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浙江杭州一位媽媽為招待鄉下來的爺爺,精心準備了長腳蟹豬肚雞火鍋。不料熊孩子往火鍋裏扔滿彩虹糖、甜甜圈等零食,把火鍋毀了。熊孩子一句話讓人又氣又感動:因為我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爺爺(央視網)


這爺爺回家更有得炫耀了。「孫女用最喜歡的零食給我做了一頓火鍋」,哈哈哈,想想爺爺憋著笑的樣子就覺得滿滿溫暖。

至於放進火鍋這個舉動,多半是小女孩迫切想把這份愛表達出來。如果是單純的送給爺爺,爺爺看到這些小零食很可能不會要,或者說不捨得喫,讓孫女留著自己喫。那這樣的話,小孩子的愛就等於沒有表達出來。

當孩子得知火鍋是媽媽迎接爺爺要喫的飯,確定爺爺一定會喫,所以毫不猶豫地放進去,足見孩子經過一番自己的思考,認為這樣做是驚喜之舉。後面媽媽說她的時候,小孩子是開心的語氣,大大方方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對應上面的說法更顯合情合理。

所以「熊孩子」 不一定是真得「熊」,也可能是「小天使」。


這不是熊孩子,是好孩子,你知道彩虹糖、甜甜圈對小孩子們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重要私有財產,意味著跟同學直接交往的硬通貨…


這一看就是擺拍的,一般這麼大小孩已經懂事了,不會幹出這樣的事來。


我尋思這怎麼就是熊孩子呢?明明很可愛好嘛!


不要讓孩子的善意,成為她傻、笨的記憶!要讓孩子在回憶這件事的時候,充滿快樂!這可是一個好孩子,感謝這位母親給了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

有一個育兒故事很有名《咬過一口的蘋果》

一位母親問她5 歲的兒子:「如果媽媽和你一起出去玩,我們渴了,又沒帶水,而你的小書包裏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麼做呢?」

兒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個母親有多麼的失望,她本想對孩子訓斥一番,然後再教孩子應該怎麼做,可就在話即將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變了主意。

母親摸摸兒子的小臉,輕輕地問:「能告訴我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嗎?」

兒子眨眨眼睛一臉童真:「因為……因為我想把甜的那個給你喫。」

霎時,母親的眼裡閃動著淚花。

生活當中,我們有多少次誤會了孩子的好意,而且沒有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孩子的思維有時候非常簡單,但是,他們因為經驗的缺乏,可能會好心辦壞事。如果那位考驗孩子的媽媽,沒有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大家一定會認為這個小男孩太自私。

題主中的這位媽媽給孩子的爺爺準備了爺爺愛喫的火鍋,孩子受她媽媽的影響,也想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給爺爺。火鍋裏的這些甜品,就是孩子最愛的東西,所以孩子沒有做錯,她是想表達自己對爺爺的愛。

在這裡我想提醒一些成人,在孩子不小心犯錯的時候,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千萬別誤會了孩子的好意,孩子會在試錯中成長。

親子關係中,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許多家長並沒有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聽孩子解釋有兩個好處:如果孩子真的是好心辦壞事,那麼告訴孩子: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對;如果是孩子做錯了,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給孩子說的機會,以後孩子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親子關係才能更融洽。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瞭解孩子,從多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開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