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在哪裡?


談談國產CIS(CMOS Image Sensor)的機遇和挑戰:

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全球進入CIS晶元缺貨嚴峻期,手機、安防、汽車等領域對CIS的需求度越來越大,索尼、三星等IDM產線全部滿載。而CIS屬於特殊製程,包括從lens、color filter、photo die與logic的製作與整合封裝,且沒有通用的公版開發流程,因此「不是誰都能進來賺一把的」。

此外,高端CIS所對應的12英寸晶圓從開始生產到製成晶元,至少需要12-14周的時間,再加上模組廠商的整合時間,最快也需要4個月左右才能緩解產能問題,這又從另一個方面加劇了CIS產能的緊張程度。

面對市場需求擴張,中國該如何把握機會呢?這裡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討論。

市場方面:靠差異化盈利模式活下來

中國CIS起步晚,主要佔據的是中低端市場,目前採用的都是跟隨模式,無法抓取高毛利,市場話語權較弱。不過在中低端產品的銷量上面還是可喜的,這是我國採用差異化盈利模式的成功點。

根據旭日大數據監測,截至2019年6月,格科微以92.8kk的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一,豪威和思比科則分別以50kk和28kk的出貨量位居第四和第五。

此外,製造產能部分,國內大多數CIS廠家都Fabless模式,比如豪威主要依靠臺積電和中芯國際,還稍微好一點;而格科微此前則深度捆綁在了三星身上,三星Fab滿載加上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外包Fab對於擴產意願較低,使得格科微產能受到威脅,這也是格科微痛下決心在嘉善項目投產之際,再在臨港新片區投建「12英寸CIS集成電路特色工藝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的重要原因吧。

技術方面:尋求突破點

首先盤點一下索尼、三星和我國CIS產業前五(豪威科技、格科微、思特威、思比科、比亞迪微電子)的最新技術,見下表:

製圖 | 與非網編輯部

縱觀CIS發展歷程,CIS經歷了兩次重大的技術變革,第一次是背照式技術方案替代前照式技術方案,這一次技術變革成就了行業巨頭索尼的霸主地位,而目前行業正經歷著第二次技術革命,堆疊式方案逐漸替代背照式技術方案,科技革命帶來的行業變革不可避免。

面對機遇與挑戰,比亞迪微電子錶示,「國內感測器廠商對圖像感測器的機理、前沿技術等這類需要大投入的研究未能進行深入、持續的研究,但正是這類研究一旦出成果,會形成行業方向的變化,誰先突破誰就能拔得頭籌。」

資金方面:企業自有+金融機構投資+政府投資

賽迪顧問集成電路產業研究中心高級諮詢顧問池憲念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CMOS圖像感測器是技術與資金密集型行業,因此除了技術,資金也是決定我國CIS產業甚至是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針對資金問題,以往都是採用企業自籌的方式,如今中國對半導體業越發重視,半導體金融投資生態也比2005年剛起步的時候完善了不少,產生了許多活躍的VC機構和PE組織,再加上政府資金(比如國家大基金)的加持,因此在中國已經發展到了:「只要你有技術,資金自然會找上門」的階段。

點擊以下鏈接閱讀完整報告:

本土CIS廠商的突圍之路-基礎器件-與非網?

www.eefocus.com圖標發佈於 2020-03-2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快門殺手快門殺手定期清理短回答

民用影像沒有,索尼就是老大。

放在國際上也沒有,索尼就是霸主。

無論是大尺寸感測器和小尺寸感測器,索尼的生產能力和研發迭代能力就是最強的。

如果說第二的話小尺寸是三星,大尺寸就只有佳能了,但是都和第一差了十萬八千里。

ps:倒不是說國內能不能砸錢做出來,而是說在產品良品率、性能、功耗相對可用的情況下成本還比較低,這是做不到的。


民用影像沒有,索尼就是老大。

放在國際上也沒有,索尼就是霸主。

無論是大尺寸感測器和小尺寸感測器,索尼的生產能力和研發迭代能力就是最強的。

如果說第二的話小尺寸是三星,大尺寸就只有佳能了,但是都和第一差了十萬八千里。

ps:倒不是說國內能不能砸錢做出來,而是說在產品良品率、性能、功耗相對可用的情況下成本還比較低,這是做不到的。


如果把標題改為

「世界上有哪些能與Sony一戰的CMOS圖像感測器廠商」

答案是

「沒有」


目前國際範圍內做消費品用CMOS感測器的沒有一家能與索尼一戰。

差距在於產品線有一條非常合理的進化路線,做CMOS的不是沒有,而鋪滿整個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只有索尼一家,從小底手機CMOS到一英寸m43畫幅入門相機CMOS,到全畫幅和中畫幅CMOS,再到專用設備CMOS(並不強),索尼可以將各種「黑科技」在易於生產而且需求不嚴格的小底機器上實驗,在篩選出適用可用好用的技術放到大底上,不僅有試錯環境空間,還能攤薄研發費用,這是索尼CMOS進化如此之快,步伐如此穩健的主要原因


不存在的 10年以後 ?就不錯了


沒有。

不過ov也還成


安防領域:SC、OV應該可以追趕;

主要差距是產品的穩定性,和極端環境的表現。


目前跟SONY在CMOS領域差距最小的就是三星,市佔20%多,索尼是它的兩倍,三星尚不可以,何談國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