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感覺氣溫高真的是有一定幫助的,不是說氣溫高就不會人傳人,但多多少少減少了傳染幾率。我記得2月初新加坡舉辦萬人宴和各種大型團拜活動,而且新加坡人十有八九不戴口罩,好多人說新加坡要淪陷,什麼確診數量將要呈指數增長,什麼要變成第二個武漢。現在呢,萬人宴過去半個多月了,目前沒有一例相關確診,每天確診數量非但沒有指數增長,還有減少趨勢,這裡面難道沒有氣溫的幫助嗎?當然新加坡政府採取的措施也是給力的,表面上佛系,實際上努力地各種追蹤隔離,但也沒有牛X到如此地步吧。這個病毒在中國可以容易傳染到同一個攤位買菜或者乘坐同一個電梯都能傳染,如果說病毒在新加坡和在中國有同樣的傳染能力,我是不信的。


現在的新加坡正處於雨季,很難作為夏天的代表。

雖然新加坡處於熱帶,常年氣溫堪比中國的初夏。但是一般來說夏天氣溫再高,其實也比不上人的體溫。夏天真正的殺傷力在於晴天強烈的紫外線跟地表溫度。夏天晴天正午的地表溫度能夠輕鬆超過50度。在這種環境下,漂浮在空中與殘留在物體表面的病毒就比較容易失活。

但是目前新加坡現在處於雨季,不是下雨就是陰天。這樣的情況下紫外線跟地表溫度很難有真正的夏天水平。更何況新加坡的氣溫是不能跟中國南方絕大部分地區的盛夏相比的,新加坡的最高溫幾乎不會超過35度。這個時候不如看看正處在夏季的澳大利亞,比新加坡更有參考價值。

2020年2月17日新加坡的天氣預報,你看全是下雨

03年的時候新加坡本來就是SARS的重災區之一。

SARS不是因為天然而自然消失的,是因為隔離。


東南亞熱帶地區的傳播疾病,大部分是生物間傳播,多數靠蚊子。

應該是環境使然。

如果要儘快控制,估計還是要進行一定的行動約束。


新加坡經濟發達,表面氣溫炎熱,實際上大多數人一整天都待在室內吹空調;

討論氣溫高一度低一度沒有意義;

你看其他東南亞落後國家也就還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