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就不提了,馮唐對這首詩發表過一個意見,我很認同:

曾經有一個詩人,有天晚上起來撒尿,見月傷心,寫了二十個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兩千年之後,億萬小學生們起夜小便,看到月亮,都想起這二十個字。

馮唐說這很了不起,我也認為這很了不起。

我重點想說說《詠鵝》。最高票回答我基本認同,只有一句有點問題。他說《詠鵝》用字精妙,將鵝的形態寫得惟妙惟肖,使他不敢相信居然是出自「小學生」之手。

我的意見正好相反。我認為,《詠鵝》音律歡暢,視角獨特,恰恰因為它出自小孩之手。甚至可以說,《詠鵝》是一首大人不會寫、也寫不出的詩。

據記載,駱賓王七歲時寫出《詠鵝》,正巧有另外一位現代詩人,八歲時也寫過一些詩,他叫顧城,其中一首詩叫《楊樹》:我失去了一隻臂膀,就睜開了一隻眼睛。

為說明這首詩,我附上一張圖片:

作為對比,我還要放上另一首六歲孩子寫的詩。這首詩我最早在韓寒主編的雜誌《獨唱團》里看到,作者名叫王子喬,詩的名字是《風在算錢》:

誰也沒有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紙幣在飄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算錢。

這首詩也被收錄在果麥文化出版的《孩子們的詩》里。同一本書中,還有另外一些詩,比如之前流傳甚廣的兩首:

《燈》

姜二嫚/六歲

燈把黑夜

燙了一個洞

《回到地面》

朵朵/五歲

要是笑過頭了

你會飛到天上去

要想回到地面

你必須做一件傷心事

……以我的意見,《燈》和《回到地面》比不上《風在算錢》和《楊樹》。如果要我來判斷哪一首詩的作者長大後更可能成為詩人,我會選王子喬和顧城。

大人常常因為孩子的語言和思路而震驚,並感嘆孩子身上天賦的詩意和動人的天真。然而多數時候,這可能只是大人一廂情願。

孩子沒有創作意識,大人在孩子身上發現詩意,如同人在蜜蜂身上發現勤勞。根源是蜜蜂和孩子的行為,碰巧吻合人對那種行為內蘊品質的判斷,最終導致誤解產生。

童言易產生詩意,是因為對於孩子來說,世間萬物大多未知,每一樣都值得仔細觀察。與此同時,孩子掌握的語言又有限。為了說明觀察結果,他們便只能用特別暴力的想像,將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徑直相連。

比如一隻公雞趴在一隻母雞身上,大人一看就知道是在交尾。孩子不知道,只會想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釋眼前的景象。他會在腦中搜索相似的場景,因為兩雞交尾有疊和騎兩個印象,於是便會脫口而出——雞在騎馬。

或者因為看到母雞被公雞啄壓在身下,使他想起自己過往遭遇的欺凌,於是判斷那是公雞在打母雞。當孩子拿起竹竿,自以為行俠仗義,實際卻是棒打鴛鴦時,大人便會在一旁面帶微笑,同時內心蕩漾起層層暖流。

孩子的舉動讓大人體會到久違的衝動:天真、魯莽、純粹、對世界極大的干預慾望。這些品質的最終結晶,就是大人日漸流失的生命力。

孩子觀察事物和解釋事物時所體現出的想像暴力,兼具謬誤與美感。而有美感的謬誤,其實就是詩意。同一種暴力體現在成人的詩里,會搖身一變為洞察力:一種貫穿事物本質,並以語言作出準確說明的能力。

我說《詠鵝》《楊樹》《風在算錢》只能由孩子寫出,是因為它們具有孩童特有的視角(只觀察事物的表象)、尋常事物構成的想像(臂膀與眼睛)、乃至語言(鵝鵝鵝/風在算錢)。處於成年詩人的視野之外。

大人甚至都不會去寫鵝,因為鵝的象徵除了富饒(或者還有一點勇敢和魯莽?),就再沒別的了。大人更喜歡雲的聚散,山的靜默,水的靈動,或者一片落葉的悲苦。

大人不會詠鵝,不會去想風在算錢,就算大人將風作有形化處理,也是「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也是成人思維。而大人若寫楊樹,那也一定會七彎八拐,最後拐到楊樹高聳,抗風斗寒的品質上去。這不是說大人庸俗,而是大人有大人的表達任務。

後面的《燈》和《傷心事》,因為過於用力,顯得像是刻意迎合成人的審美。燈把黑夜燙出一個洞,看起來是很好的句子,但是「燙」字的使用太成人。《傷心事》也是,這首詩的意象和語言,都已背離孩童天然的質感,像是由大人握著手書寫出來的。

事實上,姜二嫚的父親就是一位詩人。我並不是據此說小姑娘的詩都是由父親代筆,而是說小姑娘在寫詩的過程中,肯定受到了拔苗助長式的干擾,最終導致她拚命模仿大人寫詩。

那麼《詠鵝》好在哪裡?拋開技術,它最大的好,是完整保留了一個孩子觀察事物的結晶,沒有隱喻,沒有象徵,沒有向大人獻媚,他看到一隻鵝,然後遵循詩的格律,用文字將鵝的形象填進去。從此世上對於鵝的說明,就有了駱賓王一份,也永遠有了孩子的一份。

謝謝。


對不起,語文老師不背黑鍋。

從賞析角度看,這兩首都是不凡之作。

從教材角度看,能選入教材的詩詞,是經典的經典,且完全匹配孩子年齡段的認知,和他的學習寫作有密切關鍵。

從教學角度講,沒有做不出教學設計的材料,只有不會做教學設計的老師。

這兩首詩歌的教學,大部分都集中在中低年級,就是孩子初步識字,然後能利用文字簡單描述世界的時候。

3-4年級的孩子,最應該學這兩首詩歌。是學習,不是背誦。

《詠鵝》,貴在觀物的細膩,色彩之美,動靜之美,聲形兼具,順序井然,把握物之關鍵,突出一股生氣,是一副極其美的圖畫,完美的狀物文範本。

給孩子講詠鵝,我會讓他們順著作者思路,畫一隻鵝

  • 首先,先聞其聲,神龍見首。

此處好處為真實性,鵝的天然特色就是叫聲大。如果觀鵝,真實情況下,大部分是從聲音開始。以聲奪人,用以開頭,也是巧思,引出下面的觀察。

因為聲,所以有對於脖頸的描寫,此處抓住細節,「曲」為細節,「向天」為動態。引申到貓狗狼,可以引發想像其他動物的形態。

  • 其次,再見其形,色彩靚麗

色彩美的感知是需要培育的,孩子在三四年級寫作的乾澀,就在於詞語類型的匱乏,背默的詞語和生活的聯繫差,對於事物觀察,只有直觀,沒有細緻和個性。

此處,白綠交疊,在色彩上,素和艷碰撞,視覺衝擊感就出來了。

同理,孩子是不懂色彩配比的,這個詩歌可以讓孩子理解,綠樹—藍天,白雲—藍天,綠水—紅花。這類色彩配對是美的,它的美有內在規則。

且突出了鵝身的特色,「浮」字恰當,動詞里的靜態之美,又不失色彩靜美。如果用「漂」「游」,都沒有這種感覺。

  • 最後,靜後有動,生機盎然

關鍵一點,突出「紅」和「撥」。

一個是亮眼的顏色,一個是細膩的動作。

方寸間,就把鵝的生機寫出來了,配合上面的「浮」之靜,「撥」之動就很有趣味。

在紙上畫完,孩子估計就會理解這篇的好處,不在於單個詞句,而在於作者超年紀的思維,認知世界的角度和表達的精確。

  • 這篇,特別可以給三四年級孩子教學「順序」。觀察物要由頭到尾。

孩子的世界是無序的,四年級孩子的認知里才有具體的空間,五年級的孩子才有時間秩序。

所以,特別需要給孩子展示順序的部分,這就是極佳的觀察里的空間順序教學。

如果孩子能擴寫這篇,這就是完美的一篇狀物文章。甚至套用這個思維,去觀察模寫一隻小狗小貓,那他這篇會是佳作。

作文的核心,在於思維能力的內外固化,而不在於記憶幾個好詞好句。

思維中,孩子也能提升觀察能力,了解觀察的秩序,觀察的重點,觀察的色彩,觀察的多層次等。

《靜夜思》這首,比上面那個還厲害,我給小學,初高學生都分別講過,分別有不同的點。

  • 小學講基本敘事框架。3-6年級的孩子,寫故事的時候,都有部分殘缺,敘事不完整,缺少節奏的毛病。

和上面的那篇相比,這篇重點在於講清一件事的起承轉合,以及「見月思鄉」這類通共的情感。

故事的骨架,就是起承轉合,即為:

1.矛盾出現

2.矛盾擴到極點

3.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解決矛盾

4.解決結果及感悟

這首詩歌里,敘事節奏分明,且極其巧妙。

情起——月光觸發情思

情張——由月光聯想到「秋」之意味,愁緒逐漸擴大

情轉——情緒凝定為遊子之情且不能解決,到達了最高點

情落——思故鄉三字,因為之前的愁緒鋪墊,才有了千斤重量

這個部分,低年級的孩子,可以演繹詩人行動,特別是模仿語氣,來感知情感的流動和情節的交替。從而把「起承轉合」的敘事秩序教授給孩子們,教孩子們講好故事。

初中講聯想能力。初中階段,孩子在抒情中,間接抒情的頻率很多。聯想不僅是一種手法,且是一種能力,可用於比喻,可用於結構營造。

在七年級上,《詠雪》里,討論雪花和柳絮,鹽粒的相似性,實際上就是教授孩子借物聯想的精確性,這是比喻句的基礎。

在《天上的街市》里,則教學詩歌里,聯想的飛躍,達成文章的虛實結合之美。

李白的詩歌以想像飛揚著稱,《靜夜思》就是飛揚的範本。

月光——白霜,這部是在物的表面,找到了共同特點,進行聯想的第一次飛躍。

白霜——秋寒這是從實物到文化,從表到里,實現了第二次飛躍。且聯想範圍擴大了。秋,裡面主要是文化之愁,還有中秋節的聯想,可能還有詩人的個性的一些體驗。

一時之間,他和萬古仁人同悲苦,上升到文化層,愁就擴大了。

中秋——明月從文化到實物。實際上,這個時候,月亮不僅是最開始的月亮了,這時候,它因為之前的兩步,已經成為了文化的月亮和個人情感的月亮。

明月——思鄉,從景物到情感,由實入虛。因為聯想的飛躍和深入,這種思鄉的愁緒,不僅今夜的和個人的。它有了一種超越的力量,從而能打動今天的我們。

初中學生,可以通過這個,了解借物抒情時,出發點是單個特徵,到了八年級就得把握文化特徵,從而達成寫作的虛實兼具,從而實現所謂的「厚重」和「升華」。

同理,初中學生,也可以模仿這首詩的內在思維,去寫「落葉」「流水」「落花」等,根據之前我在南京課堂實踐,當堂就可以出佳作,孩子和打通任督二脈一樣。

李白真的天才,他每首詩歌的內里思維結構都不一樣,詩意流動簡直絕美。我特別喜歡給學生講「跟著李白大大學寫作」,每次遇到都要講。

這個部分教學的時候,初中孩子也可以通過畫思維導圖,以情感線和「月」為兩條線,老師可以先梳理出詩人行動線,然後以它為基準,讓孩子填充物和情,於每個階段的變化,從而感知其中變化的推動力是「聯想」。

我給高中學生也講過這首,不過沒有上面那麼系統針對作文。高中學生,已經是思維能力完備了,更多需要實地的規律感知和文化哲理的深入。

在教學上,一般就用設計對比加學生自主歸納的方法,跨文體,時代和學科來進行閱讀的深入。

1.講現代詩歌體式

用海子的同鄉愁主體詩歌和這首對比,讓學生歸納現當代詩歌的概念範疇。

2.講意象作用題

用李白,王維的「月出驚山鳥」和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三人的詩歌對比,提取裡面的月,從文化之月,禪道之月,情緒之月,感知古詩里物象的作用和內涵。

3.主旨教學,講文化內蘊

把李白的這首詩歌和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鏈接,讓學生思考中國式「鄉愁」的來源和「自然」與鄉愁鏈接的原理。從而獲得一些中式哲學的感知。

有助學生主旨開拓的深入,方便深層的閱讀和理解。

現有的語文課本里,沒有一篇詩歌不是精品。

只有不會深挖課本來進行教學的老師,漠視內容,天天逼孩子背誦的家長,以及茫然中被無形迫害了的學生。

詩是好的,一直都是。真的,給孩子找個好老師吧,有時候,真不是學生的問題。


題主,我現在就可以明確地告訴你,瞧不起這兩首詩的人,都不懂詩,只是附庸風雅而已。對這種人,我一般都是送他兩句詩——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先說說《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此生動形象的比喻贏得了明代學者胡應麟「妙絕古今」的讚譽,「無意於工而無不工者」說的就是這種信手拈來而又渾然天成的佳句。看到清冷的月光灑在床前,詩人情不自禁地抬頭看看天上的明月,低下頭來,就開始思念遠方的家鄉和家人。

這是一首非常優美的小詩,原來那個讓詩聖驚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李太白,也會寫這種語言平實而又耐人尋味的小詩,原來那個走遍天下、四海為家的「謫仙人」也會在某個難以成眠的夜晚一個人偷偷地想家。

自此之後,望月思鄉就成了一種民族心理。人們一看到明月,就容易勾起鄉愁,圓滿的明月寄託著著人間團團圓圓的美好願望。可以說沒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就沒有後來的「路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千古名句。

再說《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寥寥數語,把鵝的叫聲、相貌和生活習性繪聲繪色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哪怕沒見過真正的鵝,也能夠大概知道鵝大概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了,脖子彎彎的,對著天叫「鵝鵝鵝」,長著一身白色的羽毛,腳掌卻是紅色的,還會游泳,游泳的姿勢還特別優雅。「白毛浮綠水」中的「浮」字和「紅掌撥清波」中的「撥」字,十分傳神,把本來個頭挺大的鵝在水中游泳時卻是十分輕盈的體態,描繪得惟妙惟肖,就是翻遍新華字典,也不可能找到更貼切的字來替代這兩個字。說真的,如果不是史書上白紙黑字的描述,我都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小學生」寫的。

和這兩首詩類似的,還有《春曉》《憫農》等。

瞧不起這樣的好詩,能有多高水平的文學素養呢?

如果你發現哪位老師瞧不起這兩首詩,麻煩轉達一下我的話:「這水平就別誤人子弟了,自己辭職吧。」如果你的孩子攤上這樣的老師,還是想辦法給他換個班吧。

最後,提一句,能選入小學課本的詩,每一首都堪稱千古絕唱,不懂欣賞別貽笑大方。


對「床前明月光」的「床」有不同理解的,可以看看這個回答:

小小303:「床前明月光」中,「床」字作何解??

www.zhihu.com圖標

《戲為六絕句》杜甫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這首詩很好用,我再發一遍。

有些人自視甚高不說,非得覺得自己牛逼。

這兩首傳到現在也一千多年了,一千多年下來也沒見幾首比這更經典的啊?

詞句簡單,沒有典故,更沒有生僻字,自然直接

頗有一種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感覺

古今中外,又有幾句比這個經典呢?

我就談《靜夜思》吧

覺得簡單跟自己寫的出來時兩碼事

就比如年年出高考作文題,又有幾個寫的好的呢?

又有什麼詩可以成為中外華人,集體的深刻記憶呢?

中國是有對月思鄉的傳統的,這種文化構建到今天,裡面最重要的一句就是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亮在上,低頭思鄉,家遠難歸,念念難睡。

每一個旅人,客居異鄉的人,深夜醒來都會有這種想法。

這種幾乎成為了DNA裡面的記憶,怎麼就簡單呢?

自然的詩很難寫,也寫不好。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幫助大家理解。

我也沒事寫點什麼,用心琢磨這麼多年,也只有一句我非常滿意。

遍覽九分雪,一分共白頭

我寫出來的那一刻,我的身軀似乎有種過電般的戰慄,這就是我所追求的自然。

更是上天賜予的靈感

這一句發出來後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

有些簡單不代表感情簡單,能與大眾的感情共鳴的句子,才是好句子。

這一句寫完往後,關於雪,關於雪中白頭,我再也寫不出了。

而我的這句遠遠不如靜夜思,靜夜思中有著無比而純凈的情感,遠不如靜夜思引起的共鳴強烈,靜夜思里有千百年來所有學到這首詩之人的思鄉之情共振。

而我不管怎麼學怎麼寫,也只是僅這樣而已了。


本來想說「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一個人代表不了很多人」這種話。

提問包含很強烈的主觀判斷,並且這類措辭可以吸引很大的熱度,無非是這樣。

畢竟容易引起熱度和爭議,早上看到的提問,晚上再來瀏覽量就翻倍了。

倒不如問《靜夜思》《詠鵝》看起來有些幼稚,給相對年齡較低學生學的詩,到底好在哪裡?

其他回答也講的很清楚了,也不乏專業的講解,我就不再贅述了。

我想表達的是,這種看起來好像很容易,人人都會的東西,實際上做起來卻很難。

五言詩一句話五個字,每一個字都是極為精鍊的,這裡到底要用哪個字好,可能會斟酌很久。

相關的故事也有很多,都被後人所傳頌,評價多為一個「絕」字。

做閱讀理解的時候,也會問這個字到底「絕」在哪裡?為什麼不能用另外一個字?

我們自己真正想要做這樣一首詩的時候,往往會發現五個字遠遠表達不了自己想要的意思。

五個字能說些啥啊?怎麼都不夠用啊,哪怕是七個字,也未必夠用。

還要考慮音韻,平仄等詩方面的問題,在現代看來難度是很高的。

目前沒見過哪位老師瞧不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