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提供親身經歷或是周邊實際案例


沒生之前,我覺得長輩願意給帶也挺好的,我還能出去工作掙奶粉錢。

後來生了之後,對象給買了一本書。我看完之後覺得還是自己帶吧。

先不說什麼自己帶是責任,長輩帶是情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且我也只想要一個孩子,所以孩子成長路上的一點一滴我都不想錯過,一旦錯過了再也找不回了。前兩天我看手機裏錄的孩子以前的視頻,感覺日子過的真的是太快了,我還沒準備好,孩子就要長大了。(孩子目前不到14個月)哈哈,雖然每天都過得很累,甚至有時候喫不上飯,但我覺得都是值得的。

其次,父母的很多理念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幾乎千年不變。一些理念早已不適合現代的發展了。再加上父母脾氣不是很好,愛生氣吵架,對孩子影響不好。比如說堅決不讓孩子穿尿不濕,說會把孩子捂壞。堅持要讓孩子穿開襠褲,光著屁股。褲子尿濕就換。我就堅持不聽,堅持給孩子穿尿不濕。且不說不穿尿不濕對孩子生理及心理的影響,就是月子裏天天因為誰洗尿布吵架我都受不了了。孩子要探究這個不讓,要探究那個也不讓,反正就必須得按他們的意思來纔是對的,否則就不被允許,甚至被訓。

最後,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的缺失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可能一輩子都治癒不了。

孩子當你需要的時候,我就在身邊。


那肯定是自己帶最好啊,但是情況不允許,要恰飯要掙錢,沒老可以啃,沒老公可以依賴,生存肯定就是第一目標呀。如果條件允許肯定自己帶好。畢竟老一輩有些陋習,保姆麼恐怕是沒這麼用心。


建議盡量自己帶,至少在0-3歲。但是也一定要有長輩或者阿姨來輔助,去分擔家務瑣事,這樣媽媽才能更好的去帶孩子。

0-3歲是決定人一生的人生底色的時期。跟媽媽跟父母的親密關係很大程度上能決定孩子的未來。這個時期關係親密度缺失,將來會用一生來療愈,會把更多精力放在這裡。而沒有更多的放在自我發展上。

所以0-3歲高質量的帶孩子很有必要。這是長線投資


個人認為,現在這個社會不管男女,一般情況下都是需要工作的,即使生娃之後,當媽媽之後,也是能夠回到職場實現自我價值,不光如此,也是寶媽獨立能力的體現,有助於夫妻和睦和自我發展。所以,面臨一個問題,孩子誰帶?

一個是長輩帶,又分外婆帶還是奶奶帶,我自己的孩子是外婆一手帶大的,因為奶奶有自己的小店要照顧沒有時間和精力帶寶寶,再一個奶奶年紀大些,很多觀念也不同,和寶媽在一起容易有摩擦矛盾,為了避免麻煩可以讓外婆幫忙。當然,也需要看外婆的身體情況和其他條件,我是獨生女,有幸能夠讓外婆幫忙,確實很辛苦費精力。如果婆媳之間能夠和睦相處,不會因為孩子產生大的歧義,並且老公作為中間人也很給力,那奶奶帶孩子也是很好的。

很多有條件的家庭會請阿姨月嫂一類的,住到自己家裡,這裡就有個問題,如果家裡有人在,那麼阿姨在家帶孩子也會更放心。自己身邊有看到過,阿姨在家一個樣子,在外又不一樣了,這樣帶孩子根本不放心,而且阿姨工資也不低,這樣還不如家裡自己帶。畢竟現在良莠不齊,很難找到心儀的。

自己帶的好處比較多,能夠完全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孩子的關注親密度也比較高,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和感情也深厚。但是重要的一點是對夫妻的考驗和媽媽的壓力。全職媽媽的精力完全在孩子身上,時間一長會和社會脫節,也會和丈夫失去更多的共同話題。精神上會更封閉,甚至抑鬱,這個時候如果老公不能理解和體諒,那完全就是痛苦。再一個,寶媽所以的開銷話費都得問爸爸要,時間一久是否會被嫌棄和鄙視,這就是現實。

所以,具體請誰幫忙還是自己帶,需要看自家條件,如果經濟條件承擔的起,可以自己帶或者請個阿姨,家裡安裝攝像頭保險些。如果經濟條件有限,寶媽也需要上班,可以請老人幫忙。任何事情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選擇其一肯定都要承擔必然的後果,自己要有承擔的能力和預見性。


這個問題的具體場景太多,很難絕對的說哪個好哪個壞,我結合自己的情況說說我的看法吧,不贊同勿噴。

首先,這個好是針對誰。

針對娃,父母自己帶最好,注意,是父母,不是母親單獨。孩子需要雙親的陪伴,而不僅僅是母親的陪伴。而且這個好,還需要父母不斷學習帶娃的技能,與時俱進科學帶娃。我也見過父母帶的還不如阿姨帶的情況。阿姨兢兢業業,技能充沛,父母心不在焉,道聽途說的。

父母都在家帶娃,誰賺錢呢?對啊,這種矛盾無法化解。

那父母都工作,由長輩或者阿姨帶娃,對娃來說好不好呢,也有好的層面,父母都工作,賺的錢肯定比一方不工作更多,可以給娃創造更好的條件,提高娃的起點,這種好處,長遠來看,並不比陪伴的好處小。

第二,這個好是針對媽媽自己。

這個就看媽媽的價值觀了,有媽媽覺得理想就是做一個全職家庭主婦,不工作在家帶娃就是對自己很好。有的媽媽希望在職場實現自己的價值,在家帶娃對媽媽就是不好。

說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覺得這個問題肯定是問的對娃好不好啊,誰管對媽媽好不好啊。很多女性自己都這樣覺得,在生娃之後,自己人生的只有媽媽這一個角色,娃大過天。自己的願望不是做一個家庭主婦,但是生娃之後覺得自己必須為了娃犧牲一切,在家陪伴娃。

然後說說我自己的情況吧。

我生娃的時候32歲,老公37歲,娃目前1歲7個月。我是個職場女性,老公收入和我相當。如果我不工作全職在家帶娃,對家庭收入來說是斷崖式的下降,勢必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以及以後的親職投資。而且我很熱愛我的工作,也不願意做一個全職媽媽,所以我生完娃三個月就回到工作崗位了。

我們家人丁稀少,我和老公的父親都去世了,只剩下媽媽和婆婆。我和老公生娃比較晚,所以媽媽和婆婆的年紀也比較大,精力沒有那麼好。

我們的帶娃方案是這樣的,媽媽和婆婆都到我們家來帶娃,各帶半個月,讓他們每個月可以有半個月的時間休息,不至於太累。同時我們請了一個阿姨,降低媽媽和婆婆帶娃的工作難度。報了早教班,媽媽和婆婆帶著娃上早教,我覺得早教機構的目的,不是讓娃學會什麼,而是讓長輩知道怎麼科學的陪娃玩兒。

我和老公每天下班回家就開始帶娃,匆忙喫完飯之後就帶娃到樓下遛彎,回家老公給娃洗澡,我給娃兌奶,講繪本,陪娃睡覺。週末我們全天帶娃,偶爾約個飯局,讓媽媽婆婆帶個晚飯的時間,都會趕回來給娃洗澡,陪娃睡覺。

這裡說一下我和老公帶娃這件事情,達成了一個很好模式,就是我們都認可對方的付出,主動承擔帶娃的任務並且體諒對方。比如,我特別愛睡懶覺,娃早上醒的很早,大概7點,老公就起牀帶娃了,我上班時間比較晚,會睡到9點過才起牀。但是晚上老公想玩兒遊戲,我就會陪娃睡,睡著之後我再出來玩兒,如果中途娃醒了,我也從來不打斷老公打遊戲,自己去哄娃。週末我也會睡懶覺,我老公也不會叫我,自己帶娃玩兒一上午。中午我就會喂飯,陪玩兒陪睡午覺,讓老公休息一下。午覺之後我們再一起帶娃出去玩兒。

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經常加班,但是,如果是不需要在公司加的班,我們都會帶回家,等娃睡著了之後再工作。如果遇到出差,能夠當天回來的就當天回來,不能當天回來,如果距離近,時間長,會中途抽時間回來,我曾經就在距離300公里的城市出差4天,中途有一天我下午回來,第二天早上又走。所幸我和老公出差都不是很多。

節假日帶上媽媽婆婆和娃一起出去旅行。

這樣的帶娃生活,讓我和老公非常的累,沒有太多自己的時間,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帶娃,沒有時間安排上的自由,非常苦逼。但我們保證了家庭的經濟收入,讓我們可以換一個大一點的房子,娃有自己單獨的玩具房,衣帽間,未來能夠去讀私立學校。同時我和老公都有自己的事業,有安全感有認同感,家庭抗風險能力也更強一點。在能夠保證這些的同時,最大程度的給了娃陪伴。這是我目前能夠達到的「好」這件事情的最優方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