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內沒有問題,困擾中國最大的運載火箭能力的問題,在五年內有望由新載人火箭克服。新載人運載火箭LEO運載能力7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27.5噸。足以把20噸的深空型飛船和20噸型的登月艙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通過月球軌道交會的方式完成載人登月。

新載人運載火箭CG

總體參數和芯一級-助推器數據

二級和三級數據
新載人火箭原運載能力

如果現在指的是2年之內,那是沒有能力載人登月的。

首先是火箭,長9還沒正式立項,當前最重要的是把長5搞定,至於基於yf100k的類fh火箭也只留在ppt裏。

而一款載人用的火箭,沒有足夠的發射次數,是不可能用於載人的,按照正常的研製、試驗週期來看,10年是一個比較可能的時間長度,而且前提是有足夠的力量推動。

同樣的,飛船也是如此。登月飛船將會是一款全新設計的飛船,還要包括軌道艙和登月艙兩部分,也不會那麼快就研製試驗出來。

回過來看看長五研發過程,十年磨一劍,現在還沒完全成功,對於中國載人登月成功要抱堅定的樂觀態度,但是對實際存在的困難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10年內不能,10年後不知道。


有能力,現在的問題是有沒有價值去載人登月,就像美國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登月


有,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三個方向。

金錢,輿論,國際影響,這三件事比技術對於登月影響更大,至於詳細解釋,其實我不想說,因為必定會被人噴,這些都是個人理解,反正你只要知道一點,中國的載人登月目前看來除了可以攻關一些技術培養人才以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政治影響,因為成為這顆星球上第二個載人登月的國家,對於中國在國際地位的正面影響特別大,老美就不用說了,但不管怎麼樣登月就意味著在某種角度跟老美站在一個高度了,當然還是有差距的。


中國沒有洛克希德馬丁于波音老牌軍工企業,更沒有SpaceX和藍色起源。

中國有CNSA,和十八家民企。但是沒有NASA。

從技術上,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9號研發實驗週期很長,十年保底。另有火箭規劃暫且不表。

長徵9號尺寸上不屬於其他火箭,但是體積大不代表性能高,性價比高。

現在問題關鍵並不是能不能登月,而是性價比,資本力量推不動。

中國登月,需要一整套系統保障,我可以好不掩蓋的說,中國想登月很容易,莽就完了,十年後一飛衝天,回不回得來再說,後續規劃,後續計劃,月球軌道空間站,近地軌道中繼空間站。

你不能說為了登月而登月,需要配套的設備,衛星都需要研發,這都需要時間。

所以這個話題十年以後再表不遲。


是我穿越了嗎?? 楊利偉不是已經登月成功了嗎?


要是按美國當年的砸錢法,不用十年,五年就夠了。


說一下自己的見解吧,目前來看,唯一的缺點就是大型運載火箭了,其他的技術應該不成問題。現階段主要發展目標還是近空,把北斗、探測、空間站該發完的發完,我覺得登月計劃都得排在深空探索之後了,主要是之前美國的登月也是和蘇聯宇宙空間競賽的產物,我們的空間探索以務實為主,畢竟我們國家還不是很富裕嘛。


目前為止只有美國一個國家50年前就登上月球 我想應該沒有不然其他國家早登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