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例如:離開科研圈的人,有不少喜歡吐槽科研圈的虛偽;離開體制內的人,有不少喜歡抱怨體制內的黑暗;選擇移民徹底離開祖國的人,不少喜歡諷刺祖國的不公。

雖然場景不同,但總覺得這些例子在心理上有相通的地方,由於本人不是心理學專業,希望能夠得到專業人士的引導和解答。


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自利歸因偏差吧,人總是做了某決定再找理由騙自己做的是對的


拋了某支股票盼跌,分手了希望對方過得糟糕,離開某個環境了拚命證明那兒不怎麼樣人也不行,其實都是一回事:對自己自信不足,心理不成熟,患得患失。

平時工作生活已經很累了,當然不願意承認某個失敗至少部分是自己的錯,責任也至少有部分應該由自己承擔。

把失敗原因推給客觀環境和他人是緩解自己心理壓力最簡單的手段。

姑且不計入極少數量的偏執者,其實我們人人都是敏感又自尊的凡人,能夠把這樣的心理儘力隱藏不表現出來,已經是很有修養的人了。

所以恕之一字如此艱難,夫子都要終身行之。


認知失調?


暗指曾博???


認知失調,簡而言之,人都認為自己是「知行合一」的動物,因此如果我買了一對我不喜歡而且不好的鞋子,這非常不符合道理,認知與行為的失調會讓人產生緊張感,為了消解這類緊張,直接調節自己的認知比起改變自己的行為(鞋子退不了)更為划算。買了鞋子,會用一百個理由解釋鞋子怎麼怎麼好,因為已經買了。離開了單位,會用一百個理由解釋單位怎麼怎麼不好,因為已經離開了。但是這個只能用來解釋自動離開單位的情況,也就是「我選擇了買鞋子和換單位」這種決定感,才可能會引起認知失調


心理上可能覺得自己付出了沒有得到回報吧,就會用一些消極的話語來貶低自己經歷過的人或事,心理學上的專業名詞我說不上來——用自己的話就是心有不甘,又不想承認自己收穫的東西不夠滿意,就是不承認自己的不足,而把導自己不如意的原因歸咎於環境和他人。

其實這是人之常情,這種心理慢慢克服就好了,與其在離開之際緬懷所獲不多,不如下次在進入新環境後,全力適應,全力拚搏,不斷積極進取,讓自己儘可能滿意,即使在最後要離開的時候真的沒有達到自己滿意的預期,那時心裡也不會覺得虧欠自己,因為自己真心付出了,多少會有收穫,就如一句話,經歷是最寶貴的財富。


kanehman在其決策損益研究當中提到了個體的損失規避問題 結合現代行為決策視角中的擬合雙曲線模型 人們對即將離開的事物視為自我的損失。

一旦被定義為損失 人們所需要的心理補償要遠高於獲得同樣價值的事物的水平。

所以你看一般會發出指責的人 往往是被動消極離開的那一類人 離開後的補償不足以抵消這種損失所帶來的負性體驗。

在離開行為過程中 根據自我價值保存理論 人們需要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也可以視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因此通過貶低指責來達到這一目的。


不是因為裴鋼?


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


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說明離開的人還不滿足發牢騷


倖存者偏差?覺得虛偽黑暗豈不是離開的原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