颳風天對於釣魚來說有有利的地方,也有更多的不利。首先來說風力大,對釣魚來說影響巨大,大風對任何季節來說都是釣魚的不利因素。其次是風向的不同,預示著不同的天氣,可能是降溫天,也可以能是暖濕氣流,會影響氣溫的變化,也會影響氣壓的變化,氣溫和氣壓都是釣魚中的重要參考因素。

一、颳風天對出釣的影響

颳風會導致水溫降低,同時也會增加水中的溶氧情況,這兩點是對水域的最大影響。在氣溫高的時候水中的溶氧不足,颳風提升了溶氧,這是正面影響。但是氣溫低的季節魚活性不足,甚至處於休眠狀態,本身對溶氧的需求就不高,水中是否增加了溶氧對魚是沒影響的。所以是正面還是負面,首選是看季節和氣溫。

不過不管什麼季節,颳風對釣魚還有三個比較大的影響。第一個就是拋竿問題,不管是手竿還是拋竿,風力過大都容易出現拋竿不準的情況,對手竿尤其是臺釣的影響最大。第二個就是颳風導致水面波浪起伏,尤其是在大水面中更加明顯,這非常影響看漂,容易導致看漂不清楚。第三個就是颳風容易導致線組偏離窩點,俗稱走漂。以上三個是釣魚的最大不利因素。

二、風向對釣魚的影響

1、民間有北風冷南風熱的說法,北風或東北風帶來的是涼爽甚至是寒冷的天氣,南風帶來的是悶熱或者是暖濕的天氣,不同季節對於哪種風向釣魚也是有區別的。氣溫高的季節釣背風,涼爽而且高氣壓,魚沉底咬鉤瘋狂。氣溫低的季節釣南風,暖和而且溫差小,水溫穩定而且稍高,是冬釣的最好天氣,但是絕對不適合其他季節。西南風氣溫高,多數季節魚會上浮,所以魚非常難釣。

2、颳風天會導致下風口出現上下水層交換的情況,會提升水中的溶氧降低水的溫度,還有會食物、藻類、草籽等天然食物被吹到下風口,通過水的交換作用被帶到下層。所以很多季節會釣下風口,但是不適合冬季,在水溫高的季節釣下風口絕對是個好選擇。

颳風天的幾個技巧:

1、大風不出釣,任何季節都是。如果是冬季,使用線組比較輕盈,要選擇順風或者避風死角,這時候向陽反而不如避風重要。其他季節可以尋找避風、順風的釣點,比如背後有障礙物的釣點。

2、跑鉛釣,是防風和防止小魚鬧窩的重要方法。跑鉛釣的鉛墜可以很重,因為鉛墜在這種釣法中是不動的,動的是魚線。所以首先可以做到拋竿準,其次是躺底的鉛墜可以固定住線組,不會出現走漂的情況。

3、雙鉛釣,可以增加鉛墜的重量,目的在於拋竿做到準確,同時到底的鉛墜比較小,靈敏度又有保障,到底的鉛墜雖然小,依然有固定住線組的效果。

颳風天看漂不方便,釣目可以稍高一丟丟,仔細看漂,因為漂尾雖然隨著風浪起伏,但是跟魚口完全不同。


在天氣範疇裏,風向對海釣影響較大。沿海漁民垂釣時總是首先看看當天的風向,根據風向來判斷是否能釣到魚。

根據多年的實踐和廣泛的瞭解,我國北方沿海大多數地區刮西風時(西北、西南風),魚比較喜歡咬餌,上鉤率較高,而刮東風(東北、東南風)時上鉤率則低,收穫往往不佳。沿海漁民有刮東風「魚撞頭」或「魚頭痛」的說法,究其原因,是由於我國位於太平洋西海岸,刮東風時,風由海面向陸地吹來,此時魚到岸邊索餌,極易被海浪湧撞到岸邊或礁石上,因此有「魚撞頭」和「魚頭痛」之說。在這種環境下,魚類不願意到岸邊索餌,所以刮東風魚類不急喫餌,上鉤較少。當然,進一步的原因不止這麼簡單,還需研究。

另一方面,從魚類的生理活動情況來看,魚類有喜歡迎風覓食的特點,水流可以為魚類帶來食物。刮東風時,魚類在一定範圍內迎風索餌,因此會迎風而行,所以沿岸下風頭魚類較少,釣魚往往不會有理想的收穫。

此外,大多數魚類有懼風怕浪的特點,刮東風時,沿海的海浪相對較大,魚情不佳。所以,釣者出釣前應關注風向,進而選擇時間進行垂釣。

發佈於 2018-10-08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Dr XiaDr Xia工程師

能拋出去情況下坐下風口釣淺水

風大拋不出去就死鉛隨緣吧


能拋出去情況下坐下風口釣淺水

風大拋不出去就死鉛隨緣吧


風不大沒影響,太大漂不準


看你釣什麼魚!釣鯽魚 鯉魚 草魚影響較大,羅非影響一般主要看你選的位置,釣大頭 白鰱就影響不大。而且也得看你用什麼的餌料,用蚯蚓 紅蟲一類的就影響不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