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infj男,剛剛成年,但我感覺這種人格很可悲,總是在鬱鬱寡歡,雖然朋友不少,但沒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而且總是在患得患失。也遇不到自己滿意的愛情,到現在也沒有感情經歷,很可能以後也不會有。

總能洞察別人的難處並指出而且治癒別人,但永遠不能治癒自己,有很多心理疾病傾向。明明知道自己狀態很差卻不敢去看心理醫生。

我不明白現在該如何做,怎麼做,感覺自己可能在不久後就會得心理疾病。

最後補充一下,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是這種人格,我有很好的家庭,蠻不錯的童年,但。

補充一下,我是a型。


infj無論男女,想要找到滿意的愛情,只能通過各種手段提升自己的外表,擴大受眾,等人追求,擇優錄取。除此之外,錢和權並不能讓infj得到真正的滿足,因為我了解infj渴望的是被人發自內心的喜愛,而不是讓人敬畏。infj內心會羨慕enfp小公主超過intj這種孤獨的強者。

如果infj難以得到滿意的世俗愛情,也可以找一些精神信仰,獲得愛和力量。這也是我雖然相信科學,但我一直認為宗教有必要存在的原因。


人生很長 你怎麼能把將來就給現在斷定了?!

問我的話,我只有一點建議,就是放開心胸真心接納他人

隨著人生閱歷的變化,會慢慢好的。也會遇到知心人的。想遇到嗎?那就多交友,概率會變大。


作為一個infj女生,曾經我也在這個漩渦裡面,朋友很多,但是沒有真正了解我的,非常痛苦。

後來的我走向了對立面,就是失去了朋友,並且開始拒絕和別人交流吧,曾經「討好型」的外衣被褪去了,我也懷疑是否因為我太過於能洞察他人需要並且滿足所以才贏得朋友。但是底下的我是自卑的,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沒有誰會堅定的選擇我。

我開始尋找我自己,開始思考我和別人的關係吧。到目前,我的朋友還是挺少的,寂寞也會伴隨著我,我仍然處於一種痛苦之中——很多年的隔離和社交恐懼使得我不知怎麼和別人交往,尤其熱愛胡思亂想。

痛苦在於我和社會的格格不入,快樂也在於我真正的做自己。生活具有張力,痛和快交織著。該怎麼辦呢?對於目前的我來說,也在邊走邊尋找,我認為該找到一個值得投入的東西,但不知道這會不會將自己再推入一個深淵中。


同為INFJ的男性,年齡比題主大。看到題主的描述很有感觸。

其實首先想要說的就是年齡。在未成年的這個年紀上,大部分人對於世界和自己的認識都是很膚淺的,也遠遠沒有定型。大部分人有時候會開始思索人生的意義,自己的價值等等精神領域的問題,這是很尋常的事情;但是由於人生所經歷的變化和考驗太少,生活環境、接觸到的人事物都非常局限,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所得結論都會顯得帶有一種孩子般的稚氣。這一點在我看來與任何人格分類無關。

比方說題主的問題「INFJ男可悲嗎?」。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稍顯宏大,並不是它涉及的方面太廣,而是這種感慨本身就建立在一種非常空洞的直觀感受上。顯然,之所以有這樣的發問,是因為題主在生活中深深感受到了一種痛苦,並在試圖剖析痛苦的來源並嘗試解決它的時候感覺到了一種無力感。然而,連十八歲都沒有的一個少年,從小家庭幸福,生活和美,接觸的主要對象是「同學」,操心的主要問題是「成績」——這種生活過於單純,單純到我們沒法相信在這種單純美好的生活下所得出的很多悲觀結論,因為自己不曾體驗過真正的人心險惡也不曾體會過真正的人世辛酸。當悲觀來自於演繹法,來自於一種自己內心的直觀感受的時候,我們怎麼能確信,在真正面對它的時候,自己無法適應,乃至無法改變呢。INFJ固然十分清楚自己內心的準則,清楚自己每一種行為背後的邏輯,但是這種邏輯本身也會在未來生活的改變中不斷被審問,不斷被懷疑。如今的自己又有多少把握相信,今天令自己覺得痛苦的事情在明天就不會成為談及害羞的年少青澀呢?

其次我想說的是,在我看來,十六型人格也好,九型也好,甚至是星座血型也好,他們為我們提供的其實是一種模型,利用這些模型我們可以去解釋很多自己的思維方式行為邏輯,幫助我們理解自己。但他們不應該成為一種結論,一種在我們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便將責任歸於它的的一種結論。題主感覺到了生活的痛苦,剖析自己也覺得自己無力改變,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結論僅僅是「INFJ這種人格活得十分痛苦。我是INFJ。我很痛苦。」這樣的三段論嗎?對於生活,我們給出的答卷難道就是「INFJ辦不到那些。我投降」嗎?一種人格歸類不是得過且過的理由。題主問題的答案,即便我回答「對,INFJ男是可悲的」,這也遠遠不是一個解決了的問題。如果相信它是一種科學,那麼我們應當運用這種模型理論去探尋讓自己活得更好的方法,這在我看來才是這個問題真正的價值所在。

我們固然由於很多共性被歸為了同一類人,被給予了一個標籤。但是在標籤之前,我們首先是一個個人,獨一無二的人。如果有一天我變得比現在更好了,更成熟了,更可以被依靠了,而我的人格標籤不再是INFJ了,我想這肯定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也許吧。因為沒指效果標判定能力。

揚棄MBTI基本理論與測試辦法的16張圖/知意情之認知,實踐-問題選擇與材料加工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3104065

精神現象3.0/九型人格/知意情之情緒,實踐時的內在心理條件 的九張圖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9332633


不知道是不是倖存者偏見(不可悲的人都在享受生活沒空抱怨),還是因為我是INFJ的特例。 我怎麼覺得,知乎有些INFJ顧影自憐得 讓人覺得尷尬得不好意思說自己是INFJ了。

我是極端I內向,極端N實感低,極端計劃控J, F佔60%左右,T佔四成左右。

這種人格怎麼會可悲?

當所有人都在拿青春賭明天,我考上了重點高中。

當所有人都在題海戰術,我早早自我探索知道自己要什麼。

當所有人都在開黑,我過了英語專八,和雅思7.5.

這都得益於我的INFJ的計劃控,還有前瞻的偏好。

沒錯,我是內向,但是我交往深度,精力聚焦,我的朋友一雙手可以數得過來,一個朋友在紐西蘭讀書,一個在香港讀書,死黨在海外做旅遊……

而且我覺得我不怕人際關係,只是覺得交往的對象應該優秀點。

實感差?這就是為什麼要早早自我規劃,我高中就知道我要避開操作性的領域,所以我的大學專業是英語,二修西班牙語,成績在班裡也不錯。

每天都在研究新東西,感覺又充實,又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性格體系(輕實感重思考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目前和朋友合作線上創業。

-

怎麼會可悲?

-

好多人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人云亦云的。

而我很早就知道我是INFJ,是5W4,是IAS,是豐型,是蓋普洛思維和理念超高,……

自己有什麼特長,有什麼短板,有什麼資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實現目標,

哪些人可以來往,哪些人人格有問題清清楚楚。

怎麼保持活力,怎麼專註,怎麼發揮特長,怎麼實現夢想,怎麼自我實現……

-

而且我懂語言學,心理學,地理學,經濟學,編程,法律等等……因為喜歡獨處時研究這些東西,

-

根本不可悲好嗎?.

周圍人經常找我出主意 ,因為我看事情看得很通透。

-

如果只是因為男性不適合F型的特長,就認為INFJ男適應困難,就太形而上了。 根據發展心理和 改變心理40項研究, 雙性化偏向的人(如男性運用同理心等女性特質,女性運用野心等男性特質),這種混合特質能增加一個人的 環境適應力。


INFJ容易不開心,但一向是積極的,即使今天諸多鬱結,明天還是會很好的呀,你懂我的意思吧~


個人覺得,infj的「人生功課」,就是消化「自己可悲」的想法,雖然這個的確是事實。

而且不僅是消化,還需要消化之後的"結果輸出"

細節有點複雜,我好懶…………等其他大師來回答吧。


瞧瞧我發現了什麼,一個infj未成年。(不得不說,infj是挺稀有的)

我接觸過與我同齡的infj,不是沉默得不行,就是每天陽光向上卻對自己的煩惱絕口不提,不知是對人不信任還是不想麻煩人?(應該有一絲絲前者但主要是後者吧)

很少聽infj分享自己的內心,無論我怎麼撬也沒辦法撬動,要不就是稍稍撬動了點,說了一句又不說了。不過,既然不想說,那就不說了,生活本就是些雞毛蒜皮,沉醉於開心的事就行了。說不定以後就自己開口了╮ (. ? ? ?.) ╭ (看到有人想分擔一下infj的煩惱了嘛,講講也沒關係啊。不過倒是很羨慕infj能很快從煩惱中抽離,然後踏踏實實努力)

以我來看,總覺得infj是因為比較成熟,懂事比同齡人早,所以要忍受寬容同齡人的「胡鬧」和對自己的不理解和傷害,然後感覺孤獨吧。(這個是我對自己之前的一些看法,總覺得自己比同齡人早明白一些事,然後這個經歷套用到infj身上好像也可以的感覺)(不過,在人際或者人生哲理上,感覺infj看的比我更明白。相比,我能更多了解一些不太實用的小知識。。)

首先要了解的是,要保持孤獨(也就是個人空間吧),即使找到靈魂伴侶,自己的成長啊感悟啊學習啊,其實也算是一個人要走的路,雖然有人陪伴,但是思考要靠自己啊。靈魂伴侶的好處就是,自己喜歡的事情,他也興趣,就是感悟會不一樣吧。然後覺得自己並不孤獨。(單身solo這麼多年,我可真敢說)

然後身邊的一些和自己不太聊得來什麼的人群,會掩蓋自己的眼睛,讓自己覺得即使擴大到整個世界,估計也像自己身邊人一樣不會理解自己。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即使相合的人數少,也並不是沒有,自己去尋找就行了(或者等待?),當然也要加點運氣。

我以前覺得自己性格彆扭,可能永遠不會被人理解,甚至反思自己性格是不是真的有不可救藥的毛病。後來遇到一個infj同學,相處挺愉快的,就是我從小認為作為人該有的品質她都有。一些感興趣的話題也能聊得來一二。不過就是覺得缺點什麼。可能我把她想的太美好,也可能她真的很美好。要才華有才華,要努力有努力,我覺得應該很快我們就不是一個層面的人了,可能以後會出現她講什麼我不懂的情況,所以突然有了點緊張感,畢竟我曾想過幾十年後我也要拉著她到處去玩。

**總得來說,就是infj挺好的,有很多很優秀的品質。所以一定要相信會有人理解的,不理解的人,不是自己都沒活明白就是自大狂。(好像說得太有情感傾向了。。)

難得看infj煩惱啊,明明表面看起來無堅不摧的樣子,撬也撬不開口。

還有一個例子,不過沒太了解。文采很好(寫的古文詩大概?很有意境),喜歡聽古箏曲子?(就是老年人聽的那種)非常平淡的樣子(我並不喜歡聽,但是結合他寫的詩來聽就能聽懂曲子,發現曲子的美了),說話非常簡略,幾乎不外露情緒,但是並不是嚴肅而是給人客氣友好的感覺。(不知道他是真的淡漠還是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所以infj真的會淡漠或者說冷漠?)


去找一隻intp吧,很好玩的。用ni逗他,釋放fe,鍛煉鍛煉ti。

別想多,你還小,好好學習,站的高看的遠,世界遠比你想像的精彩。


我是T型INFJ男,我幾年前測過MBTI,就是INFJ,最近又想起來這個測試,測出來還是INFJ。看到題主的描述我彷彿看到了幾年前未成年的自己。

經歷幾年的感情訴求,我已經不抱希望了,情感這部分我是完全cut掉再繼續生活的。但這並不影響我感知別人安慰別人的能力,我現在共情能力鍛煉得非常出色,但是能感覺到的情緒太多了的缺點就是,大腦有被拉傷的錯覺。

INFJ男是世界上最少的人種。我看別人都這麼說,心裡還是存疑。少是因為容易夭折?因為通常INFJ伴隨著心理疾病。我建議題主不要太頻繁地播撒愛,先把自己放第一位,以後的日子有的是機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平時不需要頻繁跟人見面,非常消耗心力。獨處會給你非常多的精神力量,想一些喜歡想的,看看書,聽情緒飽滿的歌,通常是我鍛煉精神的方式。一個成熟的INFJ是可以遊離在各個人種之間的強大人種,所謂成熟就是要把洞察力Maximize。你看其他INFJ都很喜歡扮演各種各樣性格的人,我也不例外。

INFJ還有個好處就是靈商很高,所謂靈商就是能跟宗教產生共鳴。我從小的第六感就非常出色,但沒人信我,我也放棄說服別人,這會兒考完研我打算去學周易哈哈哈,應該很好玩。

平常生活里沒有能溝通的人,即便有那種頗負哲思的好朋友,我也經常跟他們爆發激烈的爭吵,跟普通人倒相處得平和,我服了,老天就想讓我孤獨終老吧。

我有抑鬱,但因為INFJ的J,我總是關鍵時候能把心態調整得健康,但是還是每天哭,哭什麼我也不知道,淚點由低變高再變得奇怪,副作用吧。

總而言之,好好長大,只要活著就有輸出哈哈哈!


我理解的題主的核心問題是,朋友多,但能互相理解的不多。總替他人處理情緒,但自己的情緒無處排解,對社交感到了疲憊。

每個infj都有對人際交往的周期性疑問,我也曾有這樣的糾結:

如果我願意帶著面具社交的話,每個新環境都能輕易的交到很多的好朋友。(這裡面具指的是藏起悲觀愛思考的一面,只露出樂觀的一面,並且放大自己的熱情程度)我曾為這樣的能力沾沾自喜過。但是很快我就發現,我無法維繫多段友情長時間走下去,社交面具畢竟是沒法戴一輩子的,我們內傾而細膩的性格本來就不是天生的社交達人。

而且還有兩點比較致命。第一,infj非常會觀察和處理別人的感情需要,而大部分人都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在友情里我們常常會感到落差感。第二,生活中es的人非常多,他們通常只關注現在和未來,不願意想太多事。想跟他們來一場靈魂交流的infj會比較尷尬。

我嘗試過不帶面具,完全的做自己。結局不能說是很差,但是也比以前自己的生活狀態下降了一點幸福感。(可能我還是修鍊的不夠成功,還是不能完全享受孤獨)

我給你的建議是好好想想社交對自己是否足夠重要。如果你能享受孤獨就愛誰誰,做自己就完事了。如果跟我一樣是個菜雞,就咬著牙帶著面具,換取社交位置滿足內心需要,然後儘可能從朋友中篩選幾個最優的努力發展一下吧,與他們建立堅固穩定的關係能安定你的內心。


不可悲。

Infj女路過。

得知mbti之前一直很喜歡那種聰慧的翩翩公子,像梅長蘇,像周總理,儒雅又堅定,溫柔又有決斷。

後來了解了mbti之後驚奇的發現這不就是infj的人設嗎……

你可以用mbti分析和觀測自己,但不要把自己的困苦都甩鍋到infj這個人格標籤身上。

在我看來infj是極聰慧的一類人格,目前接觸到的真infj(不是知乎上的isfj哦(冷笑))都是走在前方的勇士,你會發現infj做學生的時候成績大都不差。

祝好。


不可悲

你還小,不要著急,不要著急一下子就懂得這個世界,不要著急給世界下個定論。多看看這個世界,多看看不同的觀點,多從書本中吸取力量,多方面的去看一個問題,你會發現更為全面的世界。

你能看見別人的難處治癒別人是你的天賦呀。從天賦中獲得滿足感不失為一種幸福感的來源呀?別人不能治癒你,相同他們會少一些這方面的幸福感。

不要總是對別人抱有太多的期待,相反,你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別人的優點上,學習之,借鑒之。敏感的你一定會能從別人的缺點和優點中獲取一些成長的養料。

不要對自己過分苛責,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要強迫自己,不要老給自己有心理疾病的暗示,看看自己已經擁有的,不要苛責自己錯過的。

還有哦,現階段沒有人理解你也沒有關係。因為越長大越明白,每個人都有這種困擾,沒有人可以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理解的深淺不同罷了。愛情,別人擁有了感情生活並不意味擁有了愛情。愛情是不早不晚恰好遇到了一個人,你心因此歡喜,因此雀躍。你會找到愛情的,等待之,等待換來的果實更為成熟甜美。

infj只是個說法,沒有註定的可悲,也不會因為稀少而珍貴和值得驕傲。平常心,專註於現階段的目標吧,不要害怕長大,那遲早回來,你還小,不要著急。


作為一個INFJ,我一直都認為自己不可悲,因為我們缺乏知音而悲傷嗎?不至於,朋友雖眾,卻不是交心。這是身為INFJ所面對的情況,為什麼要悲傷。不值得,因為身為理想主義的infj的我們總是要為了自己前途而奮鬥,為了理想而奮鬥,為了尋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拼搏。雖有一時之孤獨,總也不懼。勇往直前而已!


我是一名infj男,說起來還是個未成年,但我感覺這種人格很可悲,總是在鬱鬱寡歡,雖然朋友不少,但沒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朋友,而且總是在患得患失。也遇不到自己滿意的愛情,到現在也沒有感情經歷,很可能以後也不會有。

青春期會新接觸到很多以前未體驗過的情緒,比起其他時期會顯得「敏感」些。你說的一些類似結論的文字大多屬於 下判斷還為時過早了些 的範疇。

你的描述像是,把消極情緒歸因到自己測試得出的INFJ結果。這歸因思路應該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希望你能意識到。(結果倒是問題不大,這讓一些人看到了你的提問,並且這些人在測試中的選擇傾向也與你類似。)

很明確的事實是,二十多歲的人翻到十幾歲時候寫的日記,會覺得當時困擾的事情現在看來已經風淡雲輕。你大可不必擔心太多……陷入這些情緒這件事,本身也是自己青春的一部分。不同時期的不同經歷體驗,都是構成我們這個人的重要部分,現在回憶起來也很有趣。

我前面說的大概類似人生經歷上的劇透,僅是希望能起到類似定心丸的效果。

總能洞察別人的難處並指出而且治癒別人,但永遠不能治癒自己,有很多心理疾病傾向。明明知道自己狀態很差卻不敢去看心理醫生。

都2019年了,看心理醫生沒什麼問題,有個比喻我挺喜歡的,這是大腦/情緒的感冒。多個專業人士分享下自己的想法幫助很大,一來一回的談話也比較有針對性。家長開明徵得理解是最好不過,但這不必強求。

很多文章會將INFJ說是人群里的1%-2%,但放到一個學校的幾千人……甚至一個市鎮、省份或者國家,也是不少的數字。你是獨特的,但不是你所想像的獨特。和你類似經驗的人不在少數,比你更受想法和情緒折磨的人數字也絕對超乎你想像——這點不展開講。方式倒很多,最簡單的是關注幾個專業些的心理知識公眾號,或是知乎看看比較靠譜的答案。

沒有朋友和愛情說到底就是孤獨吧。比較靠譜的經驗分享,是找找自己興趣和動力所在,以此為出發點。e.g. 興趣相投的朋友,成績獲得成就感的競爭對手。也有另一種可能性是,你沒有意識到自己並非孤獨。

我不明白現在該如何做,怎麼做,感覺自己可能在不久後就會得心理疾病。最後補充一下,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是這種人格,我有很好的家庭,蠻不錯的童年,但。

按照比較流行的說法,人格也分高階和低階,大可以把精力留在如何提升自我,而不是「為什麼我是這種人格」。我挺喜歡看MBTI相關,但事實是但凡了解一些心理學的,會知道比較受認可的是大五人格。

祝好。

以及你可能聽膩了的話語和事實是,多讀書和學習


可。。。悲吧。。。。我是infj女


朋友,一點也不可悲!

因為我們的征途是星辰與大海

沒有陪伴,人都會寂寞;但是我們更在乎身邊的人能否被我們認可,同時真誠的欣賞我們的內心

孤獨與理想主義是我們的底色,但我們因此擁有了欣賞美的眼睛,所以我們異常挑剔

最後抱抱你~!


人這麼複雜,你們這麼相信性格是穩定不變的嗎?

我剛才查了查,是不是你們心裡的標準很高?交一定很了解自己的朋友,和懂自己的人廝守一生。

等等時間,嗯,不說了,


所以我討厭現在mbti的風氣。你覺得可悲,是因為你顧影自憐。

不過沒事,人生足夠讓你成長,無論處在哪個階段都很正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