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的因素固然很多,拋開諸如自然發生的傳染病等自然進程,咱們盡量尋根求源的談問題。


不應當拋開傳染病。疾病的種類有很多,致病的因素也有很多,傳染病就是其中一種。

產生疾病是因為機體在病因作用下自穩調節發生紊亂,從而導致了異常的生命活動。

病因包括內因和外因,內因比如遺傳因素(基因表達異常致病)、營養性因素(營養失衡導致生化代謝過程紊亂)、免疫異常等。外因比如生物因素(比如傳染病,病原微生物破壞身體)、理化因素(機械損傷或者化學損失,比如外傷)等。


該內容是《奇蹟課程》說法

疾病是認為得到某些好處或某些價值,從而利用身體健康代價,以為能獲得所想要的寶貝,是自身選擇的決定。

疾病是豈圖否認上主(上主跟造物主,上帝意思類似),公然讓上主之子(人類屬上主之子)坐上上主寶座。

但由於上主是全然不可否認與戰勝的神明,於是乾脆直接否認上主造化——永生,創造疾病與死亡幻象以達到否認上主。

創造疾病幻象也是將上主之子的罪咎成立,因為上主之子已經與上主有分裂與背叛,這個類似與伊甸園被上帝逐出故事,於是乾脆讓罪咎成立創立疾病幻象來懲罰上主之子。


人類之所以會患病主要因為他的不正確的、錯誤的、不正當的、不公正的、失衡的、違背良心的、人性墮落的思想,其違反了創造性的自然的法則(die sch?pferisch-natürlichen Gesetze),也就是說,這樣的思想能夠導致人類將他自己的身體引領朝向失衡、被毒素、異物和病原體入侵的情況之中,並且使得他自己的免疫系統的能力變得低落直至完全的功能喪失,或者甚至使它開始攻擊自己的身體細胞,或是使得身體系統發生紊亂而導致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癌症等等。當然,更不用說,透過這樣的思想而引領自身去朝向紛爭、衝突、混亂、暴力、殺戮與戰爭等等的情況,透過這些,人們也將會使他們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健康變得衰弱,並且因此而患病,甚至藉此而加速自己去朝向非自然的死亡,其根本地不同於人類在自然進程之中的死亡。而且,在真實之中,這樣的思想不僅能夠危害當事者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還能夠進一步地影響他的基因表現,並且藉此而遺傳給他之後的世世代代,導致他們因此而較容易屈服於某種或某些疾病,或是先天就具有某種或某些基因缺陷而導致先天性的疾病,也就是形成所謂的遺傳疾病在包括生理與心理的層面之中,並且隨後透過沒有被嚴加控管的不負責任的生育行為而進一步地擴展至世界各地在人口過剩的程度之中,如這在地球上就是這樣的情況,其已經超越了友善地球的維持生態均衡的人口數量17倍之多,藉此,不僅導致了許多人被誕生在具有不健全機能的身體之中,其甚至透過試管嬰兒的錯誤方式而被更頻繁地導致,而且此外也導致了其它諸多的個人問題、家庭問題與社會問題,並且藉此而進一步地導致了整體人口素質的降低,或說是,失能與弱智化。對此,這樣的情況若持續惡化下去,甚至透過至今仍持續增長的人口過剩而加速惡化與墮落衰敗,那麼人類最終將必然會墜入到他引領他自己朝向的自我毀滅的深淵之中。


這就涉及到醫學模式轉變了

最初的醫學模式神靈主義醫學

認為患病是神靈(或者惡魔)的懲罰(該模式一直到現在都有人相信)

樸素唯物主義發展起來後,有了自然哲學醫學模式

東方以我國的《黃帝內經》為代表,用整體論的觀點闡明有關病理、診斷、預防、治療等醫學上的一切問題,通過陰陽五行理論解釋疾病。西方以古希臘希波克拉底為代表,提出「體液學說」,將氣質性格與疾病聯繫起來,治病先治人。

後來發現了微生物,生物醫學模式出現

認為微生物感染導致患病,抗生素的發現更讓人感覺一切疾病都可以治癒。

之後發現許多疾病並沒有微生物感染,比如精神病,心理疾病,基因缺陷等等,就有了現在通行的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

認為疾病是人在社會中生存,會受到社會各種因素變化的影響,人的心理也會發生改變,二者共同作用於人體後機體產生一系列複雜變化後的一種整體表現。


人患病就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了,不正常運作。而發揮正常運作功能的組織器官是由細胞組成的,到探尋到最後,我們會發現:所有人體機能異常都是細胞出現問題了,而生病就是身體機能出現問題了。那細胞出什麼問題了?原因是什麼?

人體是又細胞組成的,然後由這些細胞組成器官和組織,他們發揮各自的作用,維持著人體的正常機能,包括因對突發事件和各種損害。如果細胞出現問題,比如細胞衰老和受損傷,就不能發揮作用,就會影響各項身體機能,引發疾病。

細胞出現問題的原因

1、衰老

這是細胞出現問題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細胞衰老之後就不能發揮作用,當一定說了細胞衰老之後就會引起某些組織器官機能出現問題,最終發生疾病。

比如軟骨細胞衰老之後不能足量及時形成新的軟骨細胞,最終引發各種關節軟骨疾病。比如胰島細胞衰老之後,不能分泌足夠胰島素,導致血糖升高,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因為中老年人面臨細胞衰老的問題。

甚至很多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等的感染,也因為免疫細胞(具體應該製造儲存免疫細胞的器官骨髓和淋巴組織衰老導致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治療下降)而更容易發生感染,感染後病情更重。

包括感染性疾病在內,如果人體各項功能正常運作,免疫功能正常大多數情況也不會致命。免疫功能不正常的原因既有免疫組織自身衰老的原因,也有其他器官組織衰老促進的。比如消化功能下降導致營養不良,長期不良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影響等等。

2、不良生活習慣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影響到細胞的質量和數量。

比如高糖飲食缺乏運動,會引起胰島細胞損害和胰島素抵抗,這些都會導致胰島細胞功能下降,最終導致血糖升高。

比如甲狀腺結節、甲亢、橋本甲狀腺炎,長期的不良精神狀態和飲食習慣,會損傷甲狀腺細胞、調節甲狀腺細胞的垂體細胞、免疫細胞,導致甲狀腺細胞功能亢進發生甲亢,或是免疫功能紊亂攻擊甲狀腺細胞,甲狀腺細胞紊亂彌補損傷會增生增強,從而因為甲狀腺細胞增生發生甲狀腺結節(因為增生過度發生突變成為良性腫瘤)。

比如長期飲酒、喫過熱食物、過度攝入亞硝酸鹽、便祕或腹瀉,會讓消化道黏膜細胞過度增生,從而容易突變發生息肉和潰瘍,甚至惡變發生消化道癌症如食管癌。

比如長期吸煙,會損傷肺和氣管細胞,導致它們過度增生,從而引發肺癌。

3、環境因素

各種環境污染也會損傷我們的細胞而發生疾病,或是損傷到細胞過度增生而發生突變(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如此。)

比如長期空氣污染損傷肺臟和器官細胞,導致氣管功能下降,從而導致慢支、支氣管擴張、慢阻肺等等。

4、遺傳因素

某些人先天的某些細胞功能不良導致疾病出現

比如頑固性高血壓,先天在血壓調節和血管緊張素調節方面出現問題(也是負責這種功能的細胞出現問題)。

比如唐氏綜合徵就是先天的腦細胞出現問題了。

幾乎所有疾病,追根到底就是細胞出現問題了,而要真正的治療這些疾病,還需要從細胞中尋找方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