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只有這一個方法才能保護帕拉迪島和艾爾迪亞人嗎?還有他曾經的隊友為什麼要聯合馬萊阻止他?他們也知道如果不滅世,世界軍團就會滅了帕拉迪島和艾爾迪亞人,為什麼還要殺死艾倫。搞不懂,幫助敵人殺自己人,最後還要被敵人殺死。


保護帕拉迪島只是一個借口。

很多人談了表面邏輯,但忽略了艾倫一句重要的話:"我多麼希望城牆外面的世界沒有人啊。"

小時候艾倫心中的完美世界,是那個城牆外只有無數巨人,大家彼此扶持、在城牆外開荒戰鬥,創造新世界的熱血羈絆故事。

可是牆外的現實中充滿了各懷鬼胎的利益集團,充滿了狡詐、歧視與背叛,打破了他心中的美好幻想。

另一方面,在馬萊的幾年讓艾倫已經明白了,武器飛速現代化之下,巨人的優勢在銳減,甚至巨人在不久的將來會變得可有可無。

失去了巨人戰略威懾之後,不光帕拉迪島會受到威脅,整個世界也會再次陷入最初的混亂戰爭狀態:各個國家靠著鋼鐵巨獸相互廝殺對抗。

艾倫就像是《守望者》裡面的曼哈頓博士,他看到了停止世界紛爭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己成為整個世界的敵人。

但是曼哈頓博士的力量是壓倒性的,而艾倫的巨人力量在新的武器科技面前面臨著很快被淘汰的風險,所以哪怕消滅了所有的巨人,世界也會不可避免地進入全新的世界大戰。

所以艾倫滅世的心理框架分為三層:

  1. 徹底摧毀掉可以製造出比巨人更強力武器的科技和文明,阻止新時代的世界大戰
  2. 讓自己成為新世界的共同敵人來迫使剩餘人類攜手
  3. 消滅掉其他種族,讓剩餘人類沒有歷史負擔地開創新時代

最終,也就是實現他內心最底層的初心:創造出他心中那個城牆外沒有人類、只有簡單巨人、人類靠著羈絆和熱血攜手前進,共同開荒的完美世界。


印第安人如果當年有機會滅世的話,摁下滅世按鈕,它依然是北美主人,不按就像現在這樣了。

你給二戰集中營里一個猶太人一個核彈頭按鈕,告訴他,摁下就能毀滅德國,你猜猜他摁不摁。


因為滅世是一種有效的能讓不知悔改的敵人痛苦的死去的方法


艾倫為什麼要發動地鳴?艾倫自己說得很清楚:因為無可奈何。

戰錘戴巴家聚集了各國元首,對艾島的戰爭已經提上日程。這場戰爭不可阻止,艾島除了地鳴以外也沒有任何勝算。

艾倫在島外生活了很久,他清楚地認識到了:

  1. 絕沒有和平的可能性:島外的人生來就只知道,島內是「惡魔」,是「敵人」。連為馬萊人立下赫赫戰功的島外艾族,也都是低人一等的罪人。而這些罪人對島內人的仇恨甚至更甚。

2. 拖下去絕沒有勝算:馬萊甚至都很難憑藉巨人取得絕對的優勢了,艾島的巨人遲早有一天,也不是飛機和大炮的對手。

艾倫是要復仇嗎?不是。有人說艾倫地鳴是為了復仇,這個理由是明顯錯誤的。

艾倫說,他曾經把島外所有人都視為敵人,但他和敵人同住過一個屋檐,吃過一鍋飯,他明白島外也有無辜的人。地鳴不是為了復仇,而是戰爭已經不可避免,而地鳴是艾島唯一的生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有沒有和平的方法?

阿爾敏、韓吉等主張用和平方法解決。但是他們甚至沒有出島生活過。他們不明白島外的人認為滅島是件理所當然的事。在戴巴家的演講後,已經是非你死既我亡的情勢了。

和平主義者們都做了什麼?讓我們看看艾迪利亞最大的兩個和平主義者:145代王和吉克。

145代王立下不戰之誓,犧牲數百人自我封印,甚至操縱後代記憶讓艾族永不出世。然而結果是什麼?沒上島的艾族淪為了戰爭工具。哪怕在牆內的艾族最終不得享受安寧,比如艾倫媽。

吉克則更極端,認為艾族確實是罪人,甚至應該種族安樂死。

這都是艾倫不可能接受的,所以他只能奮戰到底。

為什麼不用地鳴只破壞軍事設施、阻止戰爭,一定要滅世嗎?

這個問題原作沒解釋,只能我們自己猜想了。

我認為原因有二

1 . 地鳴是不可控的:145代王說:如果打擾牆內安寧,則將用地鳴踏平島外的世界。或許地鳴發動後就將不可逆地踏平島外全世界?或者初代尤彌爾的意志會佔據主導,以至於會更傾向於滅世?

2. 我覺得這個更可能是實際原因:就是只地鳴、不滅世不好看。巨人雖然實際上是青年漫,但還是穿著少年漫的外衣。真一個個攻陷軍事基地,這劇情有啥意思啊?必須得讓艾倫成為大反派,滅世,然後始祖巨人vs4大巨人+調查兵團,這樣才有意思嘛!

艾倫要當世界之惡?有個別回答提出,艾倫要當佐助、魯魯修、曼哈頓博士,成為世界公敵,這樣全世界才能聯合在一起?這個假說不成立。

世界之惡要團結全世界,就必須與全世界為敵。然而艾倫僅僅與島外的世界為敵,那麼這樣做頂多會使島外人團結,而做實島是全世界公敵。至於韓吉他們與馬萊聯手,並不是因為艾倫與他們為敵,而是他們聖母心大發,不願意看到生靈塗炭而已。從立場上,艾倫沒有與世界為敵。從行為上,艾倫確實也是在滅絕島外的所有人,而不是在促使他們團結。


艾倫的媽媽是誰殺的?是巨人。

巨人是怎麼來的?城牆破了。

城牆為什麼破?因為鎧之巨人撞碎了。

鎧之巨人為什麼撞碎它?因為鎧之巨人是卧底,馬萊那邊潛伏過來的。

鎧之巨人為什麼要過來當卧底?因為馬萊人不信任城內之人和城內之王。

ok,我們可以通過演繹推理得出結論,艾倫的媽媽其實是被馬萊人殺死的。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其他人:

艾倫他爹是怎麼死的?是被艾倫變成巨人之後吃掉而死的。

艾倫為什麼變成巨人?因為艾倫他爹用巨人化藥劑強行將艾倫變成的巨人。

艾倫他爹為什麼要用藥劑把艾倫變成巨人?因為艾倫他爹想要讓艾倫繼承他爹的進擊巨人的力量。

艾倫他爹為什麼想要艾倫繼承巨人的力量?因為艾倫他爹成為巨人之後沒有多少壽命了。

艾倫他爹為什麼成為巨人?因為艾倫他爹想要拯救艾爾迪亞人。

艾倫他爹為什麼想要拯救艾爾迪亞人?因為馬萊人不斷迫害艾爾迪亞人。

歸根到底,艾倫他爹還是因為馬萊人而死。

說完艾倫他爹再說說艾倫身邊的其他人。

白薯女是怎麼死的?被馬萊人用槍打死。

團長怎麼死的?被馬萊的獸之巨人用亂石打死。

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那些難民和調查兵團的人是怎麼死的?是被巨人吃掉而死的。

為什麼巨人會吃他們?因為防禦巨人的城牆破了。

城牆為什麼破?詳情請見艾倫的媽媽是怎麼死的。

結果:都是馬萊人殺死的他們。

以上,就是艾倫得出滅世的思想過程。


第一次修改。

很多人曲解了我的意思。

首先,既然問題是艾倫·耶格爾為什麼選擇滅世。

那麼自然,做出判斷的我們,或者說作為觀眾和答者的我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最大的前提就是我們不能再用客觀或者上帝視角去看待進擊的巨人,而是代入艾倫的視角去看待整體的劇情。

換而言之,就是主觀意識大於客觀判斷。

這個前提是必然存在的,如果不存在這個前提,那麼答者就不是回答艾倫·耶格爾為什麼選擇滅世,而是回答艾倫·耶格爾滅世有什麼意義。

極其容易出現在「作者筆下寫到紅色的窗帘代表什麼意思?」這種問題下,答案都寫著「紅色代表革命……」x100字小作文、「窗帘意味著作者創作時期的抑鬱……」x50字小草稿,而作者只想說自己家的窗帘就是紅色的情況。

過度理解,往往容易忽略掉這個人物本身的性格和這個人物的存在。

其次,既然是用主觀視角代入艾倫去看待整體的劇情,那麼不可避免的,必須要拋棄那些正大光明的標題語。什麼正義、復仇之類的,作為看番劇時像看著皮影戲下看著光與影互斗的觀眾一樣的我們看起來很爽,但是真正代入角色視角的時候,就必須把這些施加在角色上的「屬性」看作為「事件」來做出一個邏輯判斷。

然後再以一個結論總結這個邏輯判斷的歸屬,這才是回答「為什麼」的問題。如果還是處於上帝視角的話,那就是在回答「怎麼樣」的問題了。

我自問不是最早看完進擊的巨人那批觀眾,但是我絕對是補番的最快的那批觀眾。7個oad加前三季加第四季的前七集,我用了一個下午外加凌晨五點五十分的時間全部看完了,一次性看完整體劇情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一次性連接所有劇情的來龍去脈。

尤其是在這過程中查詢各種資料和設定更是容易解釋劇情里的各種情節,所以我則是選擇結果論去描述艾倫視角里對於牆外之人的邏輯判斷。也就是,一種行為的對與錯取決於因為這種行為而導致的結果是對與錯。

最後,我的這個觀點在動畫化的部分劇情里,已經被艾倫以提問的方式相繼說出來了。況且,我也沒有否定和平演講給艾倫造成的影響。就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你不能說它沒影響,但是你也不能因此認為其他壓在駱駝身上的稻草就是正確的。


第二次修改,補充一下,不是鎧之巨人而是超大巨踢碎牆壁。

動漫劇情上給鎧之巨人的特寫和後面主線劇情里艾倫對峙萊納的特寫太多了,所以記雜了。

但我還是要提醒一下各位,既然要討論人性,那就千萬別把自己客觀去描述的神性給表達出來。

艾倫他是人(雖然也是巨人),無論作者想要將他塑造為某種象徵也好,還是某個理想之類的,但前提他是一個人,或者說,他是一個人物,而不是背景牆。

大家都知道背景牆無論好看不好看,但只要你去看,你就知道「啊,他不好看」、「啊,他是這樣的……」、「啊,巴拉巴拉……」。而人物不是這個樣子的,人物終究是需要一個邏輯因果關係束縛自己。

一個人做了一件事,那麼作為上帝視角的我們,自然而然就能從這個觀察視角里用自己的主觀去評價他做的事情。這是天經地義的,因為人就是活在因果律當中的三維生物,只要人還是人類,那就一定出現「評價」。

但你要問他為什麼做這件事,那你的評價在此刻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因為終歸到底,你的評價只是你從上帝視角觀察後,再用自己的邏輯思維定義的行為規律。要探究這個答案,首先就要代入主角的視角,然後按照主角的邏輯,主角的思維方式去得出他做這件事的原因在哪。(怎麼有一股偵探既視感……)

否則你的評價,只不過是在描述一個背景板的顏色,而不是一個人物的內心環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