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句話我不能看出「山有木兮木有枝」怎麼能接下句「心悅君兮君不知」個人能體會到的是一個女子站在窗前,看山有木,木有枝,一切有所寄託,而自己卻暗戀他人,沒有寄託的甜蜜羞赧黯然~請指正,謝謝


這是詩經中常用手法,賦比興中的興。先言他物,再以詠情。

至於你說為啥能想到這個,前後的邏輯的話,我覺得兩個方面需要講明白。

一方面,詩歌更多的不是邏輯而是經歷和回憶。

在生活中,你會不會有那樣的瞬間,看到一件很平常的東西就聯想到了一個人一件事。這樣的聯想並不是一些邏輯,而可能是一個記憶或者一種經歷。比如你看到眼前的美景,花草樹木,山川河流會不會想到曾經有一個經歷,你和某個人朋友或者戀人曾來過這個地方,曾欣賞過同樣景色的名畫。眼前的這一棵樹會不會讓你想到心上的那個曾靠在樹旁靜心讀書的她。從一棵樹可以聯想到的,是一本書,一個人,一個世界,一片樹葉。我自己則想起了以前曾送過別人的用樹葉做的書籤。

另一方面詩歌最重要的也是要朗朗上口的韻味,有可能作者是刻意這樣安排韻律。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愛因斯坦關於邏輯和想像的描述。

「邏輯可以把你從A帶到B,但想像力可以把你帶到任何地方。」所以詩歌的魅力並不在於背後字句之間強烈的邏輯聯繫,而在於他喚醒了某個讓你動容值得回味的瞬息。我喜歡的詩人海子曾說過文字的組合有萬千可能。不妨留下幾句我認為跟這句挺相像同樣也很驚艷的詩句吧。

我們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叫做月亮 。

——海子《亞洲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詩經《桃夭》_好像是這個名字

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向來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劇中人。

——張愛玲

太多太多,邏輯很清晰嗎?我覺得不是,但真的美的很妙。每一個字句背後都是濃濃的擋不住的情感波濤。

謝邀。答主蛋忘一切說的很好,這裡我談一談我的拙見。

這首詩有一個故事:楚國襄成君冊封受爵那天,身著華服佇立河邊。楚大夫莊辛經過,見了他心中歡喜,於是上前行禮,想要握他的手。襄成君忿其越禮之舉,不予理睬。於是莊辛洗了手,給襄成君講述了楚國鄂君的故事。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遊,有愛慕他的越人船伕抱著船槳對他唱歌。歌聲悠揚纏綿,委婉動聽,打動了鄂君,當即讓人翻譯成楚語,這便有了《越人歌》之詞。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鄂君明白歌意後,非但沒有生氣,還走過去擁抱船伕,給他蓋上繡花被,願與之同牀共寢。

我認為讀詩句應當讀全詩,如果能瞭解歷史背景更好,這樣才能充分理解詩的意思。這首詩前四句極力描寫「我」對「王子」的「悅」,而最後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通過前後對比的巨大反差給人以極強的感情衝擊。山有木,木有枝,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我」的心意「君」何時才能知道呢?同時,古人認為,同音可同意,在字的音與形中,音是更重要的,生活中我們聽音即可知其意,不必把每句話都寫出來,這也是古文中形成通假字的原因之一。「枝」與「知」同音,同音即可表同意,構成雙關:山有木而木知山有木;心悅君而君不知我心。

這裡為什麼一定要用山和木呢?可能一方面如答主蛋忘一切所說,我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我想到什麼就是什麼;一方面也可能與「枝」與「知」有關。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探討。

山有木兮木有枝

水有魚兮魚有翅


山上有樹木,而我心中有你;樹木有枝丫,而你對我的情誼卻不知。

最重要的是反襯最後兩個字,有支、不知。


你今天喫的什麼,有沒有感覺到我在想你?天上的雲快散了,又回憶起了去年的夏天。淋浴噴頭有些堵,可能是忘了對她說晚安。

這是起興和賦的表現手法,詩經六義,先秦時期作詩的慣用套路,還押韻,參考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我覺得沒有什麼邏輯聯繫,我很討厭這幾句,感覺只是為了寫後半句強行拉扯出來的,所以我也從不引用。有些解釋聽上去還可以,說什麼山有木的陪伴,木有枝的陪伴,其實也不過是強行解釋,沒有意思。我覺得這完全就是作者沒有足夠的文化水平,為了表達愛慕唱了這首沒有什麼營養的情歌。流傳得久了,成了古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