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覺馮小剛以前拍的賀歲片有好多普通人在裡邊,像《沒完沒了》《甲方乙方》之類,感覺又接地氣又好看。

可是後來拍的《非誠勿擾》《私人訂製》怎麼看裡邊全都是有錢人。讓我這種窮人喪失了很多的觀影樂趣。

就想問一下他為啥不拍以前那種了?

以後他有可能拍回來嗎?


馮小剛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王朔的影子,其實看過王朔的書你再看他的電影也就寡然無味了……為什麼不拍了呢。王朔不寫了啊!那些年代他讓大家哈哈一笑的幽默都是來自王朔小說。《我愛我家》《編輯部的故事》這一類的也是那個年代的流行風。我這樣的看過書以後都樂的前仰後合的,更別提跟他有階級感情的馮小剛了。所以觸動他靈魂的就是這些弔兒郎當貧嘴幽默的作品,跟接不接地氣,面向普羅大眾「直戳底層深處」沒什麼關係,導演內心沒有這麼大格局。他以後的電影《芳華》《唐山》之類的也都有軍隊大院的影子……拍的質量嘛,都是刻意把自己往大師裏靠,往有深度,有內涵裏靠,《唐山》裏撕心裂肺哭一場,默默無語兩眼淚後的大爆發之類的。《夜宴》裏戴個面具玩深沉,武打的時候再慢動作翻兩個跟頭,在他眼裡這就是美吧……反正挺做作的。我喜歡敘事流暢的,沒有刻意表達導演思想的,導演的想法都藏起來了,看到了,聽到了,摸不著……那就是李安吧。


感覺他現在給自己的定位是往大師方向走的,所以非要拍格局大,有深度的電影,比如集結號,夜宴,1942等等。他自己已經不屑於去拍那種小情小愛,小市民的電影了。一大損失吧,其實那些東西,從小見大,洞察社會,纔是真正符合馮小剛的,期待他可以拍一個類似喜劇版的我不是葯神那種電影。


都不過普通人的生活了怎麼拍普通人的電影?


因為生活富裕了,編劇編不出苦哈哈的本子了。但是寫一寫諷刺富人樂的還是可以的


因為他不再有機會和心力去理解現代普通人的煩惱,更沒法子去消解掉它們。

時代變了,他自己也不是普通人了。

與其弄巧成拙,如《私人定製》,不如不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