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先活著看看。

死亡並不遙遠,當你的每一天都過開心了,生命有沒有意義,其實也不重要了吧。


平和心態,跟感覺走


混喫等死也不錯,那就先放放,先混著,慢慢找那個意義,先做一些小的有意義的事情


那就看看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至少你已經開始找了!


尋找活著的意義,沒準就是一個人活著最大的意義。

人類最初是不自覺地活著的,像動物一樣,不需要意義,只有當你開始為人生尋找意義的時候,作為「人」的一生才真正開始。

然後在尋找意義的過程中,你觀天、觀地、觀人、觀己,然後,你忽然就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原來他就在你的心裡,是那樣的明明白白、實實在在,彷彿一開始就存在一樣。


家裡有礦?(起碼活著的資本也是一種意義)

有時想法很容易欺騙自己的,這不是猜測,是人就擅長自欺欺人。(社會學、人類學、生理學、心理學等也可以證明這一點)

首先你要有接受事實的勇氣,人與其他生命一樣珍貴或者卑微(參照物立場不同而已)……

當一個人無所事事、一事無成時,最喜歡發出這種悲觀、不著調的呻吟,人在狀態好的時候是不會想這種問題的,人在美好的時候自動就忽略掉類似這種暗黑的東西。

想法很多都是不靠譜的,只有多做事,把事做好了,慢慢一切都會變好的。知乎有句話說「你是怎樣的,你的世界就是怎樣的。」

像意義這種虛構的東西我說它有它就有,我說它沒有它就沒有,比如當人的腦幹上的杏仁核被切除,意義這個詞就非常空洞了。如果這裡面存在討論的空間大概就是對於個體而言做的事覺得值不值得。

生活得美好,誰會想一些暗黑、深刻且現實的事呢?

多做事,格物致知,從事物中認識自己和他人,把生活過得美好,時間自然會給你答案的。反而老胡思亂想,時間就過去了,到頭來一事無成,還埋怨命運對自己如此不公,這就很幼稚了。


劉潤老師說

所謂生活,即:

生下來,活下去。

勇於選擇而不後悔,隨心所欲而不逾規。

迷茫的原因,無非人們總希望只獲得A和B的好處之和,而不願付出任何代價。

這叫「完美的選擇」。

但,這世界上從來沒有完美的選擇,只有「最好的選擇」。

要想總能做出當下「最好的選擇」,就需要對規律的洞察,對趨勢的把握,這需要智慧。

勇於選擇而不後悔,靠勇氣;

隨心所欲而不逾規,靠智慧。

每個人對於生活的追求不同,你需要找到一件真正熱愛、快樂,願意窮極一生去堅守的事情。

即便你此刻深陷在黑暗的泥土中,最重要的事還是要找到自己真實的原點,找到什麼樣的事情讓你快樂。

如果你沒有找到讓你快樂的真實原點,你的存在感便會無處安放,被生活的枷鎖束縛,帶著鐐銬跳舞,而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