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回補3153的缺口,錯了也要加倉,但該出手時就出手。倉位在6-8成,板塊重點看可選消費(家電、新能源車),醫藥(疫苗)、科技股(半導體、晶元),可以考慮均衡的配置!


我有注意到你編輯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是八月份了,這個時候,疫苗,醫療這塊的股票,都被炒作過了,預期都打的很滿,空間不是很大了,加上馬上再做帶量採購,對醫療整體不是很友好。

個人還是看好消費,經過一段時間的回調,還是比較適合做布局的,

編輯不易,歡迎大家多多點贊關注,有問題可以互相探討。


比較直接的,兩個細分:

丁腈手套,醫護工作者必須佩戴,用一副扔一副,消耗量巨大。原來是低值耗材,由於疫情原因,每千支價格翻了快5倍,但依然供不應求,訂單排到明年。概念股:英科醫療、藍帆醫療。

檢測試劑,同樣是高耗材,這次青島疫情,為確診人數,實施了全城檢測,1000多萬人,實際也就出那麼幾個陽性。再看國外,事關出口,目前預測四季度歐洲確認人數或為二季度最高峰的4倍,美國印度歐盟巴西整個非洲,國內一些公司出口這塊爆髮式井噴依舊,預期至少持續到疫苗出來,而這個時間點不會早於今年底,搞不好到明年中。概念股:華大基因、達安基因。


鬼都知道醫藥股,但是蜂擁的資本早就把醫藥股炒上天了, 風險也開始逐步累加,注意這種風險不是正比例增長,而是指數型增長,投資就是布局,低吸高拋,建議關注估值相對較低的上市公司布局


和新冠相關的值得買的很多都被炒高了,不如回歸現實看看哪些可以長期投資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