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集顯一開始的目的僅僅是降低成本,rgb三廠以前都是有自己的主板業務,後來老黃好像是因為不賺錢吧(具體我忘了),不做了,才變成現在ia大戰的。

後來呢獨顯性能越來越強,集顯更多的充當輔助運算的功能了,到了筆記本上更是如此,考慮到體積,散熱以及攜帶重量做的妥協吧。intel整合北橋開了個hd系列,amd整合進一塊變成了apu,這些顯卡性能完全看不了,大多數只是為了幫CPU分擔算力用的


集成顯卡最初誕生是為了降低成本,到現在更多是為了強化移動平臺的能效。

首先,集成顯卡是在主板還分南北橋時代的誕生的,AMD、Intel和NV都有自己的主板,都有搭載各自集顯的型號,主要滿足低顯卡性能需求的辦公用戶,後面又搞了板載顯存等花樣,來順便滿足低畫質遊戲的需要。

NV感覺不賺錢,後面不玩主板了,集顯也到此為止。

Intel把北橋整合到CPU裡面,集顯也跟著搬進去,從此開啟HD核顯時代。

AMD其實想得比Intel更快,大力鼓吹APU概念,就是把集顯整合到CPU同時,將其運算能力也算作CPU性能的一部分。

到現在,核顯除了提供基本的顯示輸出,更是補充CPU運算短板的輔助,因為GPU更適合超多線程並發處理,在OpenCL渲染之類應用下更有優勢,也就是說,有效提升處理能耗,也就是說對筆記本的意義要比臺式機更大,也就按照這種思路,Intel把完整的高性能核顯給到筆記本平臺,而臺式機平臺的核顯通常相對閹割。


是為了省電和減少發熱量而誕生的


集顯對消費者省錢啊

廠商還能小賺一筆還能攢新技術


我認為不是,集顯最初只是降低耗電和成本而生,現在嗎。。。這玩意是更多的注重便攜和能效(我筆記本是RX VEGA10集顯,感覺玩MC和做ADD還行)

現在筆記本基本都是集顯,尤其是輕薄本

我認為買顯卡,你買這個更好,玩下面這個大型遊戲很好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