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樂趣》中王小波寫道:「有些人認為,人應該充滿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調地低下的思想。這種說法聽上去美妙,卻是我感到莫大的恐慌。因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總和就是我自己。」

我反而覺得這也挺有意思的。

首先,閱讀本身就有種冒險的性質。你原有的觀念、認知、意向可能隨時到冒犯,但如果你嘗試去質疑,去消化,然後錘鍊出自己的理解就是一次成長。而且據說閱讀最好趁早,越年輕,越是20多歲的時候,你讀的知識,就越容易融合在你的骨骼和血液里,等老了,可能就只是裝飾品,不那麼容易成為你自己的東西了。

其次,就是遇到冒犯之後的選擇了。

我很喜歡羅素《幸福之路》里的一句話:「教育的本質是用來提高人享受生活的能力的。而最高級的享受是靈智上的思維的觸動和啟發。」就像王小波提到在插隊時候沒有書的痛苦,比如隊里曾有一本奧維德的《變形記》,在經歷了日復一日的蹂躪後,終於悲慘的消失了,這說明痛苦的不是他一個人。而痛苦的極致並不是一個人被封閉在孤獨的空間里,沒有自由,沒有可以交談的朋友,而是一同被放逐在外,感到天地之間同樣充滿寂寞,你的同伴和你一樣痛苦。

所以你看,其實沒有差異的觀點也挺難受的。

而知識的差異帶來人們享受幸福能力的差異,在當今時代,精神食糧的匱乏肯定是不存在的,可怕的是「推送」這個妖精一般的存在。比如以前是搜索時代,人看到或默契或驚艷的文字或博主,恨不得順著網線追過去,有思想的愉悅,交鋒的快感。現在是推送時代,一方面因為演算法越來越懂你,你就越來越往一個方向走,結果你越來越自信,然後就在繭房效應下,你越來越成為你自己。

我聽過有一個現象叫做「功能性文盲」,就是說人很難接受新的東西的時候,那麼他所讀的東西就是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我其實有時候也就覺得吧,我自己讀書的時候,也不就是這麼。不是在尋找個性,發現自己特立獨行的一面,恰恰相反,我是在尋找共性,總能在字裡行間找到自己的一種印證。另一方面,是心態的變化,就是流量時代帶來的讀者的上帝心態,我看得起你,我才給你流量,是一種施捨心態。這種細微的、點滴的心理變化,其實挺害人的。

最後,我覺得吧,及時對線,想撕就撕,這事兒歸根到底,其實無所謂,鬆弛一些,還是看心情哈。


根據書而定。

1、關於學術專著、課本大綱等等,尤其是自然科學類的圖書。

有可能確實是錯了,但是概率非常小。畢竟那些書已經流傳多年、經過多人審定,被檢驗過了。

你應該再讀下去,你還是可以堅持認為你是對的,這是激發你往前探索的動力。

等你站得高些,視野寬些,可能會看到那本書里你當初不認可的觀點的合理性。

又或者,你修正並完善了作者的觀點,你獲得了學術成就。

2、關於人文社科類圖書。

馬塞爾·普魯斯特表達過這意思

事實上,每個讀者只能讀到已然存在於他內心的東西。書籍只不過是一種光學儀器,作者將其提供給讀者,以便於他發現如果沒有這本書的幫助他就發現不了的東西。

讀文學,只是在跟你原本就認同的觀點「邂逅」,你會幸運讀到一本對你有用的好書。

不認可的書,沒必要再讀了。


1.文史類書籍 - 你可以毫無理由地反對作者的觀點,這種行為一點問題都沒有。

2.理工類書籍 - 當你反駁牛頓定律的時候,請先拿出證據。


那就不讀,或者琢磨琢磨他為什麼這麼寫


這是好現象,近代以來的進步源於敢於質疑權威,無論它是印在書上的、還是刻在石頭上。

但質疑不是胡攪蠻纏,自高自大。首先,你要將作者的觀點真正深入的理解,梳理清晰,要參靠一些相關的論述,驗證自己是否誤解了,要努力弄明白作者說的是什麼,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說,而非想當然。

然後,你應理清、說明自己的質疑,要說明自己的觀點、論據,論證為何質疑,和可能更好的答案。

現代的文明、科學就是如此成就的。

廣告:如何用小築做讀書筆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