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解老》開篇說:德者,內也;得者,外也。

韓非子的這個解釋講出了一個細節,是其他人沒有關注到的。《管子》直接說:德者,得也。後來的王弼《老子注》也是這樣說:德者,得也。

根據韓非子的理解,「德」是深層的得到,而「得」是表面的得到。更精確地可以這麼說:「德」是在精神層面上得到,而「得」是在物質層面上得到。

「德」字的右手邊實際上是「惪」(dé)字,「直心」為「惪」。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老子》中,「德」字就是以「惪」的寫法出現的。值得注意的是,《老子》五千言另外有一句話叫做「報怨以惪」,《論語》裡面孔子則說「何以報惪?以直報怨」,這其中可能是一個古老的文字遊戲。「怨」字和「惪」字多少具有反義的意味,「惪」字具備著褒義的色彩。《賈誼新書》說:「施行得理,謂之德。反德為怨。」

那麼「德」字具體來說究竟是什麼意思?綜合以上討論,實際上可以將「德」理解為「主觀」。因為「德」是在精神上的「得」,是「心得」,也是文字構成上的「直心」之意,實際上就是人的主觀意識。當然,人的主觀意識可能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德」就是其中「正面的主觀」。在英文中,「德」字的翻譯應該為「Subjectivity",亦即「主觀」。


至於「道」,《老子》自己說了:「吾不知其名,強名之為『道』」。先秦文字中找不到老子想要表達的「道」的詞語。

《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德又是什麼? - 解放者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757601/answer/860542755


《道德經》確實跟道德沒關係。

題主這麼問,可能連《道德經》都沒讀過。

至於什麼是道,解釋太多了,就算把先秦經典全部讀一遍,只怕也不會有明確的解釋。

至於所謂:「中國人只讀道德經,就以為自己懂道」。我不知道這句話的根據是什麼。


從你的語氣帶著一種對人的輕視 還有什麼必要談什麼道德呢


道德主要是儒家文化,,你說的道德經叫老子更好一點,確實和道德沒什麼關係


起初不分八十一章,也不叫道德經


因為道德經壓根就不是說道德的事。所以更不存在道德上的定義。


因為懂了道德也沒毛用。


這個問題太辣眼睛了,強烈建議刪除。

又是道又是道德的,概念混淆一通。我覺得別人關於書名的解釋已經夠清楚了。

道德的定義?就是一種上層建築。


首先,如果你能夠從《道德經》中理解道,那麼你只需要讀它就夠了,那還需要其他的東西呢。

其次,如果你只讀《道德經》你不能懂道,那你讀其他書也一樣不會知道,為什麼呢?莊子《天下》中說過,古來道術是一個整體,只有從整體性去把握的人才能理解道,而先秦諸子百家,能夠整體把我道的根本的,唯有老莊二人罷了,其他的人都不過是截取了一個方面對道做片面性的理解,沒有把握道。

所以,一本整體性的把握道的書籍你都不能理解道,那給你什麼書又能理解呢?你又能從什麼書中理解呢?

或許真正沒喪失德的人,無書而道自得,有心窺道的人,不過是「管中窺豹」而已。

不知這麼說你能否理解,不過看你的提問,好像對自己的想法沾沾自喜,自以為明白了怎麼得道,可謂「有蓬之心」。


老規矩,我這不請自來的擡槓工人就先摳幾個字眼,說幾句沒啥味道和營養的車軲轆話。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只讀道德經,就以為自己懂道,而不嘗試去了解先秦文化中道德定義的是不是隻有中國人?

中國人探索「道」是不是隻讀道德經?

題主所謂的只讀道德經的中國人是不是真的認為自己懂道?

道德經是不是真的只是在單純的探討題主所提到的「先秦文化中道德的定義」?

比題主眼中那些「只讀道德經」的別人多看幾篇先秦文章是不是就能說自己明白道德為何物?

暫且先說這麼多,因為我要去工地擡槓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