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曾經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樣,那麼結果就不一樣。VLog在近幾年非常的火爆,許多人也因此大紅大紫。如果真的要說它難拍,其實也不難,關鍵看我們如何去做。像我自己,你要是讓我去拍VLog,我就會覺得特別難。首先自己長相不加分,又怕出鏡,還不上鏡。那讓我去拍VLog簡直是雞蛋裡挑骨頭

所以在我自己看來,那我覺得拍VLog就一個字:難!!!

但現在也有很多非常成功的VLog人士,比如井越,你好竹子等,他們都是比較出名的國內VLogger。如果你有看他們的視頻,你會發現,他們的VLog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在於拍攝方面,而是在於內容。

在這個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手機已經成為了人人都有的普遍現象,只要一部手機,即可隨時隨地的就進行拍攝,但現在拍攝VLog的人越來越多,可為什麼出名的卻只有幾個人呢?其實認真觀察我們就會發現,成功的人他們往往都有自己的特色,就是我們俗稱的個人特點,他們拍出來的VLog很有自己的風格,而且很能引起觀眾們的共鳴,人啊,是一種很感性的動物,你要是能觸及到觀眾的內心,那麼你就成功了,可這往往是比較難做到的一方面,這也是為啥現在很多人在問,為啥我拍的VLog沒人看,你沒有才華,沒有特點,沒有長相,誰看呢?

但沒關係,這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的,成功的VLog人士也不是一步登天,我們可以先了解如何拍攝VLog,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1、明確你自己要拍的這個VLog的主題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明白我們做這個事情的主要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做這個事情,怎麼做這個事情。比如我是一個喜歡吃東西的VLog人士,那麼我拍攝的VLog主題一般都是與美食有關。我們要先明確自己的主題,這就好比寫作文,我們要有一個中心思想是一個道理。這樣說題主大大肯定能明白了。

2、弄明白你的VLog想要表達的故事或著內容

確定好自己要拍的主題以後,就是故事的呈現了,一個好的VLog視頻,想要表達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故事足夠吸引人,能引起觀眾的共鳴,那麼你的這個VLog肯定是不會差的;可這往往是許多人無法做到的,而那些出名的VLog人士,他們的故事往往都是非常精彩的,而且他們知道如何將一個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所以,如果題主大大真的想拍出好的VLog視頻,就要學會怎麼把自己的故事說給別人聽,但又不至於太枯燥,這就是一個轉折點了,還需要多加練習和堅持了;要讓人覺得,安徒生都沒你會講故事,那麼你就成功了!!!

3、要突出你的真情實感,不要為了拍攝而拍攝前面我們說了故事的呈現,那麼這個故事也不能是胡編亂造,而最好要貼近我們的實際生活。沒有人喜歡虛假的東西,如果你的視頻不能讓觀眾感覺到你的誠意,而是覺得很虛偽,那麼拍的視頻自然不會有多少人看,觀眾都喜歡真實的東西,如果我們拍的VLog虛情假意,自己都覺得好假,那還怎麼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打動觀眾呢?4、後期的剪輯與製作如果前面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那麼這個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個好的VLog視頻肯定離不開後期的剪輯與處理,這就像拍電影,沒有後期的字幕特效,那我們所看到的電影就不會是現在這樣了;VLog視頻也是一樣,這裡我個人覺得你可以用萬興喵影來進行後期的剪輯處理,因為它的操作比較簡單,也比較容易上手,官網也有關於如何拍攝VLog的教程,我覺得你可以去參考參考

5、選一個應景的BGM,這個會很加分

最後就是選BGM了,音樂真的很有魔力,如果選的好,視頻會很吊。我們可以在後期剪輯的時候加上去,比如你用的是萬興喵影的話,你就可以在它的內置音頻里尋找BGM,我個人認為還是挺不錯的,裁剪的話也很方便,它還有一個內置的功能,叫節拍檢測,非常實用呢!

以上這些大概就是我個人認為的一個拍攝流程吧,當然了,肯定也有別的方法,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嘛,就像我開頭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最後來講講為啥要拍VLog呢?我個人認為它除了可以記錄我們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的快樂帶給別人。就像打遊戲一樣,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快樂大家要一起分享呀,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這才是拍VLog的初衷吧。如果你真的想拍VLog視頻,又對剪輯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使用萬興喵影來試試看呢!這是官網鏈接:萬興喵影 - 一款簡單易用但功能強大,界面精美的視頻編輯軟體?

www.shencut.com圖標

使用喵影,學習更多拍攝VLog的技巧,希望你早日成為知名的VLog人士,我看好你哦!!!


這都9102年了,在軟硬體的高速發展下,拍攝vlog雖然門檻稍微高一點,但是是不難的,難的是拍出高質量的vlog。不過這也是普遍現象,就像大家都會讀書寫字,但是寫出精彩小說的人一定是那些有天賦/長久練習/不斷專研的人。

Vlog之父:Casey Neista.圖片來自:nrkbeta

在接受歐美Vlog文化的年輕人概念中,Vlog就是UGC最接「地氣」的表現方式,隨手打開手機自拍,就可以隨時記錄,在沒有籌劃的情況下,簡單介紹你想表達的想法,不可能做到細緻、面面俱到,這才是Vlog真正的意義。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戶生成內容,即用戶原創內容

所以只要會用手機拍攝視頻,用萬 興 喵 影簡單地裁剪拼接,就可以製作出帶有個人印跡的vlog。Vlogger五花八門、沒有邊界,並沒有年齡和地域等限制,只要你樂觀愛生活、細緻敏銳眼光獨到、腦洞奇特膽大會玩,勇於嘗新不惜反叛,簡單的拍攝剪輯就可以完成一個vlog。

更高一層的vlog是可以「講好故事」的:故事線(誰,在哪,幹什麼;約70%)和空鏡頭(環境、過程、動作;約30%),記錄一個連貫完整的事件。講故事的思路有點像寫記敘文,動筆之前要為作文確定一個中心思想(vlog主題),為了闡述中心思想需要有人物、事件、地點、故事背景等因素來支持(vlog拍攝畫面、配音)。所以,喵醬認為會講故事的人更容易拍好一個vlog。國內目前知名的vlogger,諸如井越、竹子,他們就很會「講故事」。

會「講故事」之後,就是要會拍,會運用鏡頭的遠近、角度……剪輯技巧來呈現所講的故事。這兩點正是讓大家覺得拍vlog難的地方,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學習過拍攝、剪輯。學會Premiere,忙的人可能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掌握拍攝技巧又需要花費一部分時間。時間成本和學習成本讓人望而卻步。

Casey 的八爪魚三腳架. 圖片來自:Seelenflügel

如果可以降低拍攝和剪輯的門檻,那麼拍vlog的難度就下降了。事實上,這點已經做到了。移動網路與全民UGC的時代,各個平台都湧現了一群提供教程的人。而且,抖音、微博、B站等官方平台都對vlog有扶持。

抖音:官方發布了5個Vlog拍攝指南視頻;邀請了平台知名Vlogger錄製,每個視頻只有2-3分鐘左右;#Vlog教程#話題

B站:帶領四名知名UP主,歷時一個月時間,製作了4門課程,開設4場直播,不光是要學習課程,還要完成作業,UP主直播還會點評學員的作業

微博:微博Vlog學院:Vlog是什麼、拍攝器材、剪輯軟體、Vlog拍攝、Vlog導師分享

Vlog粉絲群:邀請了7位大V擔任導師

萬 興 喵 影在官網也提供了剪輯拍攝vlog的教程,只要真的願意拍,觀看幾個教程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完成一個vlog。

現在剪輯軟體也呈現多樣化,既有服務於專業剪輯人員的Premiere、Avid Media Composer……也有服務於非專業的剪輯軟體。萬 興 喵 影就屬於這一類,擁有專業剪輯軟體的界面,提供更簡單地操作,綠幕摳像、多屏互動、靈魂出竅……都可以3步左右完成操作。比如需要AE製作的特效,萬 興 喵 影會提前做好放進軟體資源商城,想用的時候直接拖拽到視頻內就可以,就像畫師的小助手一樣,你只需要負責表達想法。

電腦跑不動PR?試試全民軟體喵影工廠,結局出人意料……?

www.bilibili.com

球拍+綠布+喵影工廠=隔空取物

在軟硬體操作難度都降低的情況下,拍攝vlog自然也就不難了,更何況,還有大疆一類的拍攝器材加持。

Casey. 圖片來自:the globe runaway

至於如何拍攝vlog?Finch小番茄、井越、你好竹子、是當歸哦、影視颶風等當紅都有講過。他們共同且首先提到的是克服拍攝心理障礙,不要畏懼對著鏡頭說話,可以把鏡頭當成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來拍攝。如果不願意出鏡,也可以不用出鏡,撈一個小夥伴來代替你出鏡。

Vlog製作流程參考:

1. 寫下一段故事

2. 找到一個主題

3. 划出所有關鍵詞

4. 拍攝所有關鍵詞

5. 瀏覽素材,重新整理文字

6. 配音(無需要也可以不配)

7. 找音樂

8. 剪輯

9. 檢查!導出!

15分鐘教你使用喵影工廠剪輯出高質量的vlog視頻?

www.bilibili.com

為什麼要拍Vlog?

人天生有記錄和表達的慾望

Vlog 只是一種視頻形式

用鏡頭探索世界,記錄你的城市生活?

www.bilibili.com

對剪輯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 shencut_DY備註「知乎」進群學習討論,你可以在群里收穫乾貨、朋友、答疑解惑以及其它驚喜。

關注萬 興 喵 影,乾貨+軟體,帶你快速成為剪輯手。

編輯於 2020-09-1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謝熊貓君謝熊貓君公眾號:謝熊貓君(ID: mrxiexiongmao)

拍Vlog不難。

其實Vlog的門檻主要在三個方面,硬體、軟體和分發平台。而隨著軟硬體技術的日漸強大,和分發平台的親民化,Vlog會變得越來越不難。

回顧一下歷史就知道了,Vlog真正成為一種大眾行為,是2005年和2006年YouTube成為大熱平台後的事情了。

在那之前,硬體、軟體和分發平台都是門檻。

十五年前的數碼相機還不高端,單反還沒飛入尋常百姓家,手機拍攝更處在很早期。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數碼相機、單反越來越平民;智能手機的崛起讓攜帶型拍攝變得人人都可能,而且拍攝效果越來越好;還有消費價位的運動相機、手持穩定器可以很輕易的買到。

軟體同樣也是,十五年前的時候能編輯視頻的軟體都很專業,還需要性能強勁的電腦,操作起來也很繁瑣。而這種門檻也變得很低,手機上已經能很輕易的做視頻剪切、配樂,甚至在一些流行的短視頻分享app裡面,可以直接跟著模板、指引來編輯,電腦盲也能做出有趣的Vlog

分發平台就不用說了,現在網速都快,移動上網也飛快,電腦上、手機上都有很多的視頻分發平台可以選擇,和Vlog這種輕鬆分享生活的天然屬性很匹配的抖音等各種短視頻App更是有著幾億日活。幾億日活是什麼概念?這個世界上曾經只有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有這樣的分發平台,現在同樣量級但是誰都能用的平台就在每個人的手機里。


這三個門檻都很低了,那麼是不是各行各業的人就開始用Vlog的方式分享各種各樣的生活了呢?

還真是。

生活分享方面有位叫「請叫我彭以念」的Vlogger,本人是個美團外賣的美女外賣員。經常在上傳分享自己做外賣員的送餐經歷,一部手機搞定全部事情,頗有人氣。外賣員的工作辛苦我們都能想像,但是究竟怎樣的辛苦,外賣員們如何苦中作樂,這個美女小姐姐的Vlog就展示的很好

再比如之前非常火的大史記Schlieffen,就是博主拿著手機,參觀各種土味或者奇葩的旅遊景點,每次他出新視頻我都會捧著手機笑抽過去,順便感嘆一番要不是這位Vlogger,我可能都不知道各地差異如此巨大的審美。(有一些地方還有點想去呢,哈哈哈哈。)

短視頻APP總強調希望用戶 「記錄美好生活」,真實生活,其實這種真情實感記錄生活細節的Vlogger也是有的。有一個叫「叫我學長」的Vlogger,十幾個視頻收穫百萬粉絲和千萬贊,他記錄的就是在一起七十年的爺爺和奶奶的愛情故事,一對平淡和普通的老人,背後卻有著那麼美好的愛情,正是應了那句歌詞「往後餘生,我只要你」。

不過,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叫琪琪弗的Vlogger。這是一個年紀輕輕得了白血病的小姑娘。全家為了不幸染病的她,舉債治病。如此沉重的話題下,確實這個小姑娘用輕鬆配樂和俏皮的語氣樂觀的旁白和講述。Vlog里父親一句「要多少骨髓我都給」,直戳淚點。希望已經完成骨髓移植,還在後續治療的她能夠快點康復。

還有更多類型的Vlogger,記錄自己吃貨經歷的、花式曬娃的、窮游富游的、家人朋友日常生活的都有。而且各個種類都有一些脫穎而出的Vlogger,這些Vlogger是剪輯技術很高超嗎?是我們的生活中找不到這樣值得分享的點嗎?還是我們缺少必要的記錄工具?都不是,缺少的是一次嘗試。

抖音現在已經全面放開了1分鐘視頻的許可權,還有10億流量扶持。傳統視頻網站天然適合3-10分鐘的Vlog,但1分鐘的Vlog其實更適合初次做Vlog的用戶試水,門檻其實更低了。

所以,拍Vlog難嗎?不難,軟硬體和分發平台的門檻已經低得不能再低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是Vlog,關鍵就看能不能邁出第一步,主動去發掘把自己生活中有趣的地方,並且記錄下來


拍Vlog不難。

其實Vlog的門檻主要在三個方面,硬體、軟體和分發平台。而隨著軟硬體技術的日漸強大,和分發平台的親民化,Vlog會變得越來越不難。

回顧一下歷史就知道了,Vlog真正成為一種大眾行為,是2005年和2006年YouTube成為大熱平台後的事情了。

在那之前,硬體、軟體和分發平台都是門檻。

十五年前的數碼相機還不高端,單反還沒飛入尋常百姓家,手機拍攝更處在很早期。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數碼相機、單反越來越平民;智能手機的崛起讓攜帶型拍攝變得人人都可能,而且拍攝效果越來越好;還有消費價位的運動相機、手持穩定器可以很輕易的買到。

軟體同樣也是,十五年前的時候能編輯視頻的軟體都很專業,還需要性能強勁的電腦,操作起來也很繁瑣。而這種門檻也變得很低,手機上已經能很輕易的做視頻剪切、配樂,甚至在一些流行的短視頻分享app裡面,可以直接跟著模板、指引來編輯,電腦盲也能做出有趣的Vlog

分發平台就不用說了,現在網速都快,移動上網也飛快,電腦上、手機上都有很多的視頻分發平台可以選擇,和Vlog這種輕鬆分享生活的天然屬性很匹配的抖音等各種短視頻App更是有著幾億日活。幾億日活是什麼概念?這個世界上曾經只有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有這樣的分發平台,現在同樣量級但是誰都能用的平台就在每個人的手機里。


這三個門檻都很低了,那麼是不是各行各業的人就開始用Vlog的方式分享各種各樣的生活了呢?

還真是。

生活分享方面有位叫「請叫我彭以念」的Vlogger,本人是個美團外賣的美女外賣員。經常在上傳分享自己做外賣員的送餐經歷,一部手機搞定全部事情,頗有人氣。外賣員的工作辛苦我們都能想像,但是究竟怎樣的辛苦,外賣員們如何苦中作樂,這個美女小姐姐的Vlog就展示的很好

再比如之前非常火的大史記Schlieffen,就是博主拿著手機,參觀各種土味或者奇葩的旅遊景點,每次他出新視頻我都會捧著手機笑抽過去,順便感嘆一番要不是這位Vlogger,我可能都不知道各地差異如此巨大的審美。(有一些地方還有點想去呢,哈哈哈哈。)

短視頻APP總強調希望用戶 「記錄美好生活」,真實生活,其實這種真情實感記錄生活細節的Vlogger也是有的。有一個叫「叫我學長」的Vlogger,十幾個視頻收穫百萬粉絲和千萬贊,他記錄的就是在一起七十年的爺爺和奶奶的愛情故事,一對平淡和普通的老人,背後卻有著那麼美好的愛情,正是應了那句歌詞「往後餘生,我只要你」。

不過,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叫琪琪弗的Vlogger。這是一個年紀輕輕得了白血病的小姑娘。全家為了不幸染病的她,舉債治病。如此沉重的話題下,確實這個小姑娘用輕鬆配樂和俏皮的語氣樂觀的旁白和講述。Vlog里父親一句「要多少骨髓我都給」,直戳淚點。希望已經完成骨髓移植,還在後續治療的她能夠快點康復。

還有更多類型的Vlogger,記錄自己吃貨經歷的、花式曬娃的、窮游富游的、家人朋友日常生活的都有。而且各個種類都有一些脫穎而出的Vlogger,這些Vlogger是剪輯技術很高超嗎?是我們的生活中找不到這樣值得分享的點嗎?還是我們缺少必要的記錄工具?都不是,缺少的是一次嘗試。

抖音現在已經全面放開了1分鐘視頻的許可權,還有10億流量扶持。傳統視頻網站天然適合3-10分鐘的Vlog,但1分鐘的Vlog其實更適合初次做Vlog的用戶試水,門檻其實更低了。

所以,拍Vlog難嗎?不難,軟硬體和分發平台的門檻已經低得不能再低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是Vlog,關鍵就看能不能邁出第一步,主動去發掘把自己生活中有趣的地方,並且記錄下來


恕我說一句看起來很雞湯的話:只要「行動起來」,其實什麼都不難。

我是個vlog小白,非常非常白的那種,連拍照都不會,很難看!

我初次知道vlog這種東西,是2018年年底(農曆)

當時自己特別喜歡刷抖音,偶爾看到一個女孩子在對著鏡頭記錄自己的北漂搬家生活,瞬間就被吸引了。

一是因為有共鳴:我也是北漂,也經歷過一年搬N次家的心酸;

二是因為視覺刺激:看到視頻里的姑娘「迅速」(後來知道這叫延時拍攝)把新房子整理好的趕腳,不知為什麼,自己竟然有點點成就感emmm...

三是因為羨慕:這位姑娘拍了不到20支vlog,粉絲已經衝到了將近200w。所以,我自己作為一個以寫作為生的自媒體人,自然非常渴望這樣的粉絲增長

在這三點的驅動下,我開始對vlog伸出了「魔抓」~

先放一個自己vlog處女座吧- 後面的內容你們再看我有沒有進步~

返程開工-教主的vlog處女作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

這個vlog是春節返程拍的。

在確定想拍vlog之前,大概2019年1月份,我開始給自己準備工具,買了大疆的穩定器。

(但事實證明根本沒有什麼卵用,一個三腳架和一部手機完全ojbk了,我們很多人做事往往都想提前把所有的工具安排妥當,其實只是拖延的一種理由而已。對不起,扎心了emmm)

拍這個vlog之前,那段時間知乎正好有幾節講vlog的live,比較初級,包括如何選題,如何拍攝,有什麼剪輯技巧等等。

說實話,當時看目錄覺得很有用,但是聽下來就有點不符合預期了~

唯一記住的,對我有啟發的一點就是:拍攝的時候要把每個動作都放慢。

什麼意思?

比方說,我們平常倒水就是倒水,是一個連貫的動作,但是想把倒水這個行為在vlog上體現出來,就要拆分進行-先拍杯子,再拍水壺,再拍水壺口對準杯子,再拍水流balabla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我可能表述不準確,但大家體會到這個意思就哦了~

後來,我就遵循著這麼一個要點去拍攝出了自己的vlog處女座,竟然有點小小的成就感~

——

直到現在為止,我拍出的完整vlog也就3條,因為日常工作比較忙,拍視頻又比較耗時,所以耽擱了一些

但還是把它們放出來給大家觀摩一下叭~

第二支vlog記錄了我自由職業的生活(只是很普通的一個周末細節)

Vlog001丨自由職業無數周末中的一天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第三支vlog記錄了我的閱讀習慣養成(這個時候加入了字母和配音)

vlog002|我是如何養成讀書習慣的_騰訊視頻?

v.qq.com圖標

第三支視頻出爐之後,得到了男票的瘋狂跪舔(誇獎),要知道,一開始我說想拍vlog的時候,他是保持否定態度的,覺得我不會拍照,不會攝影,沒有設備,肯定什麼都幹不成

再來補一條,昨天剛拍好的第四支vlog

Vlog003丨我從什麼時候開始,想逃

但事實證明,「去做」就完了。總會慢慢做好的!

——

最後說兩句:

1、我買了大疆的穩定器,但是沒怎麼用,拍vlog用三腳架就差不多了,新手初期根本不用給自己擺太大的設備陣仗

2、我買了一部安卓手機,因為拍攝的時候需要自己的手機出境,所以不得不再買部手機當拍攝工具

3、我不會pr剪輯,到目前為止都沒去學,我的剪輯軟體就是一個app(這裡就不說具體名字了,免得有打廣告嫌疑,畢竟這個app需要付費)

4、我希望自己能把vlog這件事堅持下去,不要等明年的時候對自己說:如果我2019年拍vlog就好了

? 據說看完點贊的人今年會交好運哦

?推薦自己的其他走心回答:

職場中有什麼禁忌?

人在年輕的時候,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

有類似專門研究學習方法的書嗎?

————

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靜靜教主。一個超走心的「學習、思考、個人成長」賬號


Vlog在中國火了嗎?這是我在2018年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但是到了2019年,問這個問題的人少了很多,可問「Vlog怎麼拍的人」越來越多。

這已經足以說明,國內已經開始慢慢的從更多的人看Vlog到更多人拍Vlog。我不能肯定的說,所謂的Vlog時代的到來,但它很大程度上會像過去幾年的圖片社交一樣,成為社交媒體的主流。

所以在這篇回答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關於Vlog的看法。在這篇文章中,我基本上圍繞著三個問題:

一、為什麼要拍Vlog?

二、Vlog難嗎?

三、Vlog怎麼拍?

如果你是剛剛開始想要做一名Vlogger,希望這些內容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為什麼要拍Vlog其實每個人的理由都不一樣。小了說你朋友圈的十秒短視頻,大了說你一次精心拍攝的旅行短片都是Vlog。正是應了那句話,萬物皆可Vlog。

所有的Vlog的本質都是出於一種記錄。而記錄是人的本能,當我們還生活在山洞中時,就已經開始在牆壁上記錄每天的生活狀態。雖然我們今天不再使用粗鄙的石器,而是使用更好的相機或者是攝影機,但目的都是一致。所以很多Vlogger並不是在一開始就要立志成為一名Vlogger,而正是因為有了使用視頻記錄的習慣以後才開始意識到自己正在做一名Vlogger。

當然,Vlog絕不僅僅是滿足我們單純的記錄本能。它會給我們一成不變的生活帶來非常多的改變。

最直接的改變就是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我們很多時候已經習慣了朝九晚五的生活,基本上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兩點一線。最可怕的是已經想到幾十年以後,我們還在依然重複這樣類似的生活。所以這個時候Vlog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當然我們在錄製Vlog那一刻就希望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在這個誰都可以火的時代,我們都希望自己受到更多人的喜愛。重要的是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其閃光點。只是大多數時候,我們僅僅是認為「我們自己是一個普通人」。

當然,它的確是一種賺錢的方式。我覺得這沒有什麼避諱的,很多人希望獲得關注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可以帶來更多的財富。「成為明星」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誘惑。以前成為明顯需要許多苛刻條件,之後有了選秀節目,但是現在你不需要藉助任何外界的條件,只靠自己就有機會。很多人正是因為不斷的錄製Vlog,也許一開始並不是特別的順利,但是很有可能某一個視頻就會成為熱門。一夜之間收穫數十萬甚者是百萬粉絲的人比比皆是。

所以現在,你也許對Vlog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但是這個時候你可能會開始擔心,Vlog是不是太難?或者是不是有什麼專業的要求?其實完全不是。我我相信大多數人覺得難,主要是來自於兩方面的疑慮:

1.是不是需要高級的設備?

完全不是。在過去幾年裡手機拍照幾乎是人人都要做的事。也因此很多人僅僅使用手機就可以拍攝非常好看的照片。所以如果你現在認為使用手機拍照就已經完全滿足你的圖片需求。那麼我可以直接告訴你使用手機拍攝Vlog甚至比拍照更簡單。抖音上非常多的Vlogger基本上都是手機拍攝。比如我關注的ahua,基本上所有的素材都是手機隨時拍攝。影片不像照片,照片就算再好的題材如果畫質不行一定會影響到觀感。但視頻更加註重內容,只要你的內容有趣,即使畫面不夠絢麗依然可以獲得觀眾。所以在一開始,你更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在內容上,而不是拍攝的畫質上。

2.是不是需要高大上的題材?

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誤區,很多人看到的Vlog內容都是天南海北。今天在日本看櫻花,明天就在賭城拉斯維加斯。似乎自己的生活並沒有這麼的精彩,而且現實是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允許自己這樣做。但其實Vlog的題材完全是需要自己挖掘的。最有意思的事情,往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很喜歡一個叫做「兩個公主的爸爸」的Vlogger,它的作品記錄的都是它和兩個女兒之間的有趣事,比如兩個女兒給自己做美甲,反過來自己也會給女兒穿衣打扮等等。

所以拍攝Vlog一點都不難,甚至是現在你就可以立刻拿起手機開始拍攝你自己的Vlog。不過別急,這裡有一些簡單的經驗可以幫助到你。

1.選好一個主題是好的開始

我相信如果你是剛開始拍攝Vlog一定會認為Vlog只要把整個事情記錄下來就可以了。所以最後你會發現自己的Vlog就像是一個流水賬,自己都不能看完,何況是其他人。本質原因就是缺乏一個「主題」。我們在製作期Vlog之前,首先一定要想一想這一個視頻內容中你要講什麼事。之後所有的視頻內容都要圍繞著你的主題進行。當然過程中你可以有很多的插曲,但是視頻的「主題」一定要表達清楚。

你可以去看所有厲害的Vlog的博主,你在看完他們的Vlog以後能夠非常清楚的了解到它在告訴你一件什麼事。而這件事,很多時候就是Vlog的主題。

當然,你還可以配合著一些懸念,比如你可以拍攝你裝修你的小房子的一個Vlog。那你可以不要在一開始就告訴大家房子最後的樣子。而是可以先通過裝修過程中的一些小事慢慢的鋪墊,然後在影片的最後有一個非常酷炫的視頻結尾,揭開「房子到底裝成什麼樣子的」最終懸念。

2.了解鏡頭的景別更好的敘事

接下來就有一些技術向了。但是別擔心,遠沒有你想的複雜。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就是取景,當然你可以把它看作為照片中的構圖。我知道,很多人覺得Vlog在拍攝的時候以為只要對著鏡頭自拍就可以了。但是其實鏡頭的景別的形式非常多樣,所以為了能夠講好故事掌握一些鏡頭取景的基礎知識很有必要。比如下面就是一個不同景別的示意圖:

當然你並不需要完全掌握這些鏡頭。我們可以基本的簡單分為三類:

(1)遠景類。遠景基本上都是用在一些空鏡中,用來交代場景。比如如果你的主題是「秋日之旅」,那你就可以拍攝一些秋葉紛紛落下的大場景。你可以放在影片的開始做鋪墊,也可以放在影片的中間做轉折。

(2)中景類。這一類鏡頭最為常見,尤其是中特寫幾乎是所有的Vlog都會使用的鏡頭(大部分的手持自拍就屬於這個類別)。這類鏡頭的好處就是可以交代主角的動作,完成敘事任務。

(3)特寫類。基本上特寫都是用來交代人物的表情,可以展現人物的心理狀態。你的開心快樂都可以使用特寫來表達。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學會豐富鏡頭,單一的鏡頭會很容易產生疲勞感。

3.很容易忽略,但它很重要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Vlog最重要的是畫面,但其實對於Vlog來說聲音也非常重要,甚至是很多時候比8畫面還重要。比如如果一段不錯的視頻,如果畫面清晰度差一些,但聲音很好你可以看完。但是要是聲音質量不好,比如有噪音,就算畫面的質量再高你也無法忍受。所以我們一定要在Vlog中重視聲音,這是幾乎所有的Vlog博主都會給新人的忠告。如果你有一定的預算,最好是可以買一些外置的麥克風配音,效果會遠比手機或者是相機自帶的麥克風好很多。當然如果沒有預算,使用手機耳機線上的麥克風,並注意選取一些沒有噪音的環境也是可以的。

你也可以使用一些背景音樂,來烘托聲音氣氛,減少前期的錄製壓力。

4.一點簡單的剪輯小技巧

視頻的剪輯就像是照片的後期,甚至是比照片的後期還要重要。所以如果你想要花時間了解視頻這件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學習一些剪輯技巧。一個基礎就是要了解節奏。

如果你仔細看過一些MV你會發現,畫面的變換都是有規律的。它們基本上都是嚴格的卡住節奏。這種「音畫同步」就是一種最為簡單的節奏。所以如果你的畫面中,出現了背景音樂,那麼畫面的節奏就需要學會按照音樂的節奏進行。如果音樂很快,你的鏡頭就都可以變得很快。如果音樂很慢,你就可以配合一些慢鏡頭。同理要是在錄製一些旁白時,就可以盡量嘗試在每一句話的開始或者是結束切換畫面。

剪輯節奏需要慢慢的培養,很多時候還需要結合一些講故事的技巧,不過只要多學多看很快就可以做到基本的掌握。

最近抖音全面開放1分鐘視頻許可權,門檻沒那麼高,傳統Vlog時長都在3-10分鐘,1分鐘的壓力就小多了。

抖音還給出10億流量扶持,正是開始Vlog的好時候。

但是還是那句話,內容更加重要,不要過多的重視技巧。

以上就是我自己關於Vlog的看法,以及一些小的經驗和技巧,希望每一個Vlogger都能記錄下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