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爆發了

二者誰贏的概率大些?

希望分析一下兩者擁有的資源後勤,地理條件,氣候因素,個人指揮能力,在來討論兩者決戰的勝利與失敗。


打不打不在諸葛亮,在司馬懿。

諸葛亮五次北伐,蜀軍主力與魏軍主力的決戰有且僅有一次,那就是鹵城之戰,以蜀軍大勝告終。

一次北伐街亭之戰不是諸葛亮的主力,而是馬謖的前軍。二伐的時候魏軍主力沒有出動,蜀軍撞了陳倉要塞沒啃動就撤了。三伐是蜀軍主力由魏延帶領,對魏軍地方戍衛部隊由郭淮帶領。

只有四伐的時候,是魏軍主力對蜀軍主力,這一戰就把司馬懿打出記性了。其實張郃和蜀軍打過交道,四伐的時候他一上來就主張避免主力對決,司馬懿不聽,結果喫了虧還把張郃送了。

到了五伐,司馬懿漲記性了,各處路口一堵,跟你耗。諸葛亮連女裝都送了,目的就是逼司馬懿決戰。可魏軍上下,從曹睿到司馬懿,意見已經統一了,耗著,不打。

別說諸葛亮多活5年,就是再多活十年,二十年,魏軍的大方向也是不會變,耗!


不會的,對於西線戰場諸葛亮做夢都想和司馬懿決戰,司馬懿西線戰場一直防守,纔有那些比如穿女生衣服那種事


總體上來看,諸葛亮的幾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最後一次,也就是失空斬和五丈原,是抱著戰略決戰的目的來準備的,其他的時候更多是抱著響應東吳、破壞曹魏前線。

很值得關注的就是諸葛亮北伐的準備時間。除了第一次和最後一次,諸葛亮基本上就是把北伐當春遊了,每年天氣一好、糧草一夠就動身。

然後有兩點值得注意,當然這都是我主觀臆測的。

一是前幾次北伐,諸葛亮的地位並不穩固。

至少沒有穩固到後期的曹操、司馬懿那種程度,「眾正盈朝,皇帝可以垂拱而治之」。

蜀漢主戰派、主和派一直有對立,諸葛亮在的時候,主戰派勢大,但是諸葛亮北伐前還是需要上個出師表把這事兒定下基調;同樣,蜀漢的官吏中如諸葛這樣鞠躬盡瘁的人也是少數,如譙周這樣苟圖性命的,以及如李嚴這樣爭權奪勢的,也不是隻有一個兩個,直到第四次北伐,李嚴還敢搞事情。

所以蜀漢的政局只是和曹魏、東吳比起來,相對穩定,畢竟一方面依靠外敵轉移了內部矛盾,另一方面益州原有的地方世家大族經過幾次戰亂基本上被削的沒話語權了。依法治國的諸葛亮連自己都罰,還會放過其他人?所以諸葛後期的蜀漢,居然是三個國家中大赦最少的。(劉備時期諸葛治政的理念是和諧,劉禪時期諸葛治政的理念是穩定,有時間可以單開一個專題說說這事兒,其實分析起來也挺悲哀的。)

二是諸葛亮的軍事水平,特別是臨場指揮的水平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在以極可怕的速度提升。

擒孟獲之前,諸葛亮的戰場指揮實例很少,主要是參與戰略制定和一些軍隊輸轉的工作,漢中對戰時,甚至需要諮詢功曹把握出兵時機。

七擒孟獲軍事上的操作真的不如心理戰出彩。一次北伐指揮能力先不說,用人不當這個鍋要背的。二次北伐沒注意後勤,然後沒推動郝昭,好在撤軍時搞死了王雙,算保全了顏面。三次北伐終於有了戰果,拿了武都、陰平二郡,隨後曹魏伐蜀,史書為尊者諱,寫的不清不楚的,司馬懿詭異的行軍路線說他沒開高達我是不信的。四次北伐是五次北伐中含金量最高的,諸葛亮在曹魏基本上把所有還喘氣的老將都排出來的情況下(司馬懿、張郃、牛金等),在以少打多、李嚴還坑諸葛亮的情況下,最後「司馬懿大勝諸葛亮」,斬首數萬,然後諸葛亮大概依靠著剩下的「幾千人」,「勉強抵抗」著司馬懿的大軍,一個不小心還把張郃給搞死了。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五次北伐也就是秋風五丈原。在前線只熬了六個月的諸葛亮很難說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所以這一次,諸葛亮是抱著死志的,甚至還拉了孫十萬一起打,然後孫十萬不負所望的輸給了他爹的孫子,或者他哥的爹的侄孫(取決於曹叡到底是曹丕、曹植還是袁熙的子嗣),諸葛亮在前線六個月,司馬懿始終泡茶看報紙,千里請戰,甚至連女裝都穿了,就是不打。理由諸葛亮說的都很清楚了,司馬懿真要打的過,請戰個屁。然而問題在於,按照晉書說法,司馬懿基本沒輸過諸葛亮,一伐二伐沒參加,三伐輸的都是別人,四伐還大勝了,你那麼能打,怕個鬼啊?

那麼我們來看,諸葛亮從最開始指揮失當,到有來有回,再到勝多敗少,再到以少打多,到做最後的反向不戰而屈人之兵(雖然是人家為了實施意圖),他的軍事實力的提升,可以說是一日千里,特別是在他的對手都不是庸碌之輩的情況下。

如果晚死5年,會怎麼樣?

諸葛亮自己其實很明白,他在隆中對中說了,蜀漢統一天下的基礎是,荊益二州,天下有變。到了出師表時期,連他自己都很悲觀,說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他死後費禕說的更明白,葛相那麼牛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們這羣five就別死那腦細胞了。

走麥城後沒了荊州的蜀漢,人口、糧草還是其次,最主要是人才的損失,益州被劉璋養的毫無進取之心,難得幾個人才都是主和派、降曹派,荊州來的基本上都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諸葛亮一死,蜀漢內亂幾乎就是必然,能控制在之後的那種程度,我都要佩服諸葛亮選的這幾個接班人實在是人品不俗。

從一開始北伐,諸葛亮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是也並非沒有機會,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天下有變」。

諸葛亮時代的蜀漢強在穩定,唯一一次還是李嚴這種不成氣候的,反觀曹魏的淮南三叛、東吳的立儲之亂,實際上都傷了國本。如果諸葛亮真的能夠遇到一次(高平陵事變在他死後十五年,淮南三叛則更晚,可惜葛相一死沒人把握得住機會),在天下有變、曹魏自顧不暇的時候北伐中原,佔據雍涼,那麼真的就是誰主沉浮未可知了。

歷史上北周、北齊、陳後期大體上就是這樣的格局,最後可是佔據益雍涼的北周贏了。

當然了,這種假設五年並不夠,可是如果給葛相五年,在五丈原陪著司馬懿打太極拳,用一州拖著九州一起耗,誰也說不準亂子會不會提前起來。

而在此之前,與其說是戰略決戰,更不如說是戰略相持而已,葛相拿了兩郡、敗了幾仗都不過雲煙而已。

純從理性角度,我不希望葛相贏,不然恐怕其後幾千年中國文化恐怕都會充盈著英雄史觀的流毒;但是純從個人的角度,我是真的很好奇,一個成功了的諸葛亮,不必浪費時間在骯髒的戰爭遊戲中,可以治大國如烹小鮮的他,到底能將國家推展到什麼程度。


司馬懿會避戰,而且曹叡也會支持司馬懿的避戰策略。

司馬宣王率諸軍拒之。詔宣王:「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乆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亮自至,數挑戰。宣王亦表固請戰。使衛尉辛毗持節以制之。姜維謂亮曰:「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矣。」亮曰:「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諸葛亮求戰而不可得。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三國時期很難爆發戰略決戰。縱觀三國戰略決戰,兩方都想打的不多,石亭一個,界橋一個,別的暫時想不起來。大部分是啥,兩邊都在等,等對面出破綻,先出的破綻的就成了失敗的一方,比如夷陵,比如官渡,甚至漢中和赤壁也類似這種形式。究其原因,三國攻弱守強太嚴重,比如曹巢湖,比如孫合肥,比如諸葛陳倉。一旦大軍攻城費勁太多,破綻太大,被人打一波就完蛋了。當然,初期和末期還有一種就是純粹實力壓人,國力夠了就是a。

所以問題很簡單,第一諸葛亮和司馬懿是比較謹慎的人還是推崇搏一搏的人。很明顯,都是很謹慎的人。第二諸葛亮和司馬懿軍事水平咋樣,是那種露出一個破綻千里之外都知道了,自己還沒注意的人嗎,很明顯,兩人都不是。最後,諸葛亮和司馬懿會五年時間忽然戰爭實力大增,直接a上去就能贏嗎,很明顯,除非進入知乎宇宙,不然都玄乎。所以,最後結論很簡單。不能,除非兩人有一方後方失火,不然絕對爆發不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