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次時代)到底指的是 什麼?怎麼判斷這款遊戲屬不屬於次世代(次時代),依據是什麼


「次世代遊戲」指代和同類遊戲相比下更加先進的遊戲,即「下一代遊戲」。次世代」是由日語原字「次世代」進入中國而來。看字面上意思就是「下一代」遊戲。和傳統遊戲相比,次世代遊戲是把次世代遊戲開發技術融入到現代遊戲之中,通過增加模型的面和貼圖的數據量並使用次世代遊戲引擎改善遊戲的畫面效果,從技術上來說,次世代遊戲主要有以下3個關鍵技術的突破:

1、模型變為高模;

2、PBR流程的採用,真實法線+高光貼圖來表現物體在光線照射條件下體現出的質感,增加貼圖的大小;

3、新的遊戲引擎技術的發展。

在判斷一款遊戲是否真正屬於次世代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國遊戲的發展歷史:

中國遊戲大致經歷了從像素時代-預渲染時代-3D時代(初世代、中世代)-次世代這樣幾個階段的變革。

1.像素時代

九十年代,恰逢中國遊戲發展的萌芽階段——像素時代,這個時候的遊戲製作過程是極其痛苦的,最初連PS軟體都沒有,完全用是16位色的像素點一個個點出來的,這個時候最具有代表性的遊戲便是95年橫空出世的《仙劍奇俠傳》還有後來的《軒轅劍天之痕》等等,這一批遊戲大都是一些臺灣公司開發的,甚至還有一些H遊戲,比如……咳咳,這個就不舉例了哈。

仙劍奇俠傳
軒轅劍-天之痕

2.預渲染時代

到了預渲染時代(也就是很多人口中的2.5D時代),遊戲的畫面和製作方式比起之前進步了很多,這個時候的遊戲畫面是由3D軟體渲染輸出的一個個序列幀圖片組成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像《傳奇》、《征途》等等,還有後面盛行的一系列頁遊,直到現如今的一些主流手遊,也都是這種製作方式。

征途

3.3D時代

2000年後中國遊戲開始正式步入3D時代,最早的3D遊戲都是低面遊戲模型+color全因素貼圖的組合,比如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流星蝴蝶劍》,裡面的人物模型只有1200個三角面組成,貼圖也就是一張256*256像素的貼圖而已,這都是當時遊戲引擎和電腦配置的限制做決定的。此時的遊戲模型最終效果更多依賴於貼圖的繪製表現。

流星蝴蝶劍

3D遊戲的中世代很快便隨著硬體軟體的更新到來了,中世代一個很明顯的進步便是採用了遊戲模型+diffuse半因素貼圖+假法線(或並非很細緻的高模輸出的真法線)+高光貼圖來完成建模,這樣完成的模型,效果比起初世代3D逼真了很多,人物和建築具有了體積效果、明暗陰影變化,接近於現在的次世代所呈現的效果,但在細節和質感表現上還是沒法跟真正意義上的次世代相比的。即使現在很多遊戲公司的水平,也只達到這個標準而已。

半真半假的3D中世紀
即使現在很多遊戲公司的水平,也只達到這個標準

4.3D次世代

真正的3D次世代遊戲是最近這些年才逐步發展起來的,根本原因還是人們對於「遊戲畫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甚至要達到影視級別的畫面,而隨著ZB、SP等先進位作軟體的普及和遊戲引擎的發展還有硬體爆炸式發展使這樣嚴苛的質量要求變得可能。

次世代人物模型
次世代貼圖

3D次世代基本採用遊戲模型+ZB輸出法線貼圖+AO+base color+Roughness+metallic等技術來製作。此時的遊戲對於模型貼圖的要求反而降低了,一些貼圖只需要有顏色,明暗和光影則是全靠引擎內光照本身所形成,所以無論是什麼角度看起來都會有真實的質感和陰影。這也更進一步強調了高模的重要性,ZB高模可能決定最後出來的模型品質的70%以上。

中國的遊戲美術行業,起步不算早,但發展並不慢,在網路軟硬體技術和美術製作技術如此迅速發展的今天,騰訊、網易、盛大等國內遊戲製作團隊已經能夠做出全國乃至全球一流水平的遊戲作品。從PC到主機再到手機,遊戲始終伴隨著人們的娛樂生活,體感、VR、AR等遊戲方式也更加多樣,未來的遊戲又會有什麼樣的特點,未來的遊戲製作者們又會經歷怎樣的技術跳躍,這一點還沒人能說得出來。


次世代的「次」有兩層含義:

  1. 次於當前時代,比如用著十幾年前的技術抄著當下主流玩法類型的遊戲。
  2. 超前於當前時代或當前時代的頂尖,用著比較新和前沿的技術做的遊戲。


次世代遊戲原本只是代指新一代遊戲主機下的遊戲。但隨著PC最新升級,八核CPU成功接壤PC。XBOX360和PS3對於高端遊戲的主宰已經過去了。「次世代遊戲」指代和同類遊戲相比下更加先進的遊戲,即「下一代遊戲」。而在網路上許多使用高端遊戲引擎製作的PC遊戲都稱為「次世代遊戲」

當時算得上業界一流的次世代經典,戰爭機器。特點就是高模精細,法線出眾,引擎一流隨著科技以及遊戲界的發展,更多的次世代遊戲蜂擁而出,取代的就是次世代遊戲更成為了一種遊戲類型,和注重Q版或者畫面模型簡單的遊戲形成區分

次世代就是下一個世代,引領時代潮流的,這是個相對概念。當下的次世代理論上應該是摒棄了舊三大貼圖(顏色,法線,高光)而使用更加真實的基於物理渲染的pbr材質的遊戲。


按照世代的原定義來說,手機和PC就不存在次世代,因為硬體就沒有世代之分。

次世代遊戲是指將發售在下一代主機的遊戲,和畫質根本就沒有一毛錢關係。對於wii來說,ns就算是次世代。對於ps4來說,ps5就是次世代。而即使兩者之間畫質差距明顯,也是同世代遊戲。

而"次世代"這個詞和"復刻","重製"一樣,已經是被商業宣傳用壞了的詞語,搏個噱頭,毫無參考價值。

至於那些人說的世代新定義,我只能問一句,和原定義完全沒關係還能用一個詞嗎?對於原本應該用這些詞的東西來說,搞的詞意混亂不堪,也能叫發展嗎?


法線貼圖
次世代,是個老的概念。早在PS2時代被用起來,但是你現在去看那個時代的遊戲畫面品質,和當前的次世代相比,就不是一個檔次了。 所以我覺得次世代,是個相對概念。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