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所謂額外消費,我完全沒看出來題主給出的例子哪裡「額外」 。電腦壞了要修,眼鏡不夠用了要配,這是日常支出,算不上額外。

所謂額外,在我看來,比如,旅遊、愛好相關花銷等。這種才屬於是額外消費吧。

如果是題主說的那些支出範疇,屬於合理支出,我覺得找父母報銷很正常。

首先,別給自己心理壓力,覺得找父母要錢很羞恥。畢竟你沒花在可有可無的地方。

其次,盡量別對你父母產生怨恨的情緒,也別對你弟弟「生恨」,這會影響你將來的生活狀態。


我上學的時候寒暑假會打工,然後用打工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主要是買衣服吧,自己錢不夠了,再給父母要,我一個月生活費是400,後來漲到500,家裡不富裕,而且400 500夠我喫喝了,學校遠離市區,沒啥要花錢的地方,飯特別便宜,一份雞湯麵3塊。而且喫的好飽

那時候我還不懂口紅,粉底液,隔離,什麼的,所以這些東西從來沒買過。我還是覺得自己出去賺點錢挺好的,當然我家裡條件不好,我纔出去賺點可憐的零花錢的,家裡不缺錢的就看自己了
如果你自己賺的錢,你很有可能就不需要這個額外消費了(因為你會覺得辛辛苦苦賺的錢買那些東西不值)!

額外消費是什麼


謝邀,我大學時候的生活費大部分是自己賺的,所以也沒有額外消費的概念。

一直以來的觀念都是,凡事要靠自己,別總依賴父母,一輩子是自己的,不能又要自己精彩但父母買單。


本人女,大二,現在上學時的額外花費開始找父母報銷(如修電腦、配眼鏡之類的)。

以前從來都是自己省喫儉用墊,受過很多委屈,只是為了給父母減輕壓力,可父母完全不知。家裡還有個弟弟,通常是有求必應(手錶、跑鞋什麼的),或許是沒有主動問父母要過,他們很少主動買給我。可是當我看到弟弟擁有什麼東西,我卻沒有是心裡還是很難過的。

弟弟從小調皮,和我打架打到大,我的成績也一直比他好。可是不管怎樣,感覺父母的觀念依舊是兒子始終是自己家的,女兒遲早要嫁人,所以不願在我身上付出過多。說真的,我從小懂事懂得早,勤儉節約,努力學習,從不曾讓他們為我多考慮一分。可現在我轉變觀唸了,不再獨自扛下那些額外的負擔,開始想找父母報銷,可感覺他們的臉色就不太對了(抱怨我亂花錢)。

我現在有點迷茫,自己究竟怎麼做才對?


如果有能力有時間和精力建議自己去賺錢,也是不錯的體驗,大學三年,幾乎和家裡要錢的時候很少,自己花的錢全是自己賺的,包括自己辦社團去教咖啡和化妝,做導遊做網站,挺鍛煉人的


不應該吧,父母已經負擔你的基本費用了,額外消費應該自己去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