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不能帮助我们省钱和发财,记账的目的有多个:

  1. 跟踪自己的收支,清晰的了解自动花哪了,让自己更理性消费
  2. 解决生活中因财务产生的矛盾,如情侣夫妻之间的财务消费、AA制的旅行活动、合租成员的费用分摊,软体都可以即时计算出结算方案,免去烦恼
  3. 现在的记账都用手机,就类似一本随身携带的电子收据,随身可以查看自己之前的任何一笔消费的小票,而且方便快捷
  4. 也许还有更多…


先上结论——年轻人应该记账,应该省钱。

Part A—关于记账

随著微信支付宝几乎能满足我们所有生活场景中的「支付」功能,年轻一代对于纸币的接触已经少之又少,相应的就是对「钱」越来越没概念。

我们知道人总是更厌恶「失去」的,而相比打开手机扫码付款和打开钱包抽出纸币付款,明显后者更让人感受到「失去」的痛苦。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得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结余、不知道自己每月花销,因为无实物状态的电子支付真的太容易在不经意间花钱了。

这时就更体现了记账的意义——

其实说到底体现的还是掌控自己的收支,从而掌控自己的生活。

具体的话可以参看我之前的两篇文章,分享了我记账三年的感受、如何坚持记账以及自己改良过的记账表格。

何大宝:是什么支撑我坚持记账三年??

zhuanlan.zhihu.com图标何大宝:坚持记账三年,我是这样做的?

zhuanlan.zhihu.com图标

Part B—关于省钱

其实在我刚毕业的时候和朋友有讨论过:一个人只年轻一次,那ta年轻时看到喜欢的该买买买吗?就像那句话说的「18岁喜欢的碎花裙,35岁就算买到了也喜欢不起来了」。

但拉长时间从一生来看的话,我更倾向于年轻时就「省钱」(这个「省钱」当然不是呆板的对自己抠),适当克制下自己对奢侈品的渴望、对口腹之欲的妥协,把钱用来做更有意义、更有效率的事情。

我信奉巴菲特的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有足够湿的雪和足够长的坡。「足够湿的雪」就是指当机会来临时能投入的资金。

世人又说「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准备」除了自身的软实力还可能指什么呢?

你省下来的钱就是「足够湿的雪」,就是你的「准备」。

当机会来临时,不要小看本金的力量。

你用1万投资收益率30%的项目,也不过获利3000;

而你用10万投资收益率仅15%的项目,却能获利15000。

所以作为普通年轻人,我愿意前期「省」一点,尽可能地囤上「子弹」,等到机会来临果断出手,享受市场对自己「耐心」和「节省」的奖赏。

其实省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一种「延时满足」。

像玩游戏、吃甜品、唱K这种立马能获得正反馈的,就是即时满足,促使人沉迷。

而延时满足则是需要付出努力并且当下还看不到回报的,比如学习一门乐器、一种运动。

但最终能使我们受益的,还是延迟满足。

当今世道大家都爱钱。钱体现著一个人拥有的能力、资源、对社会的影响力,是ta身上所有综合特质的变现。

所以,结合问题的一点建议就是,养成记账习惯,尽早树立理财意识,尽早「省钱」为未来做准备。


个人觉得应该。现在基本都是线上消费,不是用现金去交易了,以前我们花钱用现金,每次付款前都会掂量一下自己余额还有多少,下半月的生活费够不够等问题,而现在商家大多支持分期付款,还有花呗付款,下期才会收取费用,让很多年轻人都模糊了理财、记账的习惯。原本计划一个月食宿花销在2500内,结果实际账单原因超过这个数目,原因就是对资金的把控能力降低,而养成记账的习惯才能让你认识到钱花在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是可有可无,什么款项是必须花费的。从而降低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现在手机上的记账软体也比较多,也可以查看微信、支付宝账单,或者自己记一下,也好回顾下这个消费是否欠缺?


其实,有个疑问,记账省不了钱,省得了钱大家都去记账了。

记账能干嘛,记账可以告诉你每一笔钱花在什么地方,每月底给你一份账单,了解自己的消费与收入情况。而不是一脸问号????我的钱花在哪,我感觉也没花什么呀,怎么钱就没了?

例如我,每次发工资了,月底啥都没剩,我也不知道花在哪?

于是我开始记账了……

你会发现原来钱是这么花的……

然后过阵子,懒了,或者,忘记记账了,你又跟最初的一样,一脸问号????

所以,这里涉及到记账的另一个点,坚持

我自己开发的记账APP,我都会忘记记账,所以我加了闹钟提醒,推送提醒。但我想,这也会被我忽略,想著怎么开发更好的点子来。

如果你想体验一下我开发的app,可以点链接看看,挺不错的https://zhangwenshuan.com


应该记账--------

我是从19年开始记账,坚持到现在有1年6个月了,因为在不同的平台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余额和负债,各种手机银行、微信、支付宝,信用卡、白条......记账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是能快速知道现在多少余额多少负债,其次能看到自己把钱花到哪里,提供之后的消费参考依据。

而「省钱」我觉得换成理性消费会更好--------

举个栗子:逛商场在MOCO看中一件衣服,很喜欢上身也很显气质,但售价:1699元大大超出了我的预算;回到家在网上挑选类似的款式、材质,花了300来块。到货后很喜欢,上身效果也达到了预期。

现在打开手机就是各种软文、广告告诉你赶紧买买买,买不起没关系可以用白条让先享受后付款......但买回来发现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消费,控制住自己避免冲动消费,将消费额度放在更加需要的地方。

最后想说,开始存钱!哪怕每个月就存个3百块,一年积累下来也很客观。

有规划地生活,会让生活充满希望。


该不该记账?回答是肯定的,必须要记账!

  就如同企业管理,记账才能管理好财物,清楚收支状况,并对经营活动做适当和合理的调整。

  个人同样需要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尤其年轻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一旦管理不善,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导致影响家庭,污损自身社会信用,给日后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可消弭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坚持记账才能完成自我管理。

该不该省钱?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打个比方,购买一台电脑,如果为省钱选择低配,实际使用上影响了学习和工作效率,那是得不偿失。所以,省钱是有前提条件的,不能一概而论。当然,不省钱也必须在经济状况许可情况下。

  这里推荐使用AssetsMgr资产管家记账,它能够全面记录和反映资产(不只是货币资金)状况,还有账期管理功能,能够更好的规划和管控开支。

发布于 2020-05-16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大白大白

记账和省钱不是一码事,我有记账的习惯,但我并不省钱。记账可以帮我清楚自己的财务情况,也能够分析自己的花费,调整消费结构,避免超过消费能力的支出或边际效用不高的支出。

但为什么不提倡年轻人省钱,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在我审视自己消费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费用完全没法下降,一旦下降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将会大幅度下降,我觉得没有必要。只要你不是超过自己承受能力负债消费,或者因为虚荣攀比而消费,我觉得当花则花。第二,我分析自己消费的时候,发现一个大头是社交消费,年轻人要省钱,可能不得不减少社交和礼金支出,不然你很难控制花多少钱。朋友聚会你不去么?别人结婚克扣礼金?削减社交对自己长期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第三,年轻人大概率收入属于上升阶梯,一旦机遇或者积累到了,收入将会井喷式增长。你前十年的积蓄可能比不上你第十一年一年的收入,又何必牺牲十年的生活质量多存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钱。比起省钱,还不如及时行乐,投资自己、提升自己。

最后要说的是,不省钱不代表不存钱。提升自己赚钱的能力肯定是最优选择,但是在你的收入不足以同时满足你行乐并拥有一笔刘玉玲说的「fuck you money」之前,还是得保证有一笔小积蓄作为备用金。不然你的抗风险能力太差,碰上疫情,经济下滑失业、生病啥的,真的很要命。我建议一个是可以买点保险防生病,支付宝上消费型的重疾和医疗险就可以,杠杆高,另外存个一年左右的生活费,可以帮你扛住待业一年这种极端情况的,也就差不多了。如果对金融不很了解,有闲钱做点最基础的银行理财产品,别乱投资。


记账和省钱不是一码事,我有记账的习惯,但我并不省钱。记账可以帮我清楚自己的财务情况,也能够分析自己的花费,调整消费结构,避免超过消费能力的支出或边际效用不高的支出。

但为什么不提倡年轻人省钱,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在我审视自己消费的时候,我发现很多费用完全没法下降,一旦下降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将会大幅度下降,我觉得没有必要。只要你不是超过自己承受能力负债消费,或者因为虚荣攀比而消费,我觉得当花则花。第二,我分析自己消费的时候,发现一个大头是社交消费,年轻人要省钱,可能不得不减少社交和礼金支出,不然你很难控制花多少钱。朋友聚会你不去么?别人结婚克扣礼金?削减社交对自己长期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第三,年轻人大概率收入属于上升阶梯,一旦机遇或者积累到了,收入将会井喷式增长。你前十年的积蓄可能比不上你第十一年一年的收入,又何必牺牲十年的生活质量多存那么一点微不足道的钱。比起省钱,还不如及时行乐,投资自己、提升自己。

最后要说的是,不省钱不代表不存钱。提升自己赚钱的能力肯定是最优选择,但是在你的收入不足以同时满足你行乐并拥有一笔刘玉玲说的「fuck you money」之前,还是得保证有一笔小积蓄作为备用金。不然你的抗风险能力太差,碰上疫情,经济下滑失业、生病啥的,真的很要命。我建议一个是可以买点保险防生病,支付宝上消费型的重疾和医疗险就可以,杠杆高,另外存个一年左右的生活费,可以帮你扛住待业一年这种极端情况的,也就差不多了。如果对金融不很了解,有闲钱做点最基础的银行理财产品,别乱投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