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搭配理論上沒問題,但實際使用中建議適馬24-70(廣角很重要,24和28差距很明顯),85也推薦適馬的1.4款,因為F1.8和F1.4效果天壤之別。建議買前去地麵店試試效果,或者看下影像狗的測試文章,我們有相關的測試內容,包括28-75和24-70的對比,85的單評


當然可以的,這套是性價比+輕量化最好的搭配方案了,素質也不俗。

騰龍2875比適馬2470、原廠2470gm廣角端小了4mm,但我覺得不是大問題,掃街神器gr3還是28mm,x100系列也是等效35mm,掃街、人文紀實類照片完全夠用了。用過它的都知道素質是不錯的,主要是輕,你上街背著不太會累。輕量化上穩定器也不虛,如影sc什麼的我自己在用完全沒問題。

現貨 騰龍(Tamron) 28-75mm F2.8索尼EF卡口京東¥ 5580.00去購買?

85 1.8也是出了名的性價比高,對焦比自家85 1.4gm還要快一點點,素質大概能有個gm鏡頭的85%+的實力,再加上輕便,拍攝特寫、人像都是非常不錯的。

索尼(SONY)FE 85mm F1.8全畫幅中遠攝定焦微單相機鏡京東¥ 3899.00去購買?

如果在變焦頭上追求畫質的話,適馬的24-70也可以考慮。不過前提是要能承受適馬頭的重量:D

往期文章推薦

  • 相機選購指南:有哪些值得購買的微單相機推薦?
  • 索尼相機配件推薦:索尼微單值得入手的配件推薦
  • 攝影包選購:有什麼值得購買的相機包?
  • 存儲卡選購:索尼、佳能、尼康全畫幅微單用什麼存儲卡?
  • 索尼微單選購:買a7c、a7m3、a7r4還是a7s3?
  • 索尼鏡頭推薦:索尼微單A7M3、A7R3、A7C鏡頭購買推薦
  • 索尼全鏡頭圖鑑:索尼全畫幅相機配什麼鏡頭?(原廠篇)、(副廠篇)


視頻的話28-75挺好的,這一套搭配挺合理的


可以把騰龍這個換成適馬的24-70,24和28的視角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個人覺得75mm 端2.8和85有點類似不妨買個超廣角或者長焦玩玩


不如買適馬的索尼卡口24-70 F/2.8Art以及適馬 85F/1.4.畫質不比索尼G大師鏡頭差。


拍視頻的話,個人感覺廣角端上到24還是有必要的,如果你覺得沒必要,那我覺得35 1.8更香。

人像方面85 1.8沒問題。


預算不足只能這樣。


掃街更適合1635,人像85沒有問題,1635微廣角的效果可以更好的兼容街道和人像,2875,當然也沒有問題,但畫面會略微顯得比較平庸


你好,

我現在的設備就是A7 M3+24-70 ART DN+85 1.4 ART DN。

幾乎就是你所問的這個設備搭配,我覺得完全沒有問題,我是原廠85 8升級到適馬85 4的。

原廠85 8性價比真的很高,對焦速度和便攜性很完美。

如果視頻要求比較多的話,其實還能再搭一顆24 GM基本這個組合就通關完美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覺得其實是一個很務實的解決方案,我自己目前就是這套解決方案,雖然我是a7m3用戶。

28-75基本能夠覆蓋日常需求,85 1.8在拍你對象的時候也夠用,儘管拍出來會有點顯臉大。

不過有點好奇的是如果是視頻用戶的話m3其實會比r3更好一點,r3的優勢還是在於高像素和準商業級別攝影。

另外如果嫌麻煩的話24-105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等你出去玩發現揹包裡面全是鏡頭的時候你就會深有同感了。


視頻我不太清楚,人像夠了,掃街的話有時候距離什麼的要抓拍,感覺2875焦段稍微差點


沒毛病,可以,但是小85能不能餵飽r3的四千多萬像素就不知道了


對不起R3這機身,搭配M3還差不多


節約預算的話,建議24-105 F4畢竟畫質比24 70 f4強,?一隻55 1.8。幹啥活都行。sony還是不建議上副廠頭,折騰來去都是損失錢。


1.鍵攝黨真多,玩視頻不要買副廠,那幾個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用過沒?知道副廠頭拍視頻什麼體驗?就算是隻玩拍照也不推薦副廠。

2.視頻和拍照兼顧可以買m3,r3其實也可以,現在差不了多錢。

3.鏡頭可以買55 1.8za先玩著,不死心非得買倆,根據你預算35和851.8。55za這個頭拍視頻超級好,靜音輕便對焦快。

4.不要碰副廠,體驗超級差,不管是對焦還是玄學亦或是重量那個體驗太糟糕。

5.業餘玩家可以買r3加55 1.8,然後買個gopro,真的很好用

別的不敢說,索尼我還是有發言權的,現在知乎懂王好多,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的亂給你推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