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潮牌」分時裝和街頭,時裝有精緻的剪裁從而達到給人一種舒服和一氣呵成的感覺,街頭就是很休閑,一般是有那種很「潮」的圖案或者logo,穿他們的目的就是好看裝逼,符合自己的性格唄


受身邊圈子影響,加上網上各種推廣,有的人是會穿搭,穿起來好看,有的人只是為了裝


首先定義什麼是潮牌,說白了就是一些非大眾化的品牌,可是當人人都穿所謂的潮牌那他們也行也就跌落神壇了,所以潮牌並沒有個明確的標準,在我看來只有潮人沒有潮牌,真正懂得設計和潮流的,地攤貨也可以給你搭配的很潮,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還是太關注於品牌而有些忘記了產品的本身的價值和意義。陳冠希曾經說過「潮流是一種生活態度」,所以很多人穿潮牌一方面確實說明我們的生活比以前好了,當然有些人也只是跟風,這其實都無可厚非,我覺得活出最真實的自己就是潮。而且現在很多所謂的潮牌其實也不算很貴,既然自己喜歡又能承擔,那不妨讓自己享受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至少它們還算不上奢侈品,好看的東西喜歡便買了,也沒有降低生活質量,要喫土喫泡麵啥的買就好。喫著健康的食物,穿著喜歡的衣服,這樣的生活就很好了。


因為社會在進步,跟上我的腳步不迷路。

潮牌主理人。


一種社會風氣吧 帶動著年輕人


年輕人追求時尚,無可厚非。現在40歲都還感覺很年輕,跟過去完全不一樣了。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有一個「優越情結」的理論,該理論指出人在實際上可能存在「自卑情結」的情況下,習慣表現得很優秀,繼而沉浸在虛假的優越感裡面。其中典型的例子是「權勢張揚」,即通過某種方式顯示自己是一種特別的存在。

虛報履歷或者過度追逐名牌服飾就屬於權勢張揚、具有優越情結的特點。這些情況都屬於「我」原本並不優秀或並不特別。而通過把「我」和權勢相結合,似乎顯得「我」很優秀。這也就是「虛假優越感」。這種虛假優越感根源在於懷有強烈的自卑感。十根手指全部都戴著紅寶石或者綠寶石戒指的人,與其說是審美意識的問題,倒不如說是自卑感的問題。

也就是一種優越情結的表現。

——《被討厭的勇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