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為「30 天『不斷片』挑戰」打卡問題,無論你是類型片愛好者,還是資深劇迷;不管你是閱片量過千的發燒友,還是某位導演的資深粉絲,都希望你能在這個挑戰中誠意安利,收穫同好。還有最高 2,000 元京東卡、劉看山周邊、鹽選會員卡等你來拿!

戳這裡查看「30 天『不斷片』挑戰」完整活動規則 &>&>&> 2000 元獎金等你拿 | 30 天「不斷片」挑戰

點擊關注圓桌,還有更多有獎問題等你來答 &>&> 30 天「不斷片」挑戰活動


只要電影簡介有引退兩字


比起關於電影內容的一句話簡介來說,用幾個字說明電影是誰導演的,更會激發我的興趣,接下來盤點那些,沖著導演名字,我就會去看的導演。

1、王家衛導演作品

墨鏡王的電影當然是一定要看了,從1988年的《旺角卡門》、1990年《阿飛正傳》、1994年的《重慶森林》和《東邪西毒》、1995年《墮落天使》 、1997年 《春光乍泄》 、2000年《花樣年華》 、2004年的《2046》、2007年的《藍莓之夜》 再到2013年的《一代宗師》

幾乎可以說,墨鏡王的電影都值得一看。

所以,就沖這三個字,我就會義無反顧的買上電影票,衝進首映場。

2、昆汀·塔倫蒂諾導演作品

昆汀的暴力美學就不多說了,而且昆汀曾經有過十部之約,昆汀曾經說:拍完10部絕對不再做導演。截止到今天,昆汀已經拍了九部電影:1.《落水狗》 2.《低俗小說》 3.《危險關係》 4.1《殺死比爾1》 4.2.《殺死比爾2》 5.《金剛不壞》 6.《無恥混蛋》 7.《被解救的姜戈》 8.《八惡人》9.《好萊塢往事》

《低俗小說》中的經典舞蹈邵時一的視頻 · 1379 播放

所以昆汀的電影是看一部,少一部啊。

3、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作品

不多說了,諾蘭可以說真的是天才級導演,一個可以把自己關於這個世界的思考融入到自己的電影中,並且通過迷宮式的拍攝手法,從《追隨》到《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電影佳作。

4、新海誠導演作品

從《她與她的貓》(1999年)、《秒速五厘米》(2007年)、《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年)、《言葉之庭》(2013Ian)、到讓他大火特火的《你的名字》(2016年),而去年的《天氣之子》(2019年)也是一部動漫電影佳作,新海誠真的可以說是接過了宮崎駿手中的接力棒,開始了日本動漫電影新的征程。

他的電影,畫質精良,對於細節的描繪偏執的讓人驚喜,唯美的故事更是讓人感動,屬於沖名字就要去看的導演了。

5、宮崎駿導演作品

不多說,宮崎駿老爺子的電影,人生必看。

6、黑澤明導演作品

出生於1910年的黑澤明,經歷了不同的時代,拍出來的電影也格外的有內涵,讓人看完後,陷入思索,而黑澤明一生中的作品更是很多,在這裡推薦幾部黑澤明導演的代表作品:

1、《羅生門》(1950年)

2、《七武士》(1954年)

3、《戰國英豪》(1959年)

4、《影子武士》(1980年)

5、《亂》(1985年)

7、是枝裕和導演作品

1962年出生的是枝裕和,拍攝紀錄片出身,我很喜歡他的電影,他的作品就像是一杯淡淡的酒,總是那麼平淡,可是看完電影后,卻又覺得這酒也是氣力非凡,在不經意間動人心魄,扣人心弦。

從2004年的《無人知曉》到2018年的《小偷家族》,是枝裕和的電影總是那樣平平淡淡的溫暖著我們。

1、《無人知曉》(2004年)

2、《步履不停》(2008年)

3、《奇蹟》(2011年)

4、《如父如子》(2013年)

5、《海街日記》(2015年)

6、《比海更深》(2015年)

7、《小偷家族》(2018年)

8、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作品

1942年出生的斯皮爾伯格導演,他的作品比較多元化。有驚悸電影《大白鯊》(1975年)、有科幻電影《外星人E.T.》(1982年)、有動作電影《奪寶奇兵》(1981年)、有戰爭電影《辛德勒的名單》(1993年)和《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懸疑電影《少數派報告》(2002年),從業幾十年來,佳片無數,得獎也是數不勝數,老爺子近年來創作的電影《頭號玩家》,雖談不上佳作,但是也是很優秀的科幻電影。

9、、詹姆斯·卡梅隆導演作品

作為好萊塢的著名導演之一,卡梅隆從業幾十年來,作品只有九部,而其中的《終結者》系列、《異形2》(1986年),然後到現象級電影《泰坦尼克號》(1997年)再到席捲全球的《阿凡達》(2009年),卡梅隆導演給了我們不一樣的觀影感受,充滿想像力的拍攝,以及耗資巨大的特技,都使得看他的電影,當真是一場視覺享受。

10、姜文

姜文從演員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演員,如《芙蓉鎮》(1987年)、《本命年》、《紅高粱》(1988年)都是十分優秀的電影作品,而從1993年自編自導《陽光燦爛的日子》開始,《鬼子來了》(2000年)、《太陽照常升起》(2007年)、《讓子彈飛》(2010年)、《邪不壓正》,姜文的名字,絕對會讓你毫不猶豫的買下那張通往姜文寫意的電影時光。


我是 @邵時一,喜歡影視、文學和歷史,歡迎和我一起遊歷於光影之間~~

希望看到這裡的你,愛情會永遠,遊戲會連勝,電影一直陪伴你~~


有。1970年的老片《喜怒哀樂》。

簡介:本片為喜怒哀樂四個小故事,由白景瑞、胡金銓、李行、李翰祥分別執導。

光這四個名字湊一起——哇四大名導過招斗戲,想不精彩都難。想看。

1. 關於《喜怒哀樂》

當年,身在台灣國聯影業的李翰祥財務問題告急。為援助國聯公司,多方人士奔走施援,這才促成了這場四位大佬的合作。

可以說,《喜怒哀樂》這部作品的誕生本身就很難得(那會兒大佬們的施援方式好正)。

這四個導演的日常畫風其實大體可以分成兩組:白景瑞和李行;李翰祥和胡金銓。

前一組日常畫風以鄉土寫實為主。譬如白景瑞導演的《新娘與我》,李行導演的《小城故事》。這二位為當年瓊瑤劇在熒幕上的火爆風潮都作出過不菲的貢獻。

但在《喜怒哀樂》里,白景瑞和李行貢獻了兩個十分古色古香的鬼怪故事。

後一組相對更以傳統古風見長。李翰祥熱衷歷史,胡金銓執迷武俠。在拍《喜怒哀樂》之前,倆人其實合作過不少古裝鬼戲,比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倩女幽魂》。

最早的計劃里,這部片是要改編《聊齋》的四個故事。結果只有李翰祥老老實實把《王六郎》拍成了第四段故事《樂》。

剩下三段,白景瑞的《喜》,李行的《哀》,算是對傳統鬼事的解構。而胡金銓的《怒》改編自京劇《三岔口》。嗯……還是胡導的配方——客棧戲。

四個故事的主要共同點,是基礎劇情都發生在一所宅院里,少有外景戲份。這種典型的小場景小成本操作,非常考驗製作團隊對場景的調度和節奏的把控。

2. 《喜》:書中自有顏如玉?

《喜》一開頭,就是《聊齋》熟悉的橋段——頭懸樑挑燈夜讀的書生。

破落的屋子四處漏風,身後對聯上書「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晚,一美貌女鬼拿著一朵小花飄然而至,把書生嚇得滿屋奔逃。

女鬼溫柔地給他收好散亂的書札,拿小花施法,讓書生想起前世自己大約是個劍客,曾在盜墓賊手上替姑娘守住了香墳。當時,書生隨手在姑娘墳冢前插了朵小花祭祀。

這不是女鬼來報恩嘛!思及於此,前一秒還驚恐萬分的書生立馬色心大起,強迫女鬼與之翻雲覆雨了一番。到這裡,這個故事似乎還是熟悉的套路。

結果第二天醒來,女鬼已然消失。書生本性乃色中餓鬼,念念不忘一夜春宵,於是大膽跑去墳堆又找了個姑娘的墳,故技重施獻花一朵。

結果夜裡,一薄紗手絹緩緩飄入,現形成了一醜陋女鬼,對書生一頓糾纏……

《喜》作為全片的第一個故事,出彩之處是它居然是個默片。沒有對白但劇情推進緊張有趣,女鬼的跳躍的小白花,書生頭懸樑又總被繩子勒住發脾氣的神情,都非常生動。

可以說,在這部電影里,白景瑞是用現代視角嘲諷解構了傳統《聊齋》里才子佳人女鬼報恩的橋段。

它直白地戳中了一個真相:古人如此熱衷「書中自有顏如玉」,幻想妖魔鬼怪化身美人看上潦倒書生,說白了不過是男性主義的意淫。

咱斗膽翻譯一下:你如果窮,那只有鬼才喜歡你;你要是還形狀猥瑣,那基本上只有丑鬼才會糾纏你了。(不是

3. 《怒》:「金鑲玉」的原型?

胡金銓導演對於客棧的熱愛真是已經滿溢出了熒幕。

在拍《喜怒哀樂》之前,胡導就打造出了經典的《大醉俠》和《龍門客棧》的故事。其中《大醉俠》里金燕子的出場堪稱一絕,也親手把女主鄭佩佩捧成了一代武俠影后。

而《龍門客棧》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後來的幾個電影電視劇版本都非常經典。

而在《喜怒哀樂》之後,胡導還拍了另一部《迎春閣之風波》,據說這才是胡導自己最偏愛的一部戲。

這四部戲放一起,就是胡金銓導演經典的「客棧四部曲」。而後來各種版本的《新龍門客棧》,各種細節和故事原型,基本都脫胎於這四部電影。

《喜怒哀樂之怒》改編自京劇《三岔口》,取材於《楊家將演義》。講的是任堂惠在暗中保護被發配充軍的三關上將焦贊,行至三岔口夜宿時,與店主夫婦和捕快三方展開搏鬥,三方鬥智斗勇的故事。

在胡金銓的改編中,從正派人物楊家軍任堂惠、三關上將焦贊,到反面人物捕快和黑店店主,形象都非常飽滿生動。以京劇鑼鼓配樂,小場景里打鬥騰挪,展現出胡導一如既往高明的場景調度和剪輯手法。

最為難得的是,在正常邏輯里應該男人唱主角的場合,這版黑店老闆娘的形象成了故事裡的經典。上場先咻咻撒出去一把彈子,打滅一盞又一盞油燈。然後夫婦二人商量打劫任堂惠,老闆娘對俊俏姿色的垂涎,情節甚為可愛。

這是胡金銓導演塑造的第一個綠林風流女老闆形象。而後來《迎春閣》和幾個版本《新龍門客棧》里的「金鑲玉」的形象,大概都是脫胎於此。

故事看完也沒看出「怒」在哪,大概就是胡導借這個機會為自己的愛好強行走了私。

4.《哀》:愛也化解不了的恨

《哀》的故事開頭,就鋪陳了一個求而不得的執念。

魏丑全家多年前遭藍姓父子殺害,強佔家園,自己也鋃鐺入獄。終於刑滿釋放,他直奔舊宅復仇,卻發現報應不爽,藍氏早已遭仇家滅門。連唯一倖存的女兒也已經上吊自殺。

要報仇的人已經死了,滿腔悲憤無從傾瀉。復仇任務陷入僵局之際,卻發現衰敗的舊宅里居然還住著個自稱孤苦伶仃的美人翩翩。

翩翩以刺繡維生。如同獻祭一般,她在老宅里日復一日地刺著舊日仇殺的故事。她想以身相許,用柔情和愛來化解魏丑心中仇恨。但魏丑卻滿心惦記要將仇人挫骨揚灰。

翩翩在雜草叢生的後院悲泣,引來魏丑發現了藍家墓碑。魏丑憤怒地抄起斧頭就去砸墳,翩翩苦勸無果,飄然至一墓前消失。魏丑一看,墓碑上赫然寫著「藍翩翩」,上面鮮血淋漓……

導演李行和白景瑞的女鬼都是一身白衣,秀髮飄逸,美得清麗脫俗。但一個活潑雅緻,一個溫柔可人,一動一靜顯出兩種不同的美。

李行和白景瑞的電影畫風都有著濃郁的日本老電影的影子。《哀》的故事毫無疑問是個悲劇——雖然是「冤冤相報何時了」,卻總有化解不了的仇恨和成全不了的愛情。

5. 《樂》:水鬼變城隍,行善為樂

李翰祥拍鬼片可謂駕輕就熟。

《樂》的故事取材自《聊齋》里《王六郎》一段。住在水邊磨房裡的漁翁與一水鬼六郎交為知己。兩人飲酒作樂,逗趣閑聊,甚是輕鬆愉快。

一日,六郎向漁翁辭別,道出其真實身份,並說自己三年水鬼期滿,第二日會有女子來替身,他可以前去投胎了。

結果第二天,漁翁發現自盡的居然是鄰家女兒銀菱。漁翁惻隱之心大起,果斷阻止了女孩自殺。六郎第一次投胎未遂。

後來,六郎第二次有機會投胎,老漁翁為了不被自己的不忍阻撓,將家中里三層外三層地釘上木板和繩索,不讓自己出門。結果六郎卻自己不忍心,讓一個寡婦給他做替身還賠上幼子,於是放過了這對母子。

李翰祥對於美術的擅長也在電影里表露無餘。

水磨房邊不斷轉動的水車,茅屋裡的磨具,屋外晒乾的魚,遠景是小橋流水。室內室外兩處切換,無處不透露著水墨畫一般的東方美感。

故事本身帶有濃郁的教化色彩,慈悲為懷的水鬼最後被玉皇大帝任命為一方城隍,終於擺脫困境得道成仙。水鬼上任時贈予漁翁一副捲軸,上書「為善最樂」。

《喜怒哀樂》里四大名導的過招,考題都是在有限的小場景里講故事。布景調度剪輯都十分精湛,故事本身也各有各的內涵與深意,經典之作。

- THE END -


原文鏈接:

有沒有因為「一句話簡介」就想去看的電影? | 機核 GCORES?

www.gcores.com圖標

作者:開開

什麼是高概念?

有閱讀影評習慣的朋友大約都能隱隱感覺到,最近一兩年,我們似乎總能在各種電影評論的開頭看到這樣一個句式:「這是一部高概念電影」。

什麼是「高概念」(High Concept)?一言以蔽之,就是那種「一句話就能講清楚劇情」、「聽了這句話你就想去看」的電影。舉幾個例子:

  • 政府規定,每年有特定的一天可以隨意殺人而不受法律制裁(《人類清除計劃》);
  • 處在人生低谷的主角接到一通電話,只要他能連闖13關,就能得到一筆1億元的巨額獎金(《13駭人遊戲》);
  • 男人醒來後,發現時間竟停留在了前一日,自此開始了他的重複人生(《土撥鼠之日》);
  • 擅長說謊、顛倒是非的大律師,因為兒子許了個「老爸不能說謊」的願望,從此只能講真話(《大話王》);
  • 一夥不法分子將大量毒蛇帶上航班,導致人們漸漸被毒蛇包圍...(《航班蛇患》);
  • 12個陌生人在空地上醒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但遊戲已經開始(《狩獵》);
  • 一場車禍過後,女主醒來發現自己身處一間隱蔽的地窖,身邊的男人告訴她,外面的世界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化危機,他們已是地球僅有的人類...該不該選擇相信他?(《科洛弗道10號》)。

總而言之,高概念依靠一個簡潔、有力、易懂的「故事前提」,而非通常情況下的「角色」來推動敘事,因此特別容易口耳相傳,從「名不見經傳」成為「票房炸彈」(有時我更願意管它們叫下飯電影,或者...營銷號爆款電影)。

最近火起來的西班牙小成本電影《飢餓站台》可算作很好的一個例子:在一座200多層的巨型監獄中,每層容納著兩名犯人。每天,一個乘著諸多美食的「桌子」會從上至下慢慢下放。如果人人只拿自己應得的食物,那麼每一個人都能吃飽,但位於頂層的囚犯永遠搶先拿走最多的食物,面對這一切,下方的犯人該如何生存?

不過,需知「高概念」並不是一種明確的電影類型,也不會有電影人稱自己的作品「是一部 high concept movie」,而且相比「創作技巧」,它更像是一種「營銷技巧」

1970年代,正在想盡辦法為 ABC 提高收視率的媒體大亨 Barry Diller,為自家電視台引入了「電視電影」這一新形式。為了方便節目宣傳,他要求所有的電視電影必須得有一個「能用一句話就概括清楚的」故事主旨,並將這些主旨分別打在30秒鐘的電視廣告上,「High Concept」便應運而生。

Barry Diller 後來又分別跳槽到派拉蒙和福克斯,用「高概念」吸引觀眾的營銷手段後來影響到整個好萊塢產業(反過來,編劇也常用這樣的「一句話簡介」而成功推銷自己的劇本)。《大白鯊》、《異形》和《侏羅紀公園》,在當年都算得上十足的依靠概念成功的案例。此後數十年,高概念甚至一度成為「大片」和「賣座電影」的同義詞。

隨著時代的變化,「High Concept」在製作一方成為一種很少被人提起、但卻人人皆知的金科玉律。如今呢,則更多地被影評人拿來形容一些有著討巧世界觀的小成本電影。不過更讓我好奇的不是它在時代語境中的演變,而是我們為什麼總是能夠被這些「一句話」吸引?

為什麼我們總能被「一句話」吸引?

真的,即便有個朋友走過來告訴你,「飛機上裝蛇的那電影可真的太沒勁了」,你還是會忍不住找個百無聊賴的日子把這片兒給看了。這都是「一句話」在作怪。我認為它的作用大致如下:

  1. 引起觀眾聯想,自己瞬間腦補出很多有意思的情節
  2. 一句話便制定了規則,形成有趣的重複性敘事
  3. 概念通常具有潛台詞,譬如反烏托邦

回到文前幾個例子我們將發現,所有的「一句話」都基於某種大膽的假設:假如我們可以複製恐龍?假如我們可以在特定的一天任意殺人不受法律制裁?假如時間永遠停留在前一天?

這樣的假設幾乎很快會自動引起我們的聯想:假如真有「清洗日」,我會去做殺人的人,還是靜靜旁觀的人?都有哪幾類人會走上街頭殺人?;而那個一直被困在「前一天」的男人,都經歷了哪些情緒?從驚訝、恐懼、不相信、到認清現實,再到給自己找樂子、倦怠、和絕望...

一切想像都如此鮮活,層次分明,彷彿只要有錢有時間,你自己也能拍成這樣一部電影。去看這部電影,就像是在檢閱導演是否比我們自己聰明。

而我認為,這些想像之所以如此鮮活,是因為「一句話」本身就已經制定了某種規則。有趣的是,電影的最後,主角之所以能存活下來,或者得到某種思想上的升華,往往是因為他們打破了某種規則:《土撥鼠之日》的男主角在日復一日的重複中學會了幫助他人,成為更好的自己,時間方可前進;《13駭人遊戲》在一次比一次更驚險出格的遊戲最後,做出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決定。這些「規則」既激發了我們的想像,也成為我們驗證影片是否符合我們期待的一桿尺子。

那麼讓我們以《飢餓站台》為例,來看看編劇通過「一句話」展開了什麼,這些展開又是否足夠讓我們滿意?

影片開頭10分鐘通過幾段對話迅速介紹遊戲規則:監獄一共200層,每層兩個人,食物由上至下分配,每隔一段時間房間會上下調換;不能私藏食物;如果有人死了,新的犯人會被放進來。期間有一兩句對白起到點睛作用:「不用和下面的人說話,因為他們是下面的人。不要和上面的人說話,因為他們不會理睬你。」在這一段,我很喜歡編劇介紹規則的簡潔方式。因為我們都是奔著「一句話」而來的,早就知道故事大概是講什麼的,男二那句「顯而易見」的口頭禪,彷彿也在呼應著觀眾:這些都顯而易見。

10至25分鐘是適應規則階段,介紹角色前來此地的緣由,同時點明主角性格:一個拿著《唐吉坷德》來的男人,帶著點不切實際的善良。接下來是一段小高潮,「人食人」的情況必然出現:

伴隨幾次危機轉折,想要「一改現狀」的戲份也真正展開,分別代表著溫和改革者、積極革命者、智者的角色依次出現:

坦白說,直到結尾之前我都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電影,沖著「一句話」而來的我們,幾乎在每一次想要「提出問題」的時候,都會被創作者搶先回答——並且是以一種令我們滿意的方式。除了它的結尾。

看過影片並且查閱過資料的朋友基本都知道,本片含有兩個結局:

一個是女孩被成功送至上層的夢幻版結尾,一個是隱藏在1/3處的黑暗版結尾:上層人不知下層疾苦,以為「奶凍」被送上來是因為有一根頭髮,廚師長大發雷霆,但「垂直式管理」仍在繼續。

對於結局的不滿,不是邏輯上的,而是情感上的難以接受:因為你不能以一個討巧的「概念」作開頭,再以一個幾乎是彩蛋式的、討巧的「概念」做結束。一個有著思辨感的故事,倘若抽絲剝繭拿開外表後看到的不是一腔赤城,那麼至少對我來說,故事最終就算是失敗。

為啥現在的「高概念」很難出真正的好電影?

或許「難出好電影」的範圍不應僅限於高概念,但我認為過分地「重概念而輕角色」,確實是此類電影的某種通病。

回想一下,為什麼我們讀《1984》讀到結尾時會感覺到一種徹骨的絕望?也許並不是因為這段情節本身有多絕望,而是因為你看到過一個如此渴望自由、體會過激烈愛情的溫斯頓如今卻遭遇這種下場,其中的種種情緒,絕非「概念」本身所致,而是早先的角色塑造在悄悄發揮作用。顯然,《飢餓站台》並沒有給我這樣的衝擊,它所做的只是恰到好處地發散著「一句話」的概念罷了。

誠然如果僅在「小成本」的範圍內討論高概念,我們的要求確實有點過高了,但你看到過真正好的東西,就不能假裝沒看到過:

一伙人組建了一支小隊,潛入夢中之夢去篡改夢境的故事,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概念呢?一個男人一出生就活在一場大型的綜藝節目中,連愛人、親人、朋友都是演員,這算不算高概念?一家三口混入上等家庭,逐漸代替了他們原有的司機、管家和老師;一個名為「本傑明」的男人越活越年輕,最後縮小成一個嬰兒...

這些影片的「故事前提」都足夠新奇,但它們之所以被載入史冊,一定是因為它們講述、或者展示了一些概念之外的事情。

只有這樣,當我們看完一部電影並且想要和身邊的朋友安利時,才有可能會這麼說:「這個片子吧,講的是一個男人越活越年輕的故事...但不僅僅是這樣...我不知道,我說不出來。總之這部電影特好,請一定要看!」

最後,我想引用我最愛的視頻論文作者 Evan Puschak 的一句話:

「但在討論偉大電影的構成要素時,我們必須堅持我們的價值主張:內核一致性,故事挑戰觀眾而不是迷惑觀眾,以及鮮活的、富有深度的角色。這些標準,不應該被類型、眼界和視角所干擾。

參考資料

Film Courage,What Is High Concept? Opposing Thoughts On Big Movie Ideas

IMDb,High Concept Movies List

Scriptreaderpro,What It Is And How To Apply It To Your Story

好奇心日報,高概念電影

發佈於 2020-04-0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話嘮女子話嘮女子健身兩年,一斤肉都沒掉的姑娘

講個笑話給你聽,千萬別哭。


講個笑話給你聽,千萬別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