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二了,專業原因比較忙(五年制)

第一次接觸鋼琴是2018年暑假,我在鹹 上逛,看到同城出電鋼,出於對鋼琴的嚮往,當機立斷我就收了(主要還是看到便宜(?ω?))

拿到琴,第一首曲子是追光者的伴奏(帶和絃),當時練的時候看的數字簡譜(五線譜也認得就是看著費勁)很快譜子就背下來了。

後來因為高考專業錄炸了加上考的不好,復讀了一年。高四是真的忙,可我還是偷偷報了四節鋼琴課(特別感謝我的啟蒙機構)第一節課學的小湯(開始看五線譜)第二次上課前把小湯1和2彈完了,後面三節課學了夢中的婚禮和卡農的開頭。

我的鋼琴課告一段落(零花錢不夠加上忙)老師說我有天賦(開心),當時夢中的婚禮能完整彈掉(可能還帶著一點點感情吧)但我知道我彈的曲子拿不出手,就感覺跟學了很多年的彈的就是不一樣。

高考完在別處又摸了兩節鋼琴課,基本上是在家自娛自樂,當時學了一點車爾尼,小奏鳴曲。

我想認真學學鋼琴,但我不知道我的可負擔的起。一是覺得一堂課老師能教我的東西比較少,二是不知道該報什麼樣的班,成人班或者考級的班。

那如果我自己練的話會誤入歧路麼?就比如說我現在的壞習慣是彈琴不咋看譜子,喜歡背,然後指法有的標了我也不確定我是不是會彈錯。還有其他一些更高級的東西我也不知道阿巴阿巴。

是繼續自娛自樂還是去深入(從頭)學習呢?(/ω\)我好喜歡鋼琴鴨!!相見恨晚


不請自來,姑且提供一個折中的建議:

老師還是要找,建議找個有經驗、腦子靈活的老師,適當打破傳統學習路線的束縛。要是學業繁忙、學費預算有限的話,可以和老師商量隔久一些上一次課(比如說兩周到一個月),平時可以依靠網上的視頻講解、和老師或者琴友交流來輔助學習。


自學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進度慢,最重要的是,其實每個好點的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個教學套路,除了能學彈琴技巧,還能讓你在不斷的練習中,形成自己對音樂的基本判斷標準,例如,聽到一段演奏,或者看到一段彈奏的視頻,你能馬上根據琴音和演奏者手指的運動判斷出他彈得好不好,知道所謂「專業」的人究竟專業在什麼地方。這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跟老師的不斷互動、老師不斷給你糾錯達到的。當你有了這樣的認知以後,其實就算基本入門了,再想是否自學可能會更事半功倍。

否則,如果在開始階段就是自己網上看到什麼喜歡的曲子找譜照著彈,或者看到什麼網上說好的視頻教程就下載下來跟著練,由於缺乏老師給你反饋,自己又沒有相應判斷標準,只會越練越迷糊。

另外說到價格問題,如果真的有心學古典鋼琴,就不要想這個了,這錢必須得花的,每週至少一節課,而且起碼得學好幾年,1W起步。如果是想學流行鋼琴/即興伴奏,又可以無視各種手型,倒是可以考慮下網路視頻課,我知道一個還可以的目前價格不到2K,我目前也在考慮中。


自娛自樂學可以,如果不想彈琴像雞爪子一樣,我建議找老師,如果心疼錢,那就自學,不過自學的鋼琴肯定一大堆初級技術問題和節奏問題,還可能因為自身的音樂理解力有限而有自學無法領會的知識點,這時上知乎裏問嗎?乞討式的學古典音樂是我最看不起的方式,這相當於認為古典音樂沒有價值,就像看電影買盜版一樣。當然也可以很有骨氣的說我不食嗟來之食,然後整出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錯誤只不過自己聽不出來自high,有種皇帝的新裝的趕腳,但這樣也沒什麼這纔是自娛自樂的精髓。另外找老師學也不代表一定就學的深,老師都是根據業餘的需求來制定學習程度與進度的。準確的說專業學生的學習進度、強度與選曲是由老師來決定,而業餘學生的授課程度、內容、選擇教材是與業餘學生的需求不斷調整而定的。

最後我想表達的是古典音樂自學不是不可以,但出發點是為了自己省錢而去不斷諮詢專業人士免費教的思路我會很鄙視,也不會尊重這種出發點,如果可以做到不畏懼錯、不乞討藝術,那麼自學是你個人行為,無需聽別人建議,自娛自樂不找老師沒問題,只要不給人添麻煩自己怎麼娛樂都是極好的。

成人班和考級班都不是學習音樂的良好打開方式,考級證書對任何人來講就是證明自己是業餘學習者,如果不需要向人證明自己是業餘的話,找個老師按部就班的學,既不是成人班也不是考級班。


可以自學,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先找個老師學一段時間,自己再自學效果會更好,祝你好運


可以的,多注重一下理論知識,網上也有教學視頻可以多看看,邊學邊練,理論結合操作會更快


基本可以


謝邀,想彈下來一首不那麼難的曲子,可以自學,想把曲子彈得能聽,建議找老師


可以


可以的。

手搓核彈都有自學的,沒毛病。

網上還有教程。

快樂就好。

想當成工作就去找個老師,畢竟正經核彈還是要科班出身纔好整活。

話說你琴都買了,能不能自學自己心裡沒數?


可以自學,可以先挑好自己喜歡的曲子,然後自己練,覺得有必要找老師聽一下的時候再去上一節課,看看有什麼可以改進的。


可以


鋼琴自學純屬扯淡。

首先說啥是鋼琴,鋼琴叫pianoforte,意思是弱強,說的深度點就是強弱分明層次分明表現力豐富,達到這樣的要求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這技術需要有導師指導,長時間學習練習才能掌握的,新手練習鋼琴大部分精力集中於動手指,手指動的對不對,聲音對不對是顧及不到的,這就需要導師的指導。單純的的彈對音符彈準節奏是可以聽聽,沒有技術處理不算鋼琴,這樣的演奏電子鍵盤電鋼琴就可以玩,貴巴巴的買鋼琴就是為了他叫pianoforte。沒有導師如何能做到piannoforte。


對絕大部分人來說幾乎就是浪費時間,你要說可以不可以,當然可以。但性價比太低。任何技術,在入門階段花錢找老師學是性價比最高的,效果是巨大的。

自學需要極大的興趣和對學習過程完整的認識+超人的自制力。這個普通人根本不具備,入門階段能通過純自學入門的鳳毛麟角。

到了後期,老師反而不是很重要,都是靠自己的悟性和眼界,可以說所有的藝術形式到了高階的階段都是自學。


有毒警告:

科班不要看!考級的不要看!要做大師的不要看!

根源上,搞清楚你愛鋼琴還是愛音樂,想要練習鋼琴演奏技藝還是用鋼琴類鍵盤樂器玩玩音樂,能演奏一些旋律,彈彈唱唱自娛自樂。如果是前者...嗯,無話可說,努力練吧。如果是後者往下看。

成人和蒙童最大的區別是,成人可以在清晰地瞭解原理後自己找感覺,而蒙童只能在一遍遍的重複中尋找原理。一個是由知而行,一個是由行而知。當然最後必須形成肌肉記憶的本能纔可能達到藝術高度,這個練習量是必須的。所以基本上,成人練琴先要知...與其背譜不如去學樂理懂譜,與其背指法不如先去概要地瞭解一下指法安排的原則,與其盲目地找練習曲不如把娛樂旋律和技術練習分開。自娛自樂,娛樂第一...下面幾條小建議。

  1. 從樂理入手。一般人鋼琴學習開始的糾結之處,除了手型發力外,最大的問題是樂理不通...像孩子一樣從大小湯搞起,今天認識123,明天認識456,一邊糾結指法一邊蛋疼於樂譜看不懂實在是沒效率。樂理可以高深,但也可以是常識,掌握自然大調、節拍、音程、和絃與轉位足夠了...對於一個成年人要多久?最多10個小時。當然我不是說你能快速的移調,打準拍子,一眼就看出和絃,但是心中有譜總比沒譜強吧...。
  2. 從簡譜入手。除非你是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大部分人學鋼琴還不是因為聽到了一些好聽的流行音樂或者流行鋼琴曲,甚至專門為了婚禮突擊...比如典型的kiss the rain,夢婚之類的。這些曲子旋律都很簡單,體現不出五線譜的樂團優先優勢。簡譜的好處是直觀,從簡譜轉五線譜不過是寫法變化而已,但你入門時的懵逼感會低不少。
  3. 不要沉溺於手型。手型觸鍵是為了發力,發力要求是配合聲學鋼琴的琴槌觸發機制,然而一來基本上你不會去挑戰什麼鍾、鬼火、拉3啥的,不會指望這輩子會靠演奏喫飯,二來電子鍵盤對於力量要求不大。所以...手型、發力啥的能學你就學學,不能你就找個鍵盤玩吧。電鋼琴啥的就挺好。單手練的時候可以換換音色,比如天空之城,你練右手直接換成長笛,一些流行歌直接換成吉他,比單手鋼琴音色帶勁。
  4. 哈農要好好學學....哈農基本可以算是鋼琴肌肉練習。譜很簡單,但是基本技術覆蓋全面,自學的時候別忘了這個。即便你使用了一些變種的類鋼琴鍵盤樂器,可以在力度很小的情況下就很輕鬆的彈出聲音,依然可以用哈農練節奏、音階、琶音、雙音、和絃等。

再次,以上針對作為業餘興趣發展,不以考級、求學、謀生為目標的娛樂建議...認真學的別看這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