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比較清晰的人。

這些人還分兩種,有一種是單純自己自驅力很強的想安靜讀書的;另一種是家境特別好的又低調的,這是家教或者說家庭環境養出來的,在學校不跟同學一起玩不代表內向,有自己的朋友圈的。


普通人啊

就是一個喜歡孤獨,熱愛閱讀的人嘛

或者是一個獨立而有書卷味兒的人嘛

我周圍有一些學姐是這樣的人 但是她們也有自己的有趣的生活啊 可能有些人喜歡聚會熱鬧,喜歡旅行,其實都是個人愛好嘛

只是為什麼有人覺得少見或者不太正常呢(這裡的不太正常僅僅是字面意思)

因為時代不一樣嘛。

你要說古代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讀書它奇怪嗎?不奇怪對不對?因為社會風氣向學,讀書入仕本來就是大多年輕人的選擇。

現在的話,生活那麼豐富,互聯網+N的時代,信息爆炸的時代,快餐娛樂的時代,在大多數人都追求短期直接的快樂,追捧短期效益,低付出高回報的年代裡,人的心都是很難靜下來的。

不是有個說法嘛,短視頻刷地越多,就越難沉下心讀書了。

因為你長期這樣,形成在短短几十秒就獲得快樂的反射,看完一本書對你來說太久了,沒看一會兒你就會想拿起手機,尋找更直接更有衝擊力的快樂。

所以長期堅持閱讀變得更加難能可貴。

獨來獨往就更簡單了,這單純就是有人喜歡安靜有人偏愛喧鬧,性格不一樣。

只不過在我看來,這類人真的很值得敬佩,他們一定都有一個強大而堅定的內心。


我是比較喜歡獨來獨往,喜歡一個人泡圖書館,喜歡待家裡練字看書,當然也會出去散心,只不過也喜歡一個人。

我想,我是沒遇到讓我放下堅守的自我空間,願意去陪伴的人吧。


大千世界,若要想活得世事洞明,瞭然於心,讀書無疑是你最好的擺渡。

曾國藩少年時期,有一天在家讀書,一個小偷卻在房梁處躲著,想等他休息後,下來偷點東西。

然而曾國藩一篇文章讀了很久就是背不下來,小偷實在等不住了,就跳下來說:「這麼笨的腦袋,還讀什麼書。我都會背了。」

於是,一字不差背誦後,揚長而去。

然而。就是這樣被一個小偷恥笑笨蛋的他,後來青史有載,舉世皆知。

從連考7次考中秀才,到仕途中十年時間裡連升十二級,一躍成為二品大員。

創立湘軍,平定了太平天國。一生立言立德立功,與他堅持讀書分不開。

十年寒窗,中舉當官,是大多數人的想法。然而,曾國藩卻以更高遠的格局看待讀書。

在他看來,讀書就是為了立德。他在寫給家人的信中,始終不渝的勸誡弟弟和兒子們:靜坐自我妄為,讀書即是立德。


有故事的人

背負著過去,嚮往著將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