網獲得的知識不成體系。

你可能在上一個網站學到的是歷史知識,下一個學到的是化學知識,又亂又沒有章法。

而且還很可能是:上一個知識點屬於高級知識,你沒有基礎,搞不懂。下一個知識點屬於掃盲知識,你五歲就知道了,沒啥用。

於是你有可能看了一輩子電視、上了一輩子網,好像知道了很多,腦袋裡卻是一團漿糊。

另外。

電視和網路,雖然有知識載體的屬性,但是它也有一個頭號競爭者:娛樂屬性。

沒有任何電視、網站會規定,受眾羣體必須看一會兒知識性內容纔可以看娛樂性內容。

娛樂性節目、網站只會盡最大努力留住你的注意力,它們不會在乎你學到了多少東西,它們只會在意它們的錢袋子,而它們的錢袋子在於它們有多少觀眾。

同時我們又知道。

大多數人都是坐懷就亂的主。

包括我。

一個枯燥乏味的知識節目和一個搞笑卻無營養的奔跑XXX節目;

一個全是字或老教授念經的視頻網站和一個酷爽刺激的遊戲網站;

在沒有其他人監督的情況下,沒人受得了後者的誘惑…

最後的結果就是,電視節目和網站本來是有不少乾貨的,但那些乾貨都會被人遺棄忘卻,之前提供這些乾貨的運營人,因為沒人看也沒流量,活不下去全都嗝屁了。

只剩一堆娛樂性質的內容讓看官們娛樂至死。

讀書的最大好處是,基本上各種書籍都是以某種體系和類別組織內容的,這樣讀者能夠持續進行同類輸入,構建起大格局思維。

另外,人類的本性就決定了,在熟悉某種模式時,我們不太熱愛改變現狀(直白點叫做懶)。

比如各位早上都不願起牀,對不對?

因為起牀花力氣還不爽。

平時坐慣了車的人,某一天走個10里路絕對腰痠背痛的,扛不住。

對讀書也有影響的。

當你坐在那裡開始翻看紙質書,身體習慣了這個狀態後,離開的意願就降低了。

而看書不像網站和電視,沒有娛樂節目誘惑你,那麼你就有一定可能保持看書狀態,進行持續性學習。

別小看這一點,對於一些自制力較差的人來說,這一點用好了簡直可以改變命運。

讀書也是會上癮的,比如我。

不過讀書的癮產生的收益太多太強了。以至於這個「癮」字的貶義特性都有點不適合在這裡用。

那這些途徑到底該如何劃分和使用呢?

最佳的分配方法是:

以成體系的讀書為主獲取知識,輔以網路、電視節目、講座、與大佬交流等等方式,打造一套最適合自己成長的路子。

如果你上網的時候老是去刷劇、打遊戲、看綜藝、逛論壇而靜不下心來,那就隨他去吧。

把看劇當做看劇,看書纔是學習。

誰叫咱是個讀書人呢。

我是風風,當過編輯,幹過寫手,喜歡讀書,現今知乎寫作乾貨的最大量提供者。

歡迎各位大爺小妹來玩啊!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網路發展這麼快,電視節目依然存在呢?

電視劇,綜藝,動漫,網上應有盡有,電視臺為何還沒有倒閉依然堅挺?

再回到讀書這件事,看書,上網,看電視,對個人來說,有一點點區別的。

看書,是作者和編輯還有出版社花費了人力物力財力後,你做出選擇主動輸入,你選擇的風險比較小,信息有效度比較高,因為前期有人過濾信息了;

上網,也是你主動輸入的過程,但是內容需要自己過濾選擇,看看抖音和快手的崛起,就知道一個人的選擇過濾和自控能力有多差了。信息獲取度和效率非常考驗個人能力。

看電視,算被動輸入,好處是有人替你選擇信息過濾了,但是電視是圖像輸入,與書本不同,看看那些小說改成電視劇被罵的,同樣還有漫畫改成動畫被黑出翔的,就知道圖像輸入和文字輸入還是差別很大的。

吳軍博士在《見識》一書裏有些觀點,推薦你看看。

本書沒有說教,沒有大道理,講對投資項目的選擇,講谷歌騰訊公司的發展娓娓道來,並沒有讓我這個小白覺得多麼高深莫測,相反,與我在日常生活學習朋友交流中習得的一些「見識」深深共鳴。

這本書對於提高一個人的「見識」真的很管用,尤其是出身於社會底層,可以窺探到社會精英們的工作、生活、思想到底是怎樣一個狀態。

人一生的命運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受限於人的見識,而命運的改變首先需要見識的提高,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

跟著聰明人長見識。

吳軍人生進階三部曲:見識+態度+格局(京東套裝共3冊京東¥ 83.50去購買?


讀書獲得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心態。讀書的心態,一個人如果可以長時間讀書,自然而然的就會越來越有耐心,漸漸地可以生出一種讀書人的氣質。

再者說,手機電腦上的知識類視頻都有圖片,音樂,以及講解人那富有感染力的音調動作。這些東西雖然有利於人對知識的理解,但卻會降低你對這些知識辯證思考的能力,使你自覺不自覺地就會認為這個人說的是對的,這就是真理。比如有許多對民眾的洗腦演講就是利用人的這種心理。

但讀書不一樣,一個人在讀書時就只接收文字帶來的信息,最多偶爾來幾張插圖,這些東西對你的主觀判斷影響並不大,如果書中出現與你三觀相悖的地方,你會本能的去思考究竟什麼纔是正確的 。

如果是純知識類的書籍的話,看到一些問題後你會先思考一下自己如何解決,但如果是視頻的話可能就直接給你講解了,這在無形之中就減少了鍛煉你思維能力的機會。

最後我要提醒題主一句:讀書獲取的不僅知識,更是讀者與作者三觀碰撞的一次機會,所以一本書如果讀進去的話對一個人完善三觀還是很有幫助的(網文中的爽文,小白文除外。),而一個人越完善越成熟,這個人便會自然而然的生出一種氣質,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希望題主不要浮躁,要講武德。我勸題主耗子尾汁。


普遍認為讀書是獲取知識的很有效的途徑,並不是說電視,電腦就不行。適合你的纔是最好的,因人而異。


終於看到這樣的問題了,真的非常感慨。

為什麼要讀書?你知道嗎?網路上的內容很多都是受到演算法的控制的,你再強大,也逃不過演算法的強大。像什麼抖音,快手,都是受到演算法的控制的,他會給你推薦你喜歡的東西,他知道你喜歡什麼東西。你去抖音,什麼都不看,每天就看書法,兩天以後,你的抖音就會變成演算法的工具,就會變成一個教你書法的平臺。快手也是一樣,這些平臺完全也可以通過看你關注的人看你喜歡什麼東西,這就是很恐怖的。你以為你在看抖音,看快手,實際上你已經被演算法控制了,現在沒有演算法的平臺可以說沒有了,演算法只能說是相對的少一點和多一點。喜馬拉雅和B站可以說相對的不受過多的控制,但肯定也是有推薦機制的,也是有演算法的。記得有一回,寫政治學習筆記,裡面就有一批批判演算法的文章。

看手機的APP可以說會越來越傻,因為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東西,最具代表性的平臺可能就是今日頭條了,經常看那個東西會讓你變傻的,我看到無數的人看網路(包括但不限於以上APP)越來越傻了。

而人有一種本質,就說看手機的時候你會相信一些話,你會不思考,為什麼一大羣傳銷大師來到網路你就信了,因為你堅信網路了。我遇到過一羣人,在網路上面尋求結論,一個沒有結論的問題他們也要結論,事實上,這就是網路的一個作用,你不會思考了。像看視頻的時候,我也一樣,只進知識,而不思考知識,看半佛老師視頻,我就沒有思考過什麼,只是記住他的語言有的時候還充當復讀機,和朋友說話的時候嘚瑟幾句話。

電視其實也是一樣,如果你只看一類節目,只看一個頻道,可以說也是會變得傻的,你的思維,你的觀點都會被禁錮起來,所以這就說你為什麼要看書了。

看書的時候,你會思考,你很難輕易的接受書中的觀點,你會認真培養耐心的習慣,這是非常好的,這樣你至少不會變傻。

所以,從現在開始,趕緊看書吧,不要被那些網路殘害了,加油,奧利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